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之八电磁学中的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432920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之八电磁学中的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之八电磁学中的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之八电磁学中的路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之八电磁学中的路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之八电磁学中的路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之八电磁学中的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之八电磁学中的路(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电磁学中的“路”一、大纲解读本专题包含的内容有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分析以及电磁感应现象与电路的综合应用等,涉及的考点较多,考纲对这一部分的要求,除了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和电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电能的输送,这几部分知识点为级要求,大纲中定为级要求的知识点有: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电阻的串联、并联,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电功和电功率,串联、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 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和电流比高中物理吧 倾力打造真正免费的高中物

2、理教与学资源网!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是高考的热点,可以结合实验的分析进行考查,重点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及功率的求解交流电路部分由于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的频度较高,重点考查交流电有效值、变压器的有关知识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是综合性较强的高考热点之一,该内容一般综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直流电路知识、 磁场知识等多个知识点,还可以结合图象进行考查,解答过程中对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I二、重点剖析电路这一部分以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为中心,包括六个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电功率、电热) ,三条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和焦耳定律),以及若干基本

3、规律(串、并联电路特点等);其二是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为中心,讨论电动势的概念,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路端电压以及闭合电路中能量的转化;其三,对高中物理所涉及的三种不同类别的电路进行比较,即恒定电流电路、变压器电路、远距离输电电路,比较这些电路哪些是基本不变量,哪些是变化量,变化的量是如何受到不变量的制约的,其能量是如何变化的。本题专题的重点内容有:( 1)动态直流电路的分析:电路中某些元件(如滑线变阻器的阻值)的变化,会引起电流、电压、 电阻、电功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解决这类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 2)非纯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非纯电阻电路是指电路含有电动机、电解槽

4、等装置,这些装置的共同特点是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3)稳态、动态阻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此类问题往往较难,但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由于此类问题能够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可能成为近几年考查重点。( 4)非线性电路的分析与求解。非线性电路包括含二极管电路和白炽电灯电路,由于这类元件的伏安特性不再是线性的,所以求解这类问题难度更大。( 5)交流电的产生,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电流比公式的简单应用,远距离输电中的电能损失等在高考中时常出现。三、考点透视考点一: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例题 1。一个 T 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R110,R2

5、120, R340。另有一测试电源, 电动势为100V,内阻忽略不计。 则()A. 当 cd 端短路时, ab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B. 当 ab 端短路时, cd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C. 当 a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 两端的电压为80 VD. 当 c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 两端的电压为80 V解析: 本题考查电路的串并联知识。当cd 端短路时, R2 与 R3 并联电阻为30 后与 R1串联, ab 间等效电阻为40,A 对;若 ab 端短路时, R1 与 R2 并联电阻为8 后与 R3 串联,cd 间等效电阻为 128 , B 错;但 a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电阻R2 未接

6、入电路, cd 两端的电压即为 R3 的电压,为 Ucd =40100V=80V ,C 对;但 c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电阻R150未接入电路, ab 两端电压即为R3 的电压,为40Uab =100V=25V , D 错。本题正确答案160AC 。点拨 :恒定电流常见一些比较复杂的电路,分析时需要画出等效电路图。 注意电流表的分析认为是短路, 电压表认为是断路, 若问某两点间的电压, 千万别给该两点间臆想上一段之路。例题 2( 2008 年广东) 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 的电源与定值电阻 R1、R2 及滑动变阻器 R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 b 端时,下列说

7、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B.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D. 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答案: A解析 触头由中点滑向b 端时,外电路总电阻R 总增大,干路电流I 减小,故电源内部压降 Ur 、定值电阻R1 上压降 U R1 减小,路端电压U、并联电路电压U增大,即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增大。点拨 :电路中某些元件的变化,会引起电流、 电压、电阻、电功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解决这类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能很好的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近几年高考中已多次出现。考点二: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例 2某理想变压器原、

8、 副线圈的匝数比如图8 2 所示负载中每个电阻均为110 若输入电压为 220V ,则输入电流和功率分别是()A 5A , 1100WB5A ,880WC4A ,1100WD 4A, 880W解析: 当两电阻串联时,总电阻为2R,此时两端的电压为4402880W,而1102440V,所以 P1P2220W,所以22055P P1 P2 110W0,IP5 A U考点三:电磁感应中的电路综合计算例题 3如图所示, 水平放置的金属细圆环半径为0.1m,竖直放置的金属细圆柱 (其半径比 0.1m 小得多)的端面与金属圆环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圆柱的细轴通过圆环的中心O,将一质量和电阻均不计的导体棒一

9、端固定一个质量为10g 的金属小球,被圆环和细圆柱端面支撑,棒的一端有一小孔套在细轴O 上,固定小球的一端可绕轴线沿圆环作圆周运动,小球与圆环的摩擦因素为0.1,圆环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4T、方向竖直向上的恒定磁场中,金属细圆柱与圆环之间连接如图电学元件,不计棒与轴及与细圆柱端面的摩擦,也不计细圆柱、圆环及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开始时S1断开, S2 拔在 1 位置, R1=R3=4, R2=R4=6, C=30uF,求:( 1)S1 闭合,问沿垂直于棒的方向以多大的水平外力作用于棒的 A 端,才能使棒稳定后以角速度10rad/s 匀速转动?( 2)S1 闭合稳定后, S2 由 1 拔到 2 位

10、置,作用在棒上的外力不变,则至棒又稳定匀速转动的过程中, 流经 R3 的电量是多少?解析:( 1)金属细圆柱产生的电动势为E1 B L2 2 V ,对整个系统由功能关系得2( Ff ) LE2,代入数据解得 F=0.41N R1R2( 2)S1 闭合, S2 拔到 2 位置,稳定后的金属细柱的解速度为,由对整个系统由功能( 1 BL2) 2关系得 (Ff )L2,代入数据解得2 拔 1 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的R1R2 = =10rad/sS电压为U1ER21.2V,且上板带正电 S2 拔 2 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R2R1U 2ER10.8 V ,且上板带负电电容器上的电量变化为Q (U1 U2

11、)C 6 10 5C,R2 R1所以流过 R3 的电量为 Q33Q 3.6 10 5C5答案:( 1)0.41N(2) 3.6 10 5C点拨 :本题解答关键在于正确确定各电键在断开与闭合时对应的电路结构图四、热点分析热点三:交流电的四值例 4.( 2007 宁夏)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 8 3 所示。由图可知()A 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 100sin(25t)V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 25 HzC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1002 VD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R100 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时50 W本题简介 :本题考查交流电的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的理解,正确理解

12、有效值的热效应定义。解析:从图象上可得交流电的电压的最大值为100V ,周期为 4 10 2 s ,得频率为25 Hz ,所以得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 100sin(50t)V ;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50 2V ;计算电阻消耗的功率用有效值,由PU 250W 。R答案: BD反思: 正确理解交流电的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是解题的关键,在复习时,特别注意对交流电有效值的理解和计算。器热点四:变压器的动态分析例 5.如图 8 4 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R 的滑动触头, U 1 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S 为单刀双掷开关。P 是滑动变阻I 1、 I 2 分别为原线圈和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保持 P 的位置及U1 不变, S 由 b 切换到 a,则 R 上消耗的功率减小B保持 P 的位置及U1 不变, S 由 a 切换到 b,则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