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范本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41681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范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交底记录表编号:DCJ028项目名称西安地铁6号线TJSG-5标 韦斗路站交底类别韦斗路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主持人交底人交底时间交底地点交底内容摘要 顶板回填施工从安全教育、劳保用品佩戴、安全用电、机械使用等方面安全注意事项,保证从业人员施工安全.书面资料附件附件:韦斗路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人记录时间 年 月 日附件:韦斗路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1、新进顶板回填施工工人进场未经三级教育培训、特种作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不得上岗,班组每天或回填夯实前须对作业人员进行班前讲话.2、顶板回填施工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高跟

2、鞋、赤脚上岗.3、作业班组针对回填施工作业特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作业环境等提出有针对的 安全措施,确保作业人员施工安全.4、龙门吊进行正常吊装作业,先要进行试吊,确认安全后进行正常吊运,所有吊装作业过程中,信号工全程指挥.5、顶板基坑周边及预留孔洞防护栏杆、标示牌及安全标示,未经项目部人员同意,不得随意拆除、破坏、移位.6、人工夯实时,注意夯实机具电源电线使用安全规范.7、人工夯实时,操作人员需穿戴好防护用具,注意夯实机具对操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8、机械夯实时,注意司机视觉死角,压实机械周边严禁站人.9、顶板基坑周边设围挡,土体过于干燥时,用防尘网覆盖严密,避免出现扬尘.10、回填施工时,

3、为防泥土遗洒,所有运输车辆全部采用有盖自卸汽车.所有出施工场地的 车辆必须经过清洗,并设专人监管.11、夜间回填时,施工场地内,应保证有足够的 照明,雨天作业时,应注意安全用电.12、顶板回填施工每段回填完成后,注意工完料清、切断电源.技术交底签到表交底名称韦斗路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编号姓名部门职务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时间: 技术交底签到表交底名称韦斗路站主体结构顶板回填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编号姓名单位工种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时间: 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

4、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

5、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

6、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

7、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

8、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

9、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

10、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

11、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