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目标保证措施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438489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质量目标保证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施工质量目标保证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施工质量目标保证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施工质量目标保证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施工质量目标保证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质量目标保证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质量目标保证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施工质量目标保证措施施工质量目标: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第一节 创优策划第一小节科技课题科研选题就是从战略上选择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确定研究课题的过程和方法。它决定了研究人员的主攻方向以及所需人才的结构,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仪器设备等,科研选题还直接关系到研究工作的进展速度、成果的大小甚至成败。课题如果选择恰当,就可以捷足先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选题失当,则可能劳神费时,久攻不克,或事倍功半,得不偿失,造成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通过课题调研、课题选择、课题论证,我们最终确定了项目成果课题:全过程控制管理,建精品工程第二小节 四新技术应用1、 “四新”技术应用计划为更好

2、地完成本工程,根据公司新技术运用目标,以及公司下达的新技术推广分解任务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具体计划如下表所示:序号不性名称1混凝土技术(1)轻骨料混凝土(2)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钢筋及预应力1支术(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2)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钢结构技术(1)深化设计技术(2)厚钢板焊接技术4机电安装工程技术(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5绿色施工技术(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2)预拌砂浆技术(3)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4)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人(5)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6)铝合金窗断桥技术6防

3、水技术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7抗震与加固改造技术基坑施工监测技术8信息化应用技术(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2)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2、技术能力培训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及人员编写四新技术 培训计划。内容包括技术标准、规程、工艺、工法和质量验评标准 等。通过教育提高各类管理人员与专业分包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第三小节QC领导小组和成果规划1、成立QC领导小组工程质量创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领导才能确保目标 顺利实现,施工总承包项目部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 工、质量总监、生产经理、商务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管理人员为 组员的创优QOJ、组,具体领导组织、部署、协调、落实创优工

4、作, 明确小组各成员的责任,各司其职,严格按质量保证体系运作。2、成果规划(1)编制创优策划书,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质 量管理计划、工程创优策划、声像资料的策划、创优重点策划等, 为工程质量创优各阶段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2)确立QC成果:新型封堵模板在硅楼板预留孔洞中的应 用。预备申请专利:一种沉降标。第二节质量管理目标序号项目目标具体内容1质量等级施工质量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第三节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地基应力的重分布会引起围护结构及 周围土体的变形,危及基坑、主体结构的稳定和周围建(构)筑 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在基坑和结构施工过程中,制定详细的 监测方案,

5、对围护结构、支撑和地下管线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分析资料,反馈信息,进一步掌握基坑工程施工过程 中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状态,以便修改设计参数,调整施工工艺,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确保附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作为总承包单位,中标进场后,即着手对基坑围护的安全性能以及周边道路及管线进行监测。我们实施以下监测方案。本基坑重点是对基坑周边巡视、地表裂缝观测、水位观测、开挖期间基坑周边堆载等进行监测。本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有:( 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警值做比较,判断上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或达到施工要求,同时对下一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

6、 2)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周围环境的变化发展趋势,及时反馈信息,达到有效控制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控制的目的;( 3)对施工安全的保证,发现数据异常及时进行处理。4.1 监测的原则1)保证重点的原则:基坑支护结构本身,周边建筑物和管线等 是本基坑工程的重点。2)信息化的原则:监测过程中,将监测资料及时整理和快速反馈给施工设计单位,以使设计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措施,保证结构本身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3)经济合理:在保证结构本身和周围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选定监测内容,合理安排监测的频率。4.2 监测的内容为保证结构施工安全,在开挖期间主要监测以下内容:1)地表裂缝及沉降监测。2)地下水位变化的量测

7、。3)临近道路的沉降、沉陷的监测。4)围护桩的水平位移。4.3 监测方法1)地表的沉降监测地表沉降监测点设置在基坑四周地表上,地表沉降监测贯穿于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的全过程,并绘制沉降量时间距离的关系曲线。附属结构明挖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和周围的环境,选择其横断面适当加密地表沉降点。2)地下水位监测在距基坑边1m处,布设地下水位监测孔。水位监测孔拟采用 100型地质钻钻孔。内置0 50PV或管,管周围为1000mm花型布置的0 5mm勺滤水孔,外包隔沙纱布。3)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在围护结构内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布设围护桩水平位移监测点,测点间距1015ml主要是监测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位情况,确保基坑的稳定。结构施工阶段每两天监测 1 次。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加大监测频率,资料围护结构监测及时绘制位移时间深度的变化曲线。用测斜仪进行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测斜管在围护桩施工时埋入,测斜管与与钢筋笼绑扎在一起。4.4 监测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组建专业监测小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能进行结构受力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组长。设地面、地下两个监测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在组长指导下负 责地面、地下的日常监测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