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植物食用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436742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植物食用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植物食用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植物食用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植物食用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植物食用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植物食用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植物食用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植物食用油:本文论述了油茶综合加工的意义和必要性, 指出了茶籽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油茶在我国栽培利用历史愈2000年,现在世界上把油茶作为食用油料树种栽培的也只有中 国。茶籽油是我国的特产,它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的木本植物食用油。它 的物理,化学特性与橄榄油极为相似,其成分是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 90%以上,不含芥酸,山愈酸等难以消化吸收的组分,绝不含黄曲霉毒素(致癌性很强)。茶籽油 易于人体吸收,消化,对防止血管硬化,治疗高血压大有好处。由于茶籽油不含亚麻酸,不易氧 化变质,油质稳定,具有耐储存和耐高温的良好性能。

2、茶籽油可以加工成人造奶油,粉末油, 色拉油,起酥油及人造蛋黄酱等。茶籽油还可用于化妆品,毛纺洗涤,机械润滑和防锈以及医 药等领域。一、油茶综合加工的意义及必要性目前,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用植物油约20kg,发达国家为4050kg,我国为89kg,在发展中国 家也只是中低水平。全国油脂市场潜力十分巨大而大宗油料已趋于饱和,像茶籽油,橄榄油 等高档营养油比较紧缺,还未能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大力发展茶籽油加工业茶籽油 价格贵,出口到台湾等地区价格达到每500g十几元,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据外贸部门 统计,国外对保健茶籽油和可作化工产品原料的茶皂素等需求很大,出口前景广阔随着生活 水平的提高,国

3、内外对食用油脂的分类与级别要求也逐步提高,我国食用油正由实用型向营 养保健型转化,代谢和营养是当今国际油脂界研究的热门课题。茶籽油富含油酸,亚油酸,符 合人体营养健康的需要,经过深加工,提高油品品质,符合当代油脂消费的主流,具有巨大的 潜在市场。在我国耕地已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作为解决食用油需要的一个途径,发展木本油料是十分必 要和可行的。油茶树多分布在湖南,江西,贵州,广西以及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丘陵地区, 其对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另外,对生产副产品茶枯饼粕中的残油进行复榨浸出,使茶油损失降低,提高茶油产量。从茶 枯饼粕中提取茶皂素,茶黄酮,茶多糖等有益物质,提高副产

4、品的附加值。茶枯饼粕用于生物 饲料生产,使茶枯饼粕得到充分的利用。从油茶树叶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其抗氧化 能力高于VF1020倍,表现出天然,低毒,高效等优良的抗氧化效能。茶多酚还具有降低血 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抗氧化,抗衰老,杀菌消炎,抗癌等多种药用功效。可见生产 茶籽油的副产品同样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因此,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发展茶籽油生产是必要可行的,这将推动这些地区农业产业化的 发展,对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二、茶籽油生产的现状我国油茶生产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至1959年茶油产量达15.04万t,占全国食用植物 油总量的8. 6%.进入60年代以后

5、,产量急剧下降,平均年产量仅7.5万t。70年代有所回升,平 均年产量11万t,1981年产量16.35万t,创历史最高记录.但从1982年以后,产量逐年下降,90 年代后在林业部主抓下推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使每亩茶油产量大大提高,目前我国茶籽 油年产量为1518万to目前茶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南,江西,贵州,广西等丘陵,山区的贫穷地带,该地区交通不发 达,科技力量薄弱茶油加工主要是农户小作坊形式,技术落后,以95型榨油机压榨为主,采用 一次压榨,产量低,通常为101/天,但一般只生产23t (国内最大的茶油加工厂产量也只有50 t/天),而且断断续续生产,产出的茶籽油品质不高,生产副产品茶

6、枯饼粕中还残存较多的油 脂o据分析,一般土榨枯饼中油脂含量为3%8%,高的达12%14%。大部分茶枯饼粕没有进行 复榨,农户们用饼粕喂牲畜,使部分茶油损失而茶枯饼粕中含有的天然茶皂素,茶黄酮,茶多 糖等有益物质,也没有被提取,丧失了油茶加工的综合效益。另外,茶籽油生产季节性强,年生 产时间短,且生产时多为雨季,原料不易收藏,易发霉变质,从而导致生产的成品茶籽油质量 不稳定。三、茶籽油生产存在的问题1、我国对茶籽油的宣传不够,没有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认识油茶的问题,没有真 正体现其价值;2、茶籽油生产组织无序,以分散式,小作坊生产为主,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集中生产.国家及油 茶产区各地政府对

7、茶籽油生产重视不够,投资不够;3、技术较落后,目前对油茶籽的加工尚处于作坊式制油,出油率低,品质较差,资源浪费严重;4、油茶籽的综合利用开发不够,未能物尽其用。四、应采取的对策1、利用媒体的宣传,让人们了解茶籽油是适合人体健康需要的高档食用油,使生产销售厂商 充分认识到茶籽油的巨大的国际与国内市场潜力;2、加强茶籽油加工技术,设备研究,加强综合利用研究。茶籽油的制取主要有机械压榨法和 溶剂浸提法2种,有时也可2种兼用。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在茶籽经清理,脱壳,蒸炒后,用“95 型”或“ZX10型”榨油机进行压榨,机榨出来的毛油经过滤,脱碱,脱色,脱臭等工艺获得食用茶籽油;机榨后的茶籽饼中一般含有7%

8、9%的残油,可用6号抽提溶剂进行萃取,萃取后的饼 粕残油一般小于1%。许多厂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设备,技术改造,采用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技 术,加入了冬化工序,使茶籽油在冬天也是澄清透明的。在茶籽油加工设备,技术方面,还需要 继续进行研究,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茶籽油年产量为1518万t,榨油后剩余的茶枯饼每年约50万t。由于茶枯饼中含 有10%14%的茶皂素,不能用作饲料和肥料.虽然近几年来,有的厂家将其粉碎除杂后出口, 也有的利用茶枯饼提取茶籽油及茶皂素,但由于工艺落后,茶皂素产品质量不高,还只是一种 褐色的粘稠液体或是褐色的无定型粉末,这种粗产品已无市场,综合利用价值不高。油农一般

9、 将它作为燃料,因此,该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对茶枯饼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 的一些科研单位都作了不同程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新的生产工艺已有较大突 破就茶皂素来说,利用新工艺生产的茶皂素外观呈细片状或颗粒状粉末,其皂素含量在80% 以上,是市场所需,出口创汇的好产品。榨完油的茶枯饼中,仍存在5%6%的茶籽油,采用新工 艺通过提取精炼可得到4%的优质茶油,余饼可继续提取4%的高品质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非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用安全,易被微生物分解,有利于环境保护,经实验证明,它有多种用 处,配制无公害洗涤剂;配制各类工业乳化剂;配制无公害杀虫剂;配制啤酒发泡剂或食品工 业乳化

10、剂。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消炎,镇痛,对血脂有明显抑制作用。提取完茶皂素的余 粕中,还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和木质素,稍作加工即可作为禽,畜,鱼饲料,使茶枯饼资 源得到充分利用。可见,茶枯饼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显著。从茶枯饼提取茶籽油,茶皂素的工业 过程中,没有废料,不存在三废处理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选择几个有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做示范,进行技术改造,使茶籽油产量逐步提高,副产品 综合利用价值增加,有经验后推广使用。近年来,随着对茶籽油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湖南, 江西,贵州等地的茶籽油生产厂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4、国家及行业政策给予扶持,地方政府进行退耕还林工程,这样在

11、扶贫,西部开发方面都有效 益。综上所述,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信茶籽油生产一定会有长足的发展,广阔的前 景,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摘自:江西省油茶产业协会)茶籽油的加工和综合利用油茶在我国栽培利用历史愈2000年,现在世界上把油茶作为食用油料树种栽培的也只有中 国。茶籽油是我国的特产,它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的木本植物食用油。 它的物理,化学特性与橄榄油极为相似,其成分是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 量在90%以上,不含芥酸,山愈酸等难以消化吸收的组分,绝不含黄曲霉毒素(致癌性很 强)。茶籽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对防止血管硬化,治疗高血压大有好

12、处。由于茶籽油不含亚麻酸,不易氧化变质,油质稳定,具有耐储存和耐高温的良好性能。茶籽油可以加工成 人造奶油,粉末油,色拉油,起酥油及人造蛋黄酱等。茶籽油还可用于化妆品,毛纺洗涤, 机械润滑和防锈以及医药等领域。一、油茶综合加工的意义及必要性目前,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用植物油约20kg,发达国家为4050kg,我国为89kg,在发 展中国家也只是中低水平。全国油脂市场潜力十分巨大。而大宗油料已趋于饱和,像茶籽油, 橄榄油等高档营养油比较紧缺,还未能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大力发展茶籽油加工业。 茶籽油价格贵,出口到台湾等地区价格达到每500g十几元,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据 外贸部门统计,国外对

13、保健茶籽油和可作化工产品原料的茶皂素等需求很大,出口前景广阔。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食用油脂的分类与级别要求也逐步提高,我国食用油正由实 用型向营养保健型转化,代谢和营养是当今国际油脂界研究的热门课题。茶籽油富含油酸, 亚油酸,符合人体营养健康的需要,经过深加工,提高油品品质,符合当代油脂消费的主流, 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在我国耕地已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作为解决食用油需要的一个途径,发展木本油料是十 分必要和可行的。油茶树多分布在湖南,江西,贵州,广西以及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丘 陵地区,其对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另外,对生产副产品茶枯饼粕中的残油进行复榨浸出,使茶

14、油损失降低,提高茶油产量。 从茶枯饼粕中提取茶皂素,茶黄酮,茶多糖等有益物质,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茶枯饼粕用 于生物饲料生产,使茶枯饼粕得到充分的利用。从油茶树叶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 其抗氧化能力高于VF1020倍,表现出天然,低毒,高效等优良的抗氧化效能。茶多酚还 具有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抗氧化,抗衰老,杀菌消炎,抗癌等多种药 用功效。可见生产茶籽油的副产品同样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因此,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发展茶籽油生产是必要可行的,这将推动这些地区农业产业 化的发展,对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二、茶籽油生产的现状我国油茶生产经历了 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至

15、1959年茶油产量达15.04万t,占全国 食用植物油总量的8.6%.进入60年代以后,产量急剧下降,平均年产量仅7.5万t。70年 代有所回升,平均年产量11万t,1981年产量16.35万t,创历史最高记录。但从1982年以 后,产量逐年下降,90年代后在林业部主抓下推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使每亩茶油产量 大大提高,目前我国茶籽油年产量为1518万to目前茶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南,江西,贵州,广西等丘陵,山区的贫穷地带,该地区 交通不发达,科技力量薄弱。茶油加工主要是农户小作坊形式,技术落后,以95型榨油机 压榨为主,采用一次压榨,产量低,通常为10t/天,但一般只生产23t (国内最大的

16、茶油 加工厂产量也只有50t/天),而且断断续续生产,产出的茶籽油品质不高,生产副产品茶枯 饼粕中还残存较多的油脂。据分析,一般土榨枯饼中油脂含量为3%8%,高的达12% 14%。大部分茶枯饼粕没有进行复榨,农户们用饼粕喂牲畜,使部分茶油损失。而茶枯饼粕中含有的天然茶皂素,茶黄酮,茶多糖等有益物质,也没有被提取,丧失了油茶加工的综合 效益。另外,茶籽油生产季节性强,年生产时间短,且生产时多为雨季,原料不易收藏,易 发霉变质,从而导致生产的成品茶籽油质量不稳定。三、茶籽油生产存在的问题我国对茶籽油的宣传不够,没有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认识油茶的问题,没有 真正体现其价值;茶籽油生产组织无序,以分散式,小作坊生产为主,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集中生产。国家 及油茶产区各地政府对茶籽油生产重视不够,投资不够;技术较落后,目前对油茶籽的加工尚处于作坊式制油,出油率低,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