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427853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下面是的关于新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内容,全文如下,仅供参考。第一条为了标准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平安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开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法。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第三条本方法所称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

2、的资产,以及承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第四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那么,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严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别离的原那么;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那么。第五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第六条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一)根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事业

3、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视检查;(二)研究制定本级事业单位实物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的费用标准,组织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评估监管、资产清查和统计报告等根底管理工作;(三)按规定权限审批本级事业单位有关资产购置、处置和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组织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四)推进本级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实现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加强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中国有资产的监视管理;(五)负责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监视管理;(六)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4、管理信息系统,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七)研究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平安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绩效管理;(八)监视、指导本级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下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第七条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视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一)根据本级和上级财政部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本部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方法,并组织实施和监视检查;(二)组织本部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视检查工作;(三)审核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

5、保等事项,按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有关资产购置、处置事项;(四)负责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五)催促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六)组织实施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评价考核;(七)承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视、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第八条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详细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一)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详细方法并组织实施;(二)负责本单位资产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等日常管理,负

6、责本单位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视检查工作;(三)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四)负责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五)负责本单位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用和公共研究平台建立工作;(六)承受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监视、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第九条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方法的规定,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做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第十条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工作交由有关单位完成。第

7、十一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等根据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通过购置或者调剂等方式为事业单位配备资产的行为。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现有资产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二)难以与其他单位共享、共用相关资产;(三)难以通过市场购置产品或者效劳的方式代替资产配置,或者采取市场购置方式的本钱过高。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第十四条对于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者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原那么上由主管部门进展调剂,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跨部门、跨地区的资产调剂应当报同级或者共同上一级的财政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包括事业单位申请用财政性资金举办大型会议、活动需要进展的购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以下程序报批:(一)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下一年度拟购置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报主管部门审核;(二)主管部门根据事业单位资产存量状况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汇总事业单位资产购置方案,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