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林业经济与生态旅游结课——试论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433130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林业经济与生态旅游结课——试论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林业经济与生态旅游结课——试论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林业经济与生态旅游结课——试论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林业经济与生态旅游结课——试论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林业经济与生态旅游结课——试论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林业经济与生态旅游结课——试论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林业经济与生态旅游结课——试论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引言旅游业发展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历程,而生态旅游的的发展,在我国才起步不久。但生态旅游在旅游业的作用已近引起了各部门的广泛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旅游理事会经过专业咨询公司的核算,宣布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的世界大产业。1996年,全球旅游业总产值达到3.6万亿美元,占世界国民总产值的10.7;旅游业的税收达6530亿美元,占世界间接税收的10.4;旅游总消费达2.1万亿美元,占世界消费的总支出的11.3;旅游业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2.55亿人,占世界就业总人数的11.1;对旅游业的投资达7660亿美元,占世界

2、总投资的11.9。这几个重要比例都达到10以上。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 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从,1982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到,199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的确立”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活动迅速兴起。至2001年底,我国共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各类自然保护区1999处,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4、4% ,森林公园1658处, 约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9%, 生态旅游客流量达3亿多人次! 占当年全国旅游总人数的1/3,创造综合社会产值突破, 1000亿元。我国森林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林业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

3、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概念鉴定1983年,“生态旅游”一词首次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 Lascurain)提出。综合有关文献资料,杜文芝,童磊,曾明,杨庆华等认为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2Higgins认为, 生态旅游应该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形式,它对环境影响最小化,而对当地居民带

4、来经济利益最大化3;生态旅游是一种小规模的替代性旅游形式,这种旅游既能补充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经济收入,又能与当地的自然、文化融为一体( David A Fennel ,l 1997) 4;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包括: 规模小,通常由当地居民开发,在相对未受破坏的自然区域观赏、学习和享受自然,以保护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的福利为目的,有适当的管理。5 森林生态旅游是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 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 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 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的是对旅游对象的保护, 其发展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5、 并且在森林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 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森林生态旅游必须强调以生态效益为前提, 以经济效益为依据, 以社会效益为目的, 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6森林生态旅游或森林旅游(Forest Recreation)是指任何形式的到林区(地)从事的旅游活动, 这些活动不管是直接利用森林还是间接以森林为背景都可称之为森林旅游(游憩), 如观光游览、疗养度假、徒步健身、登山越野、钓鱼狩猎、露营烧烤科学考察、自然教育等。7下面我们先谈谈生态旅游的特点,了解生态旅游的特点,对我们对森林生态旅游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大的帮助。1、普及性生态旅游并不是空穴来风,是建立在传统旅游基础

6、上的。所以, 生态旅游不是高消费者和高素质者的特权, 只要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 并能够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 普通的工人、农民、职员、学生等都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者。2、专业性生态旅游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 这就要求旅游的项目、路线、设施、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 以使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回归大自然的精神享受和满足, 启发和提高游客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进而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 同时, 生态旅游管理的专业性也是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持续利用, 三大效益得以协调发展的前

7、提条件之一。生态旅游属于高层次的专业旅游活动范畴, 其旅游取向多集中于具有不同生态学特性的自然景观资源上。3、保护性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规划时,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一的原则, 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 在科学的开发规划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 杜绝短期行为, 谋求可持续的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和长久的最佳综合效益; 游客在参加生态旅游中提高了环境意识和自觉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 当地社区和居民通过参与生态旅游活动和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而公平地获得分享生态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权利。84、原始性生态旅游吸引人之处, 就是它的未受人

8、类干扰的“原汁原味”和没有“可口可乐的文化”。开展生态旅游的场所通常是保有大量自然生态景观和民间风情风俗之处, 这里没有刻意模仿, 无人工粉饰, 完全属于自然景观。生态旅游区往往既没有拥挤的游客人群, 也没有“美食天地”和“购物天堂”, 游客不会被美食佳肴撑坏了胃, 也不会因为购物后的大包小包而影响了旅游的心情。游客更不必在各个景点之间疲劳奔波, 而是只在一处悠闲所在玩上几天。9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是1982年由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面积约130平方公里,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一个组成部分。1992年

9、12月因奇特的石英砂岩大峰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的森林资源异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97.7%。仅木本植物这一项,就有93科,517种,比整个欧洲还多出一倍以上。其中一些珍贵树木是国宝级别,为稀世之珍。它们的用途很广,价值很大。比如珙桐树(中国鸽子花),它被称为活化石,见到它就能知道这里的地质年代。香果树,不但材质好,而且能散发出一种香味。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植物大约可分为七大类,即油料植物、药用植物、纤维植物、芳香植物,及淀粉糖类植物、草鞣料植物、观赏植物等。公园自然风光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秀,是一座巨大的生物宝库和天然氧吧,被称为“自

10、然博物馆和天然植物园”。草木禽兽与奇山异水,同生共荣,形成完美的自然生态系统,所以它是一个自然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1982年9月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 被看作是我国生态旅游活动开始的一个标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 地处湘鄂川黔交界的武陵山脉腹地! 终年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生物资源极为丰富。1987年张家界森林公园被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又和北京故宫、长城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九年后再次被定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 以此为基础,张家界开发出集森林游、 峡谷游、溶洞游等多品种旅游项目于一体的多条精品生态旅

11、游线路。 成为国内生态旅游最热的线路之一。旅游人数从建园之初,1982年的8万多人次增至2000年的540万人次,平均每年增长26、3;收入达到了19、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50%。10根据Swardbrooke11的研究, 可持续旅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 当地社区、政府机构、旅游企业、旅游者( 大众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者) 、压力集团(环境、野生动物、人权、工人权利等非政府组织) 、志愿部门(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机构、发达国家的信托和环境慈善机构等) 、专家、媒体、社会公众等。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实现形式,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也可借鉴此范围进行界定,并且依据其参与生态旅游的程度, 笔者将其划分为三

12、个层次, 即: 核心利益相关者、战略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见图1)。核心利益相关者是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存在生死攸关的人或团体, 战略利益相关者是生态旅游的发展面对特定的威胁或机会时才显得重要的人或团体, 而边缘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旅游的影响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控制范围内。图1 核心利益相关者、战略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同样也针对国家提出的发展生态旅游,坚持做到“可持续发展”,积极的改善公园旅游参观形式,使旅游业的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做到既发展旅游业,又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既开发旅游资源,又保证持续利用,但是公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国家政府,观光者来解决。该区旅游业

13、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坏境的问题。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人类经济行为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3)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

14、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2、旅游经营和旅游者行为对资源的破坏。由于生态旅游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 生态旅游教育意识跟不上发展速度, 经营者目无法规, 无规划即开工, 无环境影响评价即营业, 垃圾乱堆、废水四溢。企业不规范行为以及游客环保意识的淡薄、素质不高, 造成了资源的污染和破坏。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承载量超载。我国一些生态景区经不住短期经济利益的诱惑, 使生态旅游环境长期超载, 以致生态系统失衡, 造成巨大损失。一些景区为建索道、公路、宾馆而毁坏大片森林, 导致

15、水土流失, 加之游客超量, 影响了当地生物活动的自然规律, 使得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缩小、数量减少。开发建设不合理, 主观决策不科学。一些旅游主管部门长官意志严重, 未经市场调研和预测, 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 不管资金是否充足,不考虑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破坏而任意进行开发。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1、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加强旅游环境立法。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立法主要内容有(1)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2)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3)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思想意识比法

16、规更加重要,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我国在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在旅游景点,很少设立宣传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栏。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环境保护以及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环境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2、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应遵循的原则1) 保护优先, 适度开发的原则。2) 独特性和多样性结合的原则;3) 以森林和湿地景观为主体, 自然山水为依托, 人文景观为点缀, 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4) 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自然协调、相映成趣, 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5) 基础设施建设、游览及服务设施建设与风景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