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5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416804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5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 5 篇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11、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质体。2、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3、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4、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中心体、液泡。5、生理活动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线粒体(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壁的合成)、核糖体(脱水缩合形成肽 链)。6、与蛋白质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线粒体。7、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8、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9、合成物质的细胞器有核

2、糖体、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 体、内质网。10、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平衡的细胞器有线粒 体、叶绿体。11、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12、真核细胞中细胞器的质量大小顺序为:叶绿体线粒体核 糖体。13、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单层膜的细胞器有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 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14、膜结构之间的联系;直接联系;内质网向内与外层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代谢旺盛时,内质网膜与线粒体外膜相连。间接联系: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形成的小泡,可以和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以同样方式形成的小泡可和细胞膜融合。 15、与细胞渗透吸水能力直

3、接有关的细胞器是液泡。17、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18、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19、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20、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有色体、液泡。叶绿体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2一、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指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故叫染色质。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染

4、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形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3、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细 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呈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如 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二、细胞核的功能1、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 DNA 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2、是细胞代谢活动和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三、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 常地完成各种生命活动:1、结构:细胞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细胞

5、核不属于细胞器。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 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3、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其 DNA 通过控制蛋白 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4、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 的基本单位。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3一、光合作用的概念1.概念及其反应式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总反应式:CO2+H2OCH2O+O2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合作

6、用有水分解,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2)“” 不能写成“=”。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 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2.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 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暗反应阶段:a、CO2 的固定:CO2+C52C3b、C3 化合物的 还原:2C3+H+ATP;(CH2O)+C5二、光合作用的意义1.生物进化方面:一是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二是 O2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臭氧(O3)吸收

7、紫外线,减弱太 阳辐射对生物的影响为水生生物到达陆地提供了可能;三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有机物为较高级异养型生物的出 现提供了可能。2.现实意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主要应满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内部条件植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光合作用的面积(适当密植),外部条件充足的原料(CO2 和 H2O)、适宜的光照、较长的光合作用时间。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4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 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

8、)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个体微小,一般在 1030nm 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 镜才能看见;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 或 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 病毒;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 或 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 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高一生物知识点重

9、点梳理总结 5 篇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51.什么是活化能?在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较低,为“初态”。在反应的任何一瞬间反应物中都有一部分分子具有了比初态更高一些的能量,高出的这一部分能量称为“活化能”。活化能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一摩尔底物全部进入活化态所需要的自由能,单位是焦/摩尔,单位符号是 J/mol。 2.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经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产物。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相 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同点:(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

10、耗;(2)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进行的反应;(3)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时间,但不改变平衡 点;(4)降低活化能,使速率加快。不同点:(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应速率很快;(2)专一性,任何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几种相关的化合物, 这就是酶对底物的专一性;(3)多样性,指生物体内具有种类繁多的酶;(4)易变性,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 强碱等破坏;(5)反应条件的温和性,酶促反应在常温、常压、生理pH 条 件下进行;(6)酶的催化活性受到调节、控制;(7)有些酶的催化活性与辅因子有关。3.影响酶作用的因素酶的催化活性的强弱以单位时间(每分)内底物减少量或产物生成量

11、来表示。研究某一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在 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独改变研究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常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pH 值、 温度、抑制剂、激活剂等。其变化规律有以下特点。(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 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就达到一个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

12、浓度,反应速率几乎不再改变。(3)pH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 pH 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失去活性。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个 pH 时活力,这个 pH 称为这种酶的最适 pH。(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时活力,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 度。(5)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激活剂可以提高酶活性,但不是酶活性所必需的。激活剂大致分两类:无机离子和小分子化合 物。(6)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抑制剂使酶活性下降,但不使酶变性。抑制剂作用机制分两种:可逆的抑制作用和不可逆的抑 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