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生物: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426784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生物: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修版生物: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修版生物: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修版生物: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修版生物: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生物: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生物: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间:20分钟分值:4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2015浙江温州十校期初联考,27)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C.的成分中包括血红蛋白、氧气和胰岛素D.细胞生活需要的pH、渗透压、温度等处于稳态2.(2015江苏启东中学一次月考,14)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A.呼吸酶 B.乙酰胆碱C.麦芽糖 D.载体蛋白3.(2015内蒙古赤峰质检,18)研究人员对某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血糖水平、体温

2、、血浆pH三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三项生理指标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产热量、散热量均增加C.下丘脑直接参与三项生理指标的调节D.HC、HP等离子对维持血浆pH的稳定有重要作用4.(2015辽宁沈阳二中期中,35)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仍具活性B.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D.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生成少、浓度大5.(2014河南实验中学期中,3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

3、件C.稳态遭到破坏可导致疾病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二、非选择题(共20分)6.(2015河北唐山摸底,31)(10分)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1)人在炎热夏季室外活动时,皮肤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沿相关神经传到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最终使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体温保持稳定。汗液分泌增多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从而导致尿量。(2)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此时体内血糖浓度,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所以通过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另一方面通过

4、,减少热量散失,所以面色苍白。(3)以上可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是受调节的。7.(2015山东实验中学一次诊断,43)(10分)某矿工在一次下井作业过程中,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又惊又痛。据此分析回答:(1)矿工在炎热夏季进入温度明显较低的矿井中,肾上腺素和(激素)产量会增加,此时其体内产热量,体温。(2)矿工脚掌被扎后,在感觉痛之前即有抬脚反应,这是因为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矿工感觉惊吓、疼痛,但是依然能够坚持完成工作,控制该行为的中枢部位是。(3)由于伤口过深,医生担心矿工被破伤风杆菌感染,所以为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根据下图所示免疫过程回答:破伤风杆菌在伤口表

5、面难以生活,由此推测其细胞呼吸类型是。在细胞中,只有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物质甲是,物质乙的化学本质是。B组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时间:30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1.(2015江苏启东中学一次月考,15)如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代表体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比处胰高血糖素浓度低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比处CO2浓度高C.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D.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2015安徽合肥一中期中,20)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失Na+

6、,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对细胞内液的影响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肌肉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3.(2014河北衡水中学四次调研,30)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尿液血浆体积(mL/单位时间)Na+(mg/kg)K+(mg/kg)Na+(mg/kg)K+(mg/kg)注射食盐水前25153515545注射食盐水后40123013537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

7、少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4.(2014河北衡水中学四次调研,18)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C.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5.(2014广东“十校”一模,10)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 B.甲状腺

8、激素C.胰岛素 D.性激素6.(2014安徽六校素质测试,20)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维持相对稳定C.只要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可以保持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7.(2014河北保定摸底,3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C.图中、过程需要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D.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

9、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没有重要作用二、非选择题(共18分)8.(2015内蒙古赤峰质检,29)(18分)现代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为人类健康“沉默的杀手”,其病因较多。请根据以下内容回答:(1)为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顺序是。(2)糖尿病患者往往胰岛素分泌不足,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发生障碍,表现出高血糖和尿糖等症状。(3)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分析得知:胰岛B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细胞免疫中产生的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

10、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病。(4)对题(3)中所述类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有许多种,其中方案A是静脉注射一种神经药物,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方案B是静脉注射一定量高纯度的胰岛素,二者都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请在图中补充绘出分别注射两种药物后胰岛素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一、选择题1.D图中分别是细胞内液、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即,B错误;血浆的成分中包括血浆蛋白,而血红蛋白是位于红细胞内的,C错误;细胞生活需要内环境的pH、渗透压和温度处于动态平衡,D正确。2.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

11、、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中的物质来源于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代谢的产物以及激素和抗体等。呼吸酶位于细胞内,麦芽糖位于消化道内,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乙酰胆碱可位于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3.C正常人体血糖水平、体温、血浆pH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维持相对稳定,A正确;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产热量、散热量均增加,使得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稳定,B正确;下丘脑中含血糖调节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但与血浆pH调节无关,C错误;HC、HP等离子对维持血浆pH的稳定有重要作用,D正确。4.A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会被灭活,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效应,A错误;水盐平衡调节是较复杂的调

12、节过程,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的,B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C正确;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浓度大,D正确。5.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A、B、C均正确;血浆的成分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血液成分稳定也有可能患病,如遗传病,故D错。二、非选择题6.答案(1)下丘脑散热(血流量)上升增加减少(2)下降骨骼肌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3)神经体液解析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中,汗液分泌增多会使血浆中水分减少,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的水分多,导致尿量减少;人在饥饿时

13、体内血糖浓度下降,此时遇到寒冷刺激机体可通过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还可以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小血流量,减少散热。7.答案(1)甲状腺激素增加不变(2)脊髓大脑皮层(3)无氧呼吸细胞淋巴因子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解析(1)在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机体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促进机体代谢,增加产热,而保持体温恒定。(2)抬脚反应的中枢位于脊髓,控制躯体运动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3)伤口表面氧气多,而深层氧少,由此可知破伤风杆菌进行无氧呼吸;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T细胞可以产生淋巴因子增强B细胞的功能,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B组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A处为动脉端,营养物质进入

14、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处为静脉端,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组织细胞的分泌物进入血液。若组织细胞是胰岛细胞,饥饿时血糖较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故比处胰高血糖素的浓度高,A错误;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比处CO2浓度高,B正确;若组织细胞是骨骼肌细胞,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B可代表乳酸,C正确;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的运输,可作用于垂体,D正确。2.AK+、Na+分别维持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大量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对细胞内液的影响,A正确;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而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pH仍可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肌糖原不能分解产生葡萄糖,C错误;在剧烈运动时,血氧含量下降,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但仍以有氧呼吸为主,D错误。3.B由表格分析,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血浆中Na+浓度降低了,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注射食盐水后尿液多了,则抗利尿激素减少了,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该过程无关。4.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细胞产生,由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增大;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能正常只是不能发挥作用而已,C正确;抗利尿激素不能口服,只能注射。5.C胰岛分泌激素除直接受血糖浓度变化的调节外,还接受下丘脑某一区域的调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