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673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43393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673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我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673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我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673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我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673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我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673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67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673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34.夜 雪 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任职时。1. 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写法在艺术上称之为什么? 2 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35. 乡 思 宋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人言诗人的乡思之情尽在一“望”字中。请谈谈你的理解。36 逢入京使 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人为何“泪不干”?联系全诗试作解说。37.旅次朔方 唐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一、

2、二两句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它又是为三、四句抒情作品铺垫的。1 从容上推测,“朔方”比并州距更近不还是更远?2从“却望并州是故乡”看,诗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38.月 夜 唐 杜甫夜今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夜 雨 寄 北 唐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诗“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与杜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作简要评析它们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感情方面的共同点。四、咏物感怀诗咏物诗,是指把大自然的某一事物作为诗的描写对象,但诗人的本意并非只歌咏事物,而是借被歌咏的对象

3、,寄托自己的志向、人格和情趣,或由景物引发理性思考,揭示某种生活的哲理。托物言志或寄情于物,便是这类诗的表现手法。诗人的思想情感又往往与被歌咏的对象有关,因为许多事物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往往被赋予特定的涵,这一点在前文已述。39. 早 梅 唐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1第一句写梅花用“白玉条”作比,意在表现什么?2末句中,诗人为什么会有“疑”呢?简说其中的原因。3分条说出此诗中作者意在表现“早梅”什么样的品格?40. 北 陂 杏 花 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1第二句“各占春”显然指两种形象,它们分别是 。2第

4、三句“纵被”一词表明,下面都是诗人由眼前景引发的联想,其作用是 3简要说说后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寄托着作者怎样感情?41. 白 梅 元王 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用桃杏混芳尘。忽然一夜清蒸发,散作乾坤万里春。1第一句写白梅生长的环境,意在表现梅花 。2第二句运用 手法,进一步写梅花 。3三、四句是写的想象之景,诗人借梅写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42. 题竹石画(其二) 清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1本诗运用了 的手法,名是写竹,却是 形象的化身。2全诗表现竹的品质主要有: 。43. 春 雪 唐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

5、树作飞花。1.一、二两句里“未有”“初惊”两句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三、四句写春雪是新奇之笔。试简述其在抒发感情和结构全诗上的奇妙之处。 。44. 牡 丹 宋与义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注:1此诗作于1136年,距徽、钦二帝被虏已10年。2伊、洛皆为水名,是黄河支流。借指诗人故乡。联系上述注释,试评说诗人“看牡丹”所寄托的思想感情。45 客 中 初 夏 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注:是诗为作者客住撰通鉴时所作。1. 联系作者经历,解说三、四两句隐含的诗人的心志。2. 试简说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46 春

6、 日 宋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请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首诗描写的是春雨初霁的晨景,诗人寄情于物,堪称妙绝。试分析三、四两句妙处。.47. 病 牛 宋刚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注:箱通“厢”仓廪。试分析诗中“牛”的形象和诗人借牛抒发的情怀。48.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部调回后方的,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怎样理解第三句的含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9. 题 画 宋 唐云里烟村雾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作者的画有什么特点?“不入时

7、人眼”仅指画吗,为什么?说说诗人借题画写出了怎样的感慨?50.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歌的前两句与后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51. 江楼感旧 唐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第一诗诗题中的“感旧”在诗中怎样表现的?与题都城南庄比,两诗有哪些共同之处?52.卜算子 咏梅 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词中“梅”

8、的形象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仔细品味,说说这一形象的特征。 53 .孤 桐 宋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岛几百寻。凌宵不屈已,得志本虚心。岁老粮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鲜愠,愿听五弦琴。注:明时,即政治清明的时代。鲜愠,指感轻老百姓的疾苦。桐木是制作琴的上好材料。椐孔子家语记载,舜帝善弹五弦琴,作南风诗,唱曰:“南风之熏兮,可以鲜吾民气愠。1.哪句完整地表现了梧桐树旺盛的生命力? 2.这首泳物诗,借梧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54. 墨 梅 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笔下的墨梅有何特点?诗人的墨梅自况抒发了怎样的情怀?55. 咏喇叭 元王磐

9、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喇叭,唢呐”比喻什么? 2“曲儿小,腔儿大”暗指什么?3这首曲子的主旨。 56. 东栏梨花 宋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7. 庆全庵桃花 宋枋得寻得桃源好避,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作者宋末元初人。宋亡后隐居,拒绝征召。全诗化用了什么典故?诗人先用“桃花”作吟咏对象,在表现主旨上有何意义?58. 观祈雨

10、 唐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本诗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反映乡村旱情的?诗歌通过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9.海 棠 宋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此诗作于元丰七年,诗人贬于因练副使任上。诗人醉心海裳花很久,夜深又恐“花睡”,透视出他怎样的心境?60 晚 春 唐 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写景物使用了何种手法?运用哪些意象来表达的?细心揣摩三、四句,说说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61.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益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结合全诗说说“生涯在镜中

11、”一句的丰富涵。 62. 菊 唐谷王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这首咏菊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诗人借“菊”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3 咏柳 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诗人笔下的“柳”是比喻什么样的人?诗人“咏柳”实为“斥柳”,表达了何种思想?哲理诗 以诗言理,自古有之,不过优秀的哲理诗说理,绝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缘景缘物而起,由景引发理性思考,其生活哲理自然流出。换言之,哲理诗中的理是和景物紧密结合的,是寓理于对事物的描写之中,或称之为形象化的说理。如王之焕登鹳雀楼短短四句20个字,将景、情、人、理融为一体,形象化地

12、阐发了“登高方能望远”这一哲理,鼓舞人奋发向上。64.观书有感 宋朱熹 (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斗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行。细读两首诗,分别体会诗句中蕴含哲理的句子。65. 乐 游 原 唐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乐游原,长安西南,地势高,可俯视长安城。1.诗人“驱车”是因为 ,“登古原”是为了 。2.说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句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66 题西林壁 宋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一、二两句从六个角度对庐山形象作粗略勾勒,却写出了庐山的 、 ,给人以无限的遐想。2.三、四句是 又是 ,诗人把观感与哲理结合起来,形象化地阐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