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文档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431143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文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语六年级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雷海彬【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学生特点】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

2、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2按照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能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和借助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和音乐艺术的魅力。【重点难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思维导图【教法学法】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读释说背”的方法学习古文。【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题解题1同学们,五年级

3、我们学过的第一篇文言文叫什么?杨氏之子,那谁还记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呢?出示:读释说背。今天,我们继续用这个方法学习一篇文言文,一个千古传诵的动人故事板书:伯牙绝弦, 2、指名读、加节奏读、伯牙/绝/弦 齐读课题、释题:谁知道,绝是什么意思?断绝,断绝什么?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那这伯牙是何许人也?谁来介绍? 板画伯牙弹琴图是呀,伯牙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琴师,被誉为“琴仙”,琴应该是他的生命,可是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琴弦弄断呢?请翻开课本137页,自由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自读课文,感知整体1自由读。试着用“/”划分停顿。(教师在黑板右板书“/”)2全文有几句?5句话。指名5个学生分

4、句读课文。正音学生字 哉和兮,释义,读带生字的句子。“哉”和“兮”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生:这两个字都是语气词,都是表达感情的。师:表示感叹的语气该怎么读呢?(生读)感谢你为我们作出的示范。在“哉”和“兮”的后面一延长,这感叹的语气就出来了,同学们来试一试。(生齐读,读得很有味道。)3老师也想来诵读这篇古文,(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教师范读课文,谁来点评我的诵读?三、小组互动学习1、下面请小组长组织,按照读释说背的方法小组学古文。第一步读学着老师的样子,按照正确的停顿,读出感情读出古文的韵味;第二部释,遇到难理解的词句,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出示:借助注释、资料、联系上下文)学无定法贵在得法;第三

5、步是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伯牙绝弦的故事,最后尝试背诵。学习完毕请坐好。2、教师宣布:小组学习开始。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检查。四、集体交流汇报1哪个小组来汇报朗读。评价(注意停顿有节奏、有感情、有韵味)2、检查古文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小组的学习,你还有哪个字、词、句不理解的吗?老师也来考考你?善字的含义?师出示前四句话(总分结构):这里一共出现了四个“善”字呢。分别是什么意思?生:前面两个“善”是一个意思,后面两个“善”是一个意思,前面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后面两个“善”是“好”的意思。师:其实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我们的现代文里有,在古文里也是很常见的。3、现在让我们穿越

6、时空,来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汉阳江边,皓月当空,琴声阵阵,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出示句子一,指名读,说意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何以见得?指名读句子二和三,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引读:当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不由得赞叹道(出示句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生齐读,读得没有气势。师:那是怎样巍峨雄伟的泰山啊!同学们,读出它的气势来!师:当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听得如痴如醉,再一次发出由衷的赞叹(出示:善哉,洋洋兮若江河!)4、拓展:师:好一个善鼓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除了高山流水,伯牙心里所想,钟子期真的都能从琴声里听出来吗?请同学们想象:现在你们就是子期,也来写上两句,赞美伯牙吧!伯

7、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5、引读、启发想象:不管伯牙琴声中表达了什么,钟子期都能感受得到并由衷地称赞。正所谓: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谁来翻译这句话?是呀,伯牙的琴声,只有钟子期能听懂,伯牙的心声,也只有钟子期明白。伯牙情不自禁地握着子期的手说什么呢?知我者,子期也!子期乃吾知音也。“善哉!善哉!知我者非你钟子期莫属也!”“人生得一知己(子期),足矣!善哉!善哉!有幸遇子期,乃我伯牙之福也! 6、品读理解“知音“师:一个所念,一个必得,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伯牙把子期视为“知音”板书:知音,什么叫知音?师:有道是“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7、传说

8、这次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相会。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伯牙兴冲冲地赶到汉阳江边,等来的却是噩耗:出示句子5,指名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翻译)子期的死如晴天霹雳,伯牙望着眼前那一座冰冷的墓碑,悲痛万分,伤心欲绝,这正是: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8、师: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曲动人的乐曲又弹给何人听?于是伯牙就扯断琴弦,把琴箱摔向祭台,吟诵起为子期写的哀歌(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摔碎瑶琴凤

9、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能告诉我伯牙为何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板书:难觅 9、这篇古文诉说了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一个凄美动人故事。下面分角色来读一读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于欣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掌称快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

10、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五、拓展延伸,背诵全文 背诵:孩子们,这就是扣人心弦的伯牙绝弦故事,这就是千古传诵、知音难觅的故事,后人为了纪念这情深意重的知音,就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让我们怀着对伯牙、子期的这份敬意,怀着对知音的无限向往,伴着这曲高山流水,一起背诵全文,一起将这个故事传诵!六、总结全文(机动时间)1、学了这篇古文,你还有什么不懂或有什么收获呢?(写法、友情、学法)2、总结:伯牙绝弦这篇古文只有77个字,记载了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凄美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也让我们明白了友情的珍贵,知音的真谛。七、布置作业,巩固运用1、朗读并背诵伯牙绝弦。2、本周推荐阅读: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有关“伯牙绝弦”的故事。3、本周推荐周记:将古文伯牙绝弦改写成一个400字左右的故事。附:板书伯牙绝弦 知 音 难 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