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设计思路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437798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汤姆·索亚历险记》设计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汤姆·索亚历险记》设计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汤姆·索亚历险记》设计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汤姆·索亚历险记》设计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汤姆·索亚历险记》设计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汤姆·索亚历险记》设计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汤姆·索亚历险记》设计思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汤姆索亚历险记设计思路接到了学校的任务,为来听课的安阳市骨干教师展示一节研讨课。拿起教材翻看,汤姆索亚历险记深深吸引了我。课文分为“梗概”和“精彩片段”两部分,其精彩的内容和风趣的语言一定会受到孩子的喜爱。但是,这篇文章太长了,一节40分钟的课是否能如我所愿展示完全呢?带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自我挑战劲头开始准备。一备课才发现,如果按照惯常的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去学,一节课肯定不能结束内容。这样,高效从何而来呢?换课?换思路?我决定从内容的拓展上实行突破。这本来就是一篇二类课文,不能把它掰开来揉碎了那样弄得支离破碎。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

2、原著的热情。这给了我灵感:一个单元能够有一个主题,一篇课文是否也能够做为一个中心点向外辐射,让学生以课文为切入点实行“专题拓展阅读”,借此激发学生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的热情呢?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那么,就以“了解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作为学习这课的专题吧。首先,学生一定要对作者马克吐温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不过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作者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怎样让学生从课的伊始就对课文充满探索的欲望呢?于是,我设计了“猜猜他是谁”这样一个环节,学生知道马克吐温,可不一定知道他的原名呀。这样引入课文,增添些许的乐趣性。本文中有很多的四字词语,应该让学生积累。怎样让学生乐学又学会呢?“阅

3、读课文后填空”这个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有效阅读课文内容,又能够积累那些好词,真是一箭双雕啊。我们学校倡导的是主体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形式是少不了的。就让孩子们带着“自学提示”中的三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吧。三个问题各自“为政”,又相互有联系,真是需要思考之后才能找到答案呢。不知孩子们会答得怎样?相信他们集体的智慧一定会给出圆满的答案。接下来,就要实行拓展了。这个环节既要吸引孩子的眼球,更要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我准备向他们推荐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苦行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怎样唤起孩子阅读的兴趣呢?我是这样设计的:学习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谈一谈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由此引入

4、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因为哈克正是汤姆的最好的朋友;苦行记则是由摘选的一个片段引入,作者笔下的那个泼辣粗鲁的女人一定会让学生在笑声中注重她是哪本书中的人物;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则只给学生一个开头,让学生去猜想故事情节,从而产生迫不及待阅读的需要。时间差不多了,让学生再回到作者简介上,从中体会一些生活的道理与写作的方法。如果有时间的话,还能够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体会等。仔细想想,设计的还真是天衣无缝,但是,课堂上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我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最躁动不安的六年级学生,到时会有什么突发事件呢?会不会有我意想不到的生成呢?教学效果比我预想的还要好。汤姆这个天真活泼又顽皮的少年深深唤起了学生

5、的生活经历,他们表现出了无比的热情,为汤姆的调皮好笑,为汤姆的历险担心,为汤姆的勇敢叫好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关键的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懂片断的内容,在对主人公特点的逐步理解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升华了情感,在畅谈个人见解的过程中迸发出思考的火花,既形成独到的理解,又达成共识:邪恶永远不能战胜正义。我相信汤姆的善良、正直、勇敢等品质也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学完汤姆索亚、历险记片段,学生真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这课让人看起来津津有味,学生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致,纷纷表现出阅读的热情,对主人公的经历有了各种猜想。有了这个好的开端,后面的拓展阅读环节更是水到渠成。他们在笑

6、声中感受到了马克吐温作品的极大魅力,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原文的愿望。我想,这是比学会一篇课文更重要的收获吧。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2、注重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活泼顽皮、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及马克吐温其他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梗概中写到的汤姆的5次历险。教学难点: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特色:二类文学习有方法,主题阅读思路明。一课带着多篇学, 以点带面来拓展。教学过程:一、直接板书课题。二、了解作者,游戏激趣:猜猜他是谁。大屏幕出示相关资料,学生根据内容猜测。三、 出示“自学提示”,根据要求

7、自学课文。自学提示内容:(1)、阅读作品梗概,想一想汤姆和伙伴共经历了哪几次历险,在书上批注。(2)、浏览精彩片段,想一想写的是哪次历险?判断依据是什么?1、自读自思,批注。2、看大屏幕“思考填空”,同桌交流。3、小组代表交流。四、通过对课文的了解,你认为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根据学生回答,请学生上黑板前板书关键词。五、拓展。马克吐温用他幽默轻松、略带讽刺夸张的语言特点给我们刻画了汤姆这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实在他的作品中,这样有特点的人物比比皆是。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孩子有什么特点。1、出示拓展片段一。同桌一起边读边思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你怎么感受到的?(抓住人物的动作特点)2、出示拓展

8、片段二,教师读,学生思考人物特点。(要求同一)3、出示拓展片段三,默读思考:有什么疑问?4、出示拓展片段四,自由读后思考人物特点,怎么感受到的?六、激发读书兴趣。出示拓展片段相对应的四部作品,你对哪部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附:拓展片段(一)本走路好像是做三级跳这证明他此时的心情轻松愉快,而且还打算干点痛快高兴的事。他正在吃着苹果,还不时地发出长长的、好听的“呜”的叫声,隔会儿还“叮当当、叮当当”地学铃声响,他这是在扮演一只蒸汽轮船。他越来越近,于是他减慢速度,走到街中心,身体倾向右舷,吃力、做作地转了船头使船逆风停下他在扮演“大密苏号”,好像已吃水九英尺深。他既当船,又当船长还要当轮机铃。因此

9、他就想象着自己站在轮船的顶层甲板上发着命令,同时还执行着这些命令。(二)晚饭后,上来个女人,她的家就在前面五十英里的地方。显然,她是个不健谈的女人。在越来越浓的暮色中,她用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叮在她手臂上的一只蚊子,把另一只手慢慢抬起,在射程范围达到蚊子的时候,突然发起攻击,这猛然的一击简直可以打死一头牛。然后,她又坐下来,带着安祥的满足,研究蚊子的尸体她百发百中,在短射程范围内,总是扣死。她把那些尸体全留在手上,作为诱饵。我坐在这个残忍的斯芬克斯旁边,看着她击杀了三四十只蚊子看着她,等她说点什么,但她什么也没说。(三)我放弃了竞选。我降下旗帜投降。我不够竞选纽约州州长所要求的条件,所以,我 呈

10、递上退出候选人的声明,并怀着痛苦的心情签上我的名字: “你忠实的朋友,过去是正派人,现在却成了伪证犯、小偷、拐尸犯、酒疯子、贿赂犯 和讹诈犯的马克吐温。”(四)整整一年的功夫,那人无论走到哪儿,只要一有空闲,就挖空心思地琢磨怎么能报复一下,让自己心里舒坦。他想了好多好多的主意,这些主意全都不错,可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要害之处在于:这些主意只能一个一个地伤害好多人,而他想要的却是能把全镇一网打尽的办法,不能有一条未受伤害的漏网之鱼。最后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这主意刚冒出来,他的脑海中就被幸灾乐祸的光芒照得通明透亮。他马上开始拟定一项实施方案,还自言自语地说:“就这么办我要把那个镇子拉下水!

11、”教后反思: 时隔一年,再次走近马克吐温,与汤姆索亚约见。虽已隔一年,但汤姆的顽皮可爱、勇敢义气仍历历在目。上那节公开课的精彩生成已成为我教学生涯中浓彩重墨的一笔。然而,毕竟已经时隔一年,我还能熟练地驾驭教材吗?我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走进一群陌生的六年级孩子的心中吗?我的课堂能再现当年的精彩吗 带着陌生的熟悉,带着惶恐与不安,开始上课了。 这个班级是今年六年级中较为优秀的一个班。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意料的精彩。他们在课堂上生龙活虎,气氛异常活跃。下课了,同事们用来向我表示祝贺,而我,没有一丝喜悦。因为我知道,上课前我自以为是,疏忽了一个环节,以至于差点下不来台。当然,我处理的还算机智,别人没有看出来

12、。但是自己是心知肚明的。 按说,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是上一节新课的必做功课。但是我凭着去年教学这课的经验,再加上试讲的体会,想当然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水平差不多,我没必要再去在这方面耗费时间了。所以才会出现了意外。最后的环节,本以为我的“包袱”可以像以往上课一样,在学生的急切与盼望中,从容不迫的一个一个抖出来,博得他们的惊呼与佩服。没想到,没等我揭露谜底,他们中的个别人已经知道了其中三个片段的出处。站在前边的我顿时傻了眼台词被他们抢光了,我说些什么?幸好不是初出茅庐的生手,总算遮掩了过去。 教师的预设会在一节课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开放的课堂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如果教师不做充分的学情了解的话,真的会让自己措手不及。我想,这节带有败笔的“成功”的课,会给我带来更多关于开放课堂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