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15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841883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15篇)(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15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欣赏和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加深对小树叶由春天的嫩芽到夏天的葱郁及秋天的变黄成落叶自然现象的认识。2、想象小树叶随风飘荡的画面,能进行表演及创造性的表述。3、体验大树妈妈与小树叶间的亲情。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5、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1、出示课件落叶飘落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叶子在秋风中飘呀飘)这些小树叶会飘落到哪里呢?幼:飘到马路上,飘到房顶上师:我们来听一篇散文,听听散文里落叶飘到了哪里?2、欣赏散文落叶后半段师:(出示课件,读散文)小树叶飘到了哪里?那个地方变得

2、怎么样啦?(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飘到小河里,水面上像飘着许多小船;飘到草地上,草地上像多了一层软软的地毯;飘到大树妈妈脚下,大伙儿抱成一团,好象在说:“妈妈,天气渐渐冷了,我们给您焐焐脚,让您暖暖和和好过冬。”)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小树叶对妈妈说的话。小树叶很爱大树妈妈,大树妈妈心里也很开心。那你们知道小树叶在春天、夏天是怎样的吗?(幼儿讨论)我们听听散文里又是怎么说的?3、欣赏散文落叶前半段师:(出示课件,读散文)小树叶在春天夏天是怎样的,散文里说了哪些好听的话?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你们喜欢小树叶吗?谁来做一片小树叶,表演在春天、夏天、秋天的变化。大家一起跟着学学。师:现在我们把散文完

3、整的听一遍,可以在位置上试着表演表演。4、表演散文落叶师:好听吗?老师也想表演呢,我来做大树妈妈,你们做我的孩子,小树叶。(提醒幼儿落叶飘的样子,不能随便跑动)5、创编师:小树叶随着秋风飘呀飘,它们除了飘到房顶上,小河里,草地上,大树妈妈脚下,还可以飘到哪里呢?谁愿意学着散文里好听的话也来编一编。(引导幼儿说出落叶飘到哪里,哪里变的怎么样)(请个别幼儿回答)师:现在请第一排小树叶站到大树妈妈身边,你们随着秋风飘呀飘,想飘到哪里呢?每人说一句好听的话。第二排的小树叶想试试吗?(想)快快围到大树妈妈身边来。6、寻找飘落的小树叶师:还有好多小树叶也离开了大树妈妈,它们飘到哪里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4、随音乐走出教室,活动结束)活动反思:活动落叶是我们很少接触到的诗歌欣赏。由于最近都在上有关树叶的主题活动,小朋友们对身边的落叶都很熟悉,所以孩子们对活动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最后的仿编诗歌,我发现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很仔细,袁帅说:“树叶落在草地上,七星瓢虫爬过来,躺在上面,把它当做摇篮。”、汪涵说:“树叶落在草地上,小猪拿起来,把它当做扇子。”等等,小朋友好象对仿编诗歌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把他们编的句子合起来编到诗歌里,小朋友听到是自己编的句子,都非常兴奋,编的就更起劲了。虽说到最后活动将近半个小时,但时间好象还是太短。于是,我就请小朋友活动后找个好朋友一起编,或编给老师听。活动后我想,孩子对仿

5、编诗歌的兴趣这么高,何不请他们把编好的句子让爸爸妈妈写好带到幼儿园来,再编成新的诗歌,贴在班级里,孩子们肯定会更开心的。幼儿园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1、尝试在两个小动物之间接通路径,了解不同的路径组合。2、通过操作卡片,与同伴合作安排不同的路径。3、在合作时听取同伴意见,协商解决实际问题。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路径卡片若干活动流程:1、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两本最喜欢看幼儿画报图画书:问你们平时最喜欢看幼儿画报的那一个版面?(迷宫)出示两个孩子熟悉的迷宫图让孩子描述怎样走迷宫?教师小结:迷宫的路径很复杂,进去之后很难出来,

6、有的时候还有一些机关,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路径可以到达,而且迷宫都有一个起点和终点。2、出示操作路径图卡,个别幼儿示范连接两地、三地之间的路径。路径一:起点和终点。教师摆放一个起点和终点让幼儿想办法把路径连起来。路径二: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3、幼儿操作路径图卡,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分组练习,每4人一组并讨论完成练习操作。分角色来让幼儿走一走,试一试。看能不能通到两个朋友的家。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活动反思:活动前孩子都有走迷宫的经验,对于走平面迷宫我班的孩子已没有什么难度,这个活动区别于迷宫的就是它连接的地点很多,而不是单一的起点和终点,就是说这个活动中难度就是连接的地点越多,难度就越大。

7、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还是有挑战性的,孩子探索的兴趣还是挺浓的,孩子经过多次的尝试基本上都能完成操作练习。不过在实践操作练习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孩子探索如何用最少的路径图板将固定的另一方连起来,多提供一些动物图卡给孩子进行情景演示,提醒孩子可以连接多几个地点,这样能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怎样走最近等。活动后能跟孩子一起小结,让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连接的?如看图卡的接口有几个?引导孩子用什么快捷的方法连接,这样给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无形引导孩子怎样总结经验。幼儿园大班教案3活动一:语言:小猪变形记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改变自己形态,寻找

8、快乐幸福的过程。2、发挥想象,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3、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从中体验:做自己,最幸福。活动准备:1、自制大书小猪变形记、相应图片2、装扮动物的道具。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呀?幼:小猪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幼:胖胖的师:关于这只小猪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二、导读故事:1、变长颈鹿师:小猪跑到路边他遇见了谁?幼:长颈鹿师:小猪会想到一个什么好主意呢?幼:想变长颈鹿师:你的主意都不错,小猪也有自己的办法,看,小猪来了。他怎样让自己变成了长颈鹿的?幼:做了一对高跷师:小猪站在高跷上走啊,走啊,心里美极了。路上他又遇

9、见了谁呢?幼:斑马师:小猪怎么跟斑马打招呼?幼:它对斑马说:“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长颈鹿,可以看见好几里远的地方。”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长颈鹿,可以看见好几里远的地方。斑马哈哈大笑说:“你不是长颈鹿,你是一只踩着高跷的小猪。”师:小猪听了气呼呼地走开了,但是没走多远(声音)师;猜猜小猪怎么啦?幼: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幼:“哎,长颈鹿的生活不适合我”2、变斑马看ppt一起唱:我刷!我刷!我刷刷刷!我要变成美丽的斑马。师:大象会对小猪做什么?幼:用水把小猪身上的斑马纹冲得一干二净,师:还没等身上的水全干,小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们猜(他想变成什么)3、变大象师:如果你们是小猪,你会怎么变?师:看,小猪是怎

10、么变大象的?幼:它在自己的鼻子上绑了一根长长的塑料管,在两只耳朵上绑了两片大树叶,把自己变成了小猪大象,师:小猪和袋鼠之间是怎样说的?幼:遇见袋鼠和它打招呼说:“我是一只了不起的大象,能用鼻子喷水。”袋鼠笑着说:“你不是大象,你是一只鼻子上装了塑料管的小猪。”师:小猪正想争辩,突然一声“啊嚏”,结果4、变袋鼠师:小猪还要变,变只袋鼠跳呀跳。(师生互动:脚上绑弹簧,我跳!我跳!我跳得高)师:(出示小猪倒挂图)鹦鹉真没礼貌,小猪气坏了,一心想跳给鹦鹉看。他越跳越高,越来越高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小猪(怎么啦?观察画面)幼:用力一跳,蹦到了一棵树上,倒挂在了树枝上!5、做回自己师:挂在了树上,小猪拼命的

11、挣扎,哎呀,掉到哪里去了,幼:一头栽进泥潭里师:小猪说:“真倒霉!事情都搞砸了,当只小猪一点乐趣也没有。”师:刚才小猪还说一点乐趣没有,现在怎么又快乐了 ?(引导幼儿说出学别人是很累的,做自己最幸福)6、回顾小猪变形过程(出示文字“可爱”“苦恼”“快乐”)小结:这只可爱的小猪一会儿变成长颈鹿,一会儿变成斑马。一会儿变成。但是不管变什么,请记住:做好自己,最幸福。三、经验迁移:师:在平常的生活中,小朋友们,你有没有刻意去模仿别人这种行为呢?师:今天我们通过阅读绘本小猪变形记,让我们感受到去模仿别人的动作、语言是一件很累的事,做自己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事!幼儿园大班教案4活动目标:1、让幼儿体验音

12、乐活动中运用多种乐器演奏带来的听觉感受以及音响效果。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之情。2。充分感受这首描绘性极强的标题音乐中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的多种手法:春风般柔美的旋律代表公主温顺优雅的仪态;由弱变强的三角铃声则代表载着商人的骆驼由远而近的单调脚步和随风飘荡的驼铃;非常嘹亮的男声合唱以及令人亢奋的进行曲风格,更令人想到众人列队走过集市时,平稳庄重的行进步态。集市中轻捷俏皮的“魔术师”主题,流畅活泼的“玩蛇艺人”主题,亦被鲜明地表达出来。最妙的是曲尾,公主整装准备回宫时,突然响亮的音乐中全曲结束,以对比强烈的静止来表示集市的结束,听来一气呵成。3。培养幼儿的乐感以及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活动准备

13、:1。通过上、查询书籍资料等方式让幼儿对神秘的波斯、以及波斯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2。听过一千零一夜的童话故事中关于阿拉丁的故事;3。乐器:鼓、碰铃、三角铃、双响筒、摇铃;4。音乐波斯集市CD;5。活动室里有关于波斯的文化、商品、服饰等的图片。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1。辨别不同乐器声音做不同动作;2。辨别强弱做不同反应动作;3。复习芦笛舞曲,根据音乐性质区分ABA段并区分强弱。二、正题欣赏1。通过回忆阿拉丁的故事引出课题。2。第一遍欣赏音乐波斯集市,教师配乐器及解说故事。提问:说说你的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哪些音乐形象?分别是在什么样的音乐中出场的?3。第二遍欣赏(配解说),幼儿再次验证自己听到的音

14、乐形象是否准确,是通过哪种性质的音乐来表现的;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有什么样的效果。4。第三遍欣赏,听音乐用自己不同的动作辨别音乐中的强弱变化,区分乐段,区分想象不同的音乐形象。5。互动环节。让幼儿分段感受音乐,并自由想象表现美丽公主、凶恶的贾方、骆驼商人、乞丐、艺人等形象。6。第四遍完整欣赏,幼儿自由选择能表现不同音乐性质、音乐形象的乐器,随音乐演奏12遍。三、结束活动1。教师简单介绍音乐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相关知识。2。游戏“巨人和矮人”结束。活动重点:感受音乐的音响效果以及不同音乐性质表现的鲜明的音乐形象活动难点:用乐器、语言以及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形象活动反思:波斯集市是英国作曲家Ketelbey(凯特尔贝)的一首“入耳即溶”的“轻古典”小品。(所谓“轻古典”即是那些通俗易懂、旋律优美的管弦作乐品。)是凯特尔贝众多描绘性极强的管弦小品中最著名的一首,特别是音乐中的形象和幼儿喜爱的阿拉丁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因此我认为具有很强的欣赏价值。通过这次活动也证实了这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