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电大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42817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电大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电大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年电大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年电大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年电大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电大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电大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电大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民事诉讼法学作业1一、名词解释1、民事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根据诉讼的性质不同,还要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统属于诉讼的范畴。2、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在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或者在重要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3、合议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实行集体审理和评议的制度。4、默认管辖:是指地原告向无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法院受理该起诉后,被告没有提出管辖异议且应诉答辩,该法院对该案获得管辖,也称为应诉管辖。5、当事人适格:当事人适格,又称为正当当事人,是指对于具体的诉讼,有作为本案当事人起诉或应诉的资格。二、简答题1、民事诉讼辨论原则和处分原则在诉讼中

2、如何体现的?请举例说明。答:它们完全属于两个概念。辩论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辩论原则给予当事人充分阐述理据,以此让法院参考、采纳自己的主张。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指的是当事人对法律赋予自己的诉讼权利有处分权。辩论原则主要是在法庭质证、辩论阶段发生作用,意义在于让当事人充分互辩,以便查明案件事实,倾向于案件实体问题。处分原则主要是在开庭前后发生作用,如申请回避,放弃诉权,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等行为,意义在于充分赋予当事人诉讼权利,维护法律公平正义,倾向于案件程序问题。总的来说,他们都是为维护当事人权利而确立的民诉法原则。2、

3、简述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答:指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时,退出本案的审理活动的一种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公正审理而设立的。3、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属于专属管辖的诉讼有哪些?答:(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专属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因港口作业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专属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三、论述题1、论述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特佂。答:1民事诉讼是一种当事人对立的结构。2民事诉讼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民事纠纷。这体现在:(1)当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后,被告就有义务应诉,

4、即被告应诉的强制力。(2)法院做出的决定、裁定和判决,当事人必须服从,履行裁判所确定的决定或规定的义务。(3)从诉讼对象来看,民事诉讼解决的争议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4)民事诉讼是依照一定的法律规范,严格按照一定的法律规范,严格按照预订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的。2、论述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制度如何进行衔接?答:任何社会都有矛盾和纠纷。社会矛盾与纠纷是复杂的,因而解决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在法治社会,解决纠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诉讼方式,即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和裁判,这是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屏障。二是诉讼外的方式,主要是采取各种类型的调解,即经过法院外的第三者排解,说服教育,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解决

5、纠纷。无论是诉讼方式和诉讼外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都有一种解决纠纷的最好方式,即调解。建国后,我国经过修改和制定相关法律,确立了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制度,同时注重两项调解制度的有机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如有违背法律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纠正。这就从法律上肯定了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人民调解与人民法院的审判关系密切,人民调解成效显著的地方,人民法院的收案量就会相应减少,特别是在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与人民调解机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解决纠纷,有利于人民法院减轻负担,

6、保证司法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在加强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衔接方面,人民法院应正确理顺人民法院和人民调解的关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是人民法院的职责之一,在支持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中,人民法院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在强化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方面,法院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法院应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指导(二)法院应建立调解员参与的庭前调解机制。(三)法院应依法支持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四)法院应完善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的激励机制。民事诉讼法学作业2一、名词解释:1、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的,法院必须合

7、一审理并合一判决的共同诉讼。2、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认为有独立的请求权,因而起诉参加到已开始的诉讼中来的人。3、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指在民事诉讼中,对原被告双方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的结果可能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已经开始的诉讼中进行诉讼的人4、诉讼代表人:是指为了便于诉讼,由人数众多的一方当事人推选出来,代表其利益实施诉讼行为的人。5、公益诉讼:是指非以维护自身民事权益,由特定的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提起,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追究民事责任的诉讼。二、简述题:1、简述普通共同诉讼与必要共同诉讼的联系与区别。答:普通

8、共同诉讼:就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2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经当事人同意而进行的共同诉讼。构成条件:(1)、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2人以上。(2)、诉讼标的为同一种类,主要是指同一类型的民事法律关系,也就是说各个共同诉讼人与对方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是相同的。(3)、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4)、当事人同意合并审理。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2人以上并拥有共同的诉讼标的。其构成条件如下:(1)、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2人以上。(2)、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因为共同诉讼人对于诉讼标的原先就存在的同时权利或义务;或因为同一事实或法律上的原因,共同诉

9、讼人之间产生了共同的权利或义务。(3)、在诉讼中共同诉讼人都参见诉讼,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认可,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2、举例说明公益诉讼中受到限制适用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有哪些。答: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检察监督原则、支持起诉原则。3、简述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及分类:答:诉讼代理人是指以当事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代替或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这里的当事人指的是原告、被告以及第三人,是代理法律关系中的被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分为两种: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即根据法律规定行使诉讼代理权,代理无行为能

10、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公民参加诉讼,具有相当于被代理人的法律地位,行使被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和承担被代理人的诉讼义务,以维护精神病人或未成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即经人民法院指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指定代理仅适用于作为管理相对人的公民,不适用于行政机关或组织。三、论述题:试述第三人申请撤销之诉制度的内容。答: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56条新增的第三款规定,第三人撤销之诉,即为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

11、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由该规定可知,能够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当事人既包括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亦包括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四、案例分析题:案情:甲市市民李小宝常年居住在甲市的A区,其在甲市的C区开了一家汽车修理铺。但其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所登记的业主是其兄长李大宝。李大宝居住在甲市的B区,而且实际上并不参与汽车修理铺的经营。李小宝为了拓展业务来源,与位于甲市L县的乡办企业泰华汽车修理厂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李小宝的汽车修理铺可以以泰华汽车修理厂的名义从事汽车修理业务,李小宝因此每年要向

12、泰华汽车修理厂缴纳管理费4万元。为了满足逐渐增加的业务需求,2012年3月李小宝招聘了甲市D区的市民吴大维为其修理工。一日,吴大维在修理完客户吴莫愁送来的一辆轿车进行最后试车时,不慎将车撞到了路边的隔离带上,造成轿车损毁严重,基本报废,所幸吴大维并没有受伤。事后,相关各方就如何赔偿该汽车损失发生纠纷,未达成协议。现吴莫愁拟向法院起诉。问:(1)吴莫愁应以谁为被告?哪些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就此同一纠纷,若吴莫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都提起诉讼,应如何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2)若有管辖权的法院就本案管辖权问题发生了争议,应如何确定管辖法院?(3)若在管辖权争议未解决之前,其中一享有管辖权的法院对案件就作

13、出了判决,对此判决及判决所涉及的案件应如何处理?答:(1)以汽车修理铺为被告。ABCD区都有管辖权。哪个法院立案受理了此案由哪个法院管辖。(2)由有管辖权的法院的共同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法院。(3)两个以上人民法院如对管辖权有争议,在争议未解决前,任何一方人民法院均不得对案件作出判决。对抢先作出判决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当以违反程序为由撤销其判决,并将案件移送或者指定其他人民法院审理,或者由自己提审。民事诉讼法学作业3一、名词解释1、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在证明案件事实方面所起的作用。所有的证据都具有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但证据不同,其证明作用力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即证据证明力的强弱有所不同。2、证明标准

14、:是指法院在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所达到的证明程度。3、举证时限:是指在诉讼中,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当事人能够有效举证的期限。4、先于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终局判决之前,为解决权利人生活或生产经营的急需,依法裁定义务人预先履行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财物等措施的制度。5、行为保全:是法院根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为避免损失的发生或进一步扩大而对相关行为采取的一种民事强制措施二、简答题:1、简述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答:(1)书证(2)视听资料(3)电子数据(4)证人证言(5)当事人陈述(6)鉴定意见(7)物证(8)勘验笔录2举证责任倒置适用的情形答:(1)、实行过错推定的侵权诉讼。如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

15、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因医疗纠纷提起的诉讼。(2)、实行因果关系推定的侵权诉讼。如环境污染致损害的侵权诉讼;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3)、难以收集证据,难以举证的诉讼。如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4)、对方妨害举证的诉讼。3、简述如何界定诉讼中的自认?自认的法律效果如何?答: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承认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为真实明确表明其真实性的陈述。根据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要构成一项自认,必须具有以下三项条件:(1)自认的主体只能是当事人;(2)自认的内容是承认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为真实;(3)自认必须为明确的意思表示;(4)自认适用范围为那些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民事案件,主要适用于涉及财产问题的案件。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不适用自认。民事诉讼法及民诉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