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练习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42765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古诗句默写检测题(一)一、名句识记1. ,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 ,零丁洋里叹零丁。 4. , ,此事古难全。5.伤心秦汉经行处, 。 6.山气日夕佳, 。二、理解背诵1. 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2.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现诗人观察景物的句子 3. 相见欢中描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的句子是 , 。 。4. 清平乐村居中最最能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是 , 。5.咏雪,古今多少人,惟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得最绝:“ ,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

2、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7.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 。8.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寄语远方朋友。9.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10.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此事古难全。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3、: , 。11.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 !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12.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他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 。13.李白的 行路难(其一)中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 , 。14.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 。15.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且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 。16.李白也有最具忧愁、苦闷之意

4、的名句,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是:“ , 。”1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出自 (作者)的作品。八年级下册古诗句默写检测题(二)1山水之乐, 。 2怀旧空吟闻笛赋, 。3登斯楼也, , , ,感极而悲者矣。4不戚戚于贫贱, 。 5,干戈寥落四周星。6越明年,政通人和, 。 7居庙堂之高则忧民; 。 8醉能同其乐, ,太守也。 9今日听君歌一曲, 。10 东风不与周郎便, 。 11金樽清酒斗十千,12, ,山河表里潼关路。13,将登太行雪满山14八月秋高风怒号, 。15,松柏有本性!16念天地之悠悠, 。 17相见时难别亦难, 。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体现

5、边塞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情景交融、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感情的语句是:;19己亥杂诗中托物言志,表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句子是: 20送元二使安西中表现送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语句: 21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是: ;杜甫的 ,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22登幽州台歌中作者感叹历史、抒发孤独寂寞之情的句子是: 。23赠从弟中作者借物喻人,表现劝勉之意的中心句是: 。25与朱元思书中概括富春江美景的句子是: ;作者在自然景物中表现了对政治生活与名利的厌倦,这一句是: ;在五柳先生传中则表现为:。26送东阳马生序中开篇即指出了作者对于学习的偏爱: ,。27醉翁亭记中作者

6、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在文中表现为“”27醉翁亭记中表现四季景物的名句依次是: 。文中表现酒醉与山水间关系的名句是:。28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着自信的诗句是:;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与其风格相近的句子是: 。诗人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其烦忧苦闷的体现是: ;继而消极避世: 。2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采用比喻手法表现早春景物特点的句子: 。30古人擅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离愁别绪。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 ”又如李煜相见欢中的“ ”。文言文课内阅读篇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17题风烟俱( )净,天山共色。从( )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

7、缥碧( ),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 )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事物者,窥谷忘反( )。横柯( )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段中加横线的词。2理解填空。(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 5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8、6翻译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7、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造饮辄尽( ) 箪瓢屡空 ( )短褐穿结( ) 衔觞赋诗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每有会意: 造饮辄尽: 环堵萧然: 晏如也: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3、翻译:(1)好读书,不求甚解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