康平县旅游资源概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446305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平县旅游资源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康平县旅游资源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康平县旅游资源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康平县旅游资源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康平县旅游资源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平县旅游资源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平县旅游资源概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平县旅游资源概况目前,我县的旅游资源仍保留在“纯资源”状态,并未能形成真正的旅游产业,也就没有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要以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优化旅游业结构,把我县的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县三产的龙头产业。而我县的旅游产业,又要以卧龙湖观光度假村为龙头,来带动全面发展。目前,我县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是“一头两翼两尾七景区”,即以卧龙湖观光旅游为中心,以郝官乡辽代佛塔景区为左翼,以方家镇的风车景区、西关乡的巴尔虎山景区与柳树乡王爷陵景区为右翼,以海州乡的万亩松景区和二牛镇的金沙滩景区为两尾,呈“孔雀东南飞状”分布。一、卧龙湖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卧龙湖位于康平县城西一公里处,地处辽宁西部半干旱

2、地区向中部平原湿润地区过渡的生态敏感带以及科尔沁沙漠南缘。(二)自然条件1、气候特征卧龙湖位于季风亚温带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530.5毫米,日照2800小时,大于等于10度的年有效积温3585度,年无霜期在150天以上。2、地形地貌 湖水由科尔沁草原沿东、西马莲河流入。南岸设有排水渠,经三台子水库、秀水河汇入辽河。3、水文条件卧龙湖占地11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64平方公里,滩涂面积48平方公里,总库容9620万立方米,现有库容约5000万立方米,目前的蓄水量为2000万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鱼、蟹等水产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历史沿革卧龙湖属白垩四期沉积形成的沼泽湖泊地带,是一个沉睡百

3、万年的水泡荒滩。建国以后,成立了康平县苇厂和西泡子水库,1994年后又陆续进行了旅游开发。2001年,卧龙湖湿地经辽宁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002年2004年,由于降水量减少、人为活动等原因,卧龙湖基本干涸。2005年康平县委、县政府抓住当年雨水充足的有利条件,采取打通沟渠等有效措施,使得卧龙湖水面得以基本恢复。(四)文物古迹 市级:顺山屯青铜时代遗址二、其他旅游景点基本情况(一)左翼景区辽代古塔风景区1、地理位置康平县辽代古塔风景区位于康平镇东三十公里的郝官镇小塔子村。2、基本情况此塔建于辽代,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东有座古城遗迹,考古界认定这座古城址是辽太祖耶

4、律阿保机于921-926年间所建祺州城址。古塔亦为辽代遗构。小塔子村因古塔故名,“宝塔寺”建于清代。(二)右翼景区1、巴尔虎山景区总体规划(1)地理位置巴尔虎山位于康法两县交界处,山北坡属于康平县的西关屯乡,山势东西走向,为医巫闾山余脉,海拔442.9米,区域面积8000公顷,,距省城沈阳市90公里,距康平县城30公里。(2)自然条件八虎山南坡平缓,北坡较陡峭,山顶部平坦舒展,山上鹿、鹰等动物种类繁多,盛产人参等上百种药材和核桃、榛子、桑葚等野果及大量的蘑菇和野菜,山脚下建有一座人工水库,山上绿树青青,山下碧水潺潺。 八虎山历史悠久,蕴藏了古老与现代的文明。清朝一位公主陵墓建成在八虎山的东南,

5、西南建有僧格林沁王爷陵,同时土门子、独木关、神龟石、猴石、锁龙井、磨盘石、狐家核儿、朝阳沟、三清宫、玉显阁、三太爷府、议事厅等许多天然景点,基础条件较好,每年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登临览胜,周边地区有丰富的草场资源有待开发,适合发展养殖业与林果业。2、柳树乡清诚慎亲王爷陵(1)地理位置陵园位于沈阳市康平县柳树乡政府东5华里的糖房村添寿庄,建于1883-1889年,该陵为清代蒙古亲王僧格林沁长孙那尔苏(贝勒)之墓。 (2)自然条件此陵三面环山岗,东西两侧山岗向前延伸,象两条巨龙,龙头朝南,所以此陵有二龙戏珠之称,系风水宝地。这座陵园修建宏伟、规模浩大、占地八千多平方米,加周围占地约有十五万平方米。

6、原陵门、祭民殿已拆毁,陵前院有东西偏殿各六间、过殿大三间已改为平房屋顶,两侧连接高大陵园围墙。现有古树20余棵,陵墙后有古象树1棵,具有保护价值。3、方家镇风车景区康平县靠近内蒙古科尔沁沙漠,有22处风口,具备建大型风力发电厂的天然优势,是辽宁乃至全国风力资源丰富的场址之一。风能多集中于春冬两季,此时恰是电网用电高峰期,可以与火电、水电形成互补,起到调峰作用。在方家镇有五十余座大型风电机,白色的风电机不仅可远处欣赏,还可以亲密接触。它的支柱是空心的,内部装有直升电梯。乘坐升至80米高空,俯瞰乡村风光尽收眼底。这是方圆数十公里的最高点,晴天可看见康平县城。我县的旅游资源,添上风电场这一高科技人文

7、景观,旅游产品品种将变得全面。方家镇的风电景区,将有两个卖点。一是欣赏全国独具的山地风电场雄姿,再就是登顶俯瞰我县境内的青山绿水。(三)两尾景区1、二牛镇金沙滩景区(1)地理位置金沙滩位于卧龙湖北二十公里,二牛镇北部,辽蒙交界处。(2)基本情况 金沙滩有辽宁地区不多见的大漠风光,这里沙海滚滚,连绵起伏,风景独特,引人入胜,身临其境令游客领略戈壁风光,其自然景观具有远古大漠风光,是人们理想的旅游胜地。2、海州乡的“万亩松” (1)地理位置万亩松旅游度假区位于康平县北部30公里,海洲乡育林村境内,总面积一万三千亩。 (2)基本情况万亩松是从1964年开始建设,经过多年人工栽植在沙地上而形成的林海,

8、林中有狼、狐、獾兔、鼠等走兽,也有鹰、野鸡、喜鹊等飞禽,还盛产松蘑、野菜等野生植物,现已闻名遐迩,成为沈阳市八大自然风景名胜区之一,是旅游、度假、休闲的理想去处。该旅游风景区通讯顺畅,交通便利。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调整和转变。彻底改变旅游低水平开发、散点式营销、传统化管理等现状,按照品牌化发展的要求,努力构建全县旅游一盘棋的发展模式,各产业要素合力规模化发展,整体式集约营销,努力引进有雄厚的投资能力、庞大的市场资源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旅行商进驻我县,努力培育和壮大我县旅游市场运行主体。二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调整和转变。在追求游客总量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旅游产业链条和消费结点的培育和延伸,以

9、生态品牌为依托,加大旅游要素整合力度,做好做足生态的文章,大力发展特色餐饮、特色旅游商品、特色旅游文化、特色旅游交通、特色产业等,丰富主要城镇和乡村的旅游服务功能和文化展示功能,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游客消费等方面寻求旅游质量提升。三由满足游客基本消费需要向提供高质量服务调整和转变。在全旅游行业树立从服务要效益、从质量求发展的观点和理念,按照人性化、个性化、细微化的要求,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文化娱乐项目特别是夜间文化生活,提高景区、酒店、餐馆、购物店等一线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导游员的讲解能力和水平。四由单纯注重经济功能向积极发挥旅游产业综合功能调整和转变。各级政

10、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从思想深处改变意识,充分认识、重视并发挥旅游业在拉动内需、推动工业产品商业化和服务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村屯群众脱贫致富、增加社会就业、改善投资环境、树立我县对外开放形象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使旅游业更好地为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三个文明建设提供服务。五由传统游览观光向以生态度假为主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变。必须彻底扭转旅游产品以游览观光为主的传统单一现状,加快度假休闲、生态保护、乡村旅游等产品发展,努力推进传统景区的文化包装、配套完善和改造升级,提升乡村养生的规模布局、服务水平和管理规范,加快生态度假基地和集群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

11、资开发国际化、规模化、高档次的养生度假中心项目。继续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和线路包装。在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注重融入民族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努力培育乡村旅居、汽车营地、休闲运动、自驾游、自助游等旅游发展新业态。六由区域市场向重点专业市场的营销手段和客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变。继续加大“生态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促销,开展“生态旅游大篷车”巡游促销活动,加强媒体宣传和旅行商体验营销。同时,尽快完善生态旅游形象标识系统并广泛应用。强调以市场手段采取多种方式构建现代旅游营销体系。客源市场的开拓营销要进一步突出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认真研究目标客源市场行为特点和消费特点,以生态产品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目标客

12、源市场的细分,分阶段、有重点、有步骤、集约式的开展市场促销。围绕上述发展战略和思路,今后一段时期我县旅游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一、转变观念,全民动员,狠抓重点,努力创建“生态旅游县”。以“创优”为抓手,通过开展创建国家A级景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景观名镇、生态文明示范县等活动,切实加快我县旅游产品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配套完善,全面提升我县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二、加快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重点特色旅游项目规划建设。重点推进卧龙湖公园建设,加快马莲河流域不同主题特色生态基地建设,启动大规模生态文化主题展示项目和休闲旅游项目;继续推进生态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和民族风情旅游

13、开发;抓好生态度假示范村屯包装建设;积极探索旅游招商新模式,加大卧龙湖生态度假中心等项目招商力度。三、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争取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和自治区扩大内需资金支持,努力完成主要旅游道路建设;切实依法抓好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卧龙湖和马莲河环境整治工程。四、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服务品质和水平。进一步完善与重点旅游通道和景区相配套的交通标识、旅游公厕、医疗保健、安全防护、环卫邮政、导览休憩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我县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和汽车旅游营地建设;推行规范标准,培育旅游购物、餐饮、酒店、文化娱乐等服务品

14、牌。五、创新方式,多元促销,扩大旅游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加强区域旅游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采取企业联盟、区域代理、连锁加盟、超量奖励等创新方式构建现代旅游营销体系。六、健全机构,加强培训,完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力。完善旅游机构建设和人力资源配置,加强旅游执法力度;抓好旅游行业管理、企业管理和服务队伍三支队伍建设;抓好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重点加强导游队伍培训;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旅游培训、教育和实习基地,开设旅游专业班,培养、引进旅游人才,加强教学实践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互动结合。七、加强协调管理,整合市场运行主体,培育旅

15、游企业品牌。协调解决好旅游投资项目用地预审、建设报批、工程进度等问题,加强对旅游企业在规划开发、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指导;努力培育一批优秀旅游商品品牌,打造生态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努力培育一批特色绿色餐饮系列和绿色环保餐饮店,逐步形成康平县特色民族餐饮品牌;用市场化的手段加强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经营和管理。八、加强政府主导下的部门联动和产业互动,丰富我县旅游文化内涵和城乡旅游服务功能,提高康平县旅游市场竞争力。完善生态旅游形象识别系统、促销口号和形象行为规范传达系统的整体形象设计策划;打造县城特色旅游文化街区,加快顺山文化长廊建设步伐,丰富游客夜间文化生活;加强旅游与生态绿

16、色食品原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的紧密结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观光游和体验游。九、规范旅游发展意识和行为,推进旅游产业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出台并实施旅游景区管理规定,将旅游规划纳入法制化管理程序并指导规范开发建设行为;完善乡村旅游标准和规范,提高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旅游法规、标准、规范和优惠政策,将旅游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构建现代旅游信息系统,为产业发展决策以及市场动态管理和定向营销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十、建章立制,强化管理,抓好旅游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全面排查和治理旅游安全隐患,建立旅游安全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工作机制;加强法制宣传,尽快解决旅游发展与社区居民利益之间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健全机构,依法严厉打击干扰旅游正常秩序的行为和个人,营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