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深度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415390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深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深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深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深度解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深度解析 摘要: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是支撑当今财务会计制度的两大会计理论根底,这两大会计理论根底是相对的也是统一的,在现实中被不同的机构和组织所采用。随着经济环境复杂化、经济业务多样化,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这两大会计理论根底也展现着各自的优缺点,得到不同学者的亲赖。本文通过对这两大会计理论根底进展比照和深度剖析,总结两大理论的对立性和统一性的表现特征,最后得出在实际运用中只有将这两种理论根底进展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效劳我国经济开展。 关键字: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深度解析 引言 不同的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随着经

2、济的开展和经营环境的复杂,国家对会计信息计量的根底要求也是在变化之中的,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这是符合当前经济开展需求的,但是如今要求局部企业将现金流量表纳入企业财务报告体系,这也从侧面反映国家意识到收付实现制本身的优点。两大会计理论根底互相竞争、互相依存,在会计理论的开展历程中必将延续下去。 一、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概念及其原理 收付实现制又称为现金收付制,它是以现金的实际收到或是付出为记录标准,对本期收入和费用进展处理的一种会计根底。在此根底上,但凡本期以现金支付的费用,不管是为以前期间义务偿付的,还是为将来期间获得资产或劳务提早支付的,均作为本期的费用途理;但凡本期实际收到的现

3、金,不管是因以前期间经济事项或是将来经济事项产生的,均做本期收入处理。收付实现制只以现金的实际收支为确认计量标准。 权责发生制又称为应计制,它是以本质获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是支付现金的权利为标准来确认和记录本期债务、收入和费用的一种确认根底。在此理论下,也就是说但凡当期实现的收入或应承当的费用不管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途理;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是费用,及时款项的收支发生在当期,也不可以在当期处理。权责发生制确实认标准是以权利的发生的期间作为确认时间点的。 二、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对立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对立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范围不同。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

4、制的使用主体不同,且国家有严格的划分标准。在我国,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队等非盈利单位均采用收付实现制为根底进展会计核算;我国?企业会计准那么?对那些以营利为目的机构、企业做出明确规定,要求他们以权责发生制为根底进展会计核算。 2、收入费用确实认原那么不同。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准进展确认收入、费用的归属期;权责发生制那么是以收入、费用实际原那么,收入、费用确实认与现金是否实际收到无关。 3、核算范围不同。收付实现制只确认与现金收支有关的事项,其他事项不纳入核算范围。因此会计主体的全部资产都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的,没有债券债务;权责发生制那么是以债权关系来确定收入、费用的,这就将非现金

5、资产和负债纳入核算范围。权责发生制在确认期间损益的时候也连带着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进展变化,这样就能更好确实定期间损益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 4、与现金流动的一致性不同。收付实现制确实认标准就是现金的实际收支,所以说在此根底上反映的资金运动情况与实际的资金运动情况是一致的;权责发生制下,会计确实认标准是债权关系,与现金的实际收支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的。如购置固定资产,在权责发生制下,入账价值是购置固定资产的总付出,其损耗是以折旧的形式在以后年度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摊销到产品本钱或是期间费用的,这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权责发生制下,现金的运动实际运动与会计核算存在一个较大的时间差。 三、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

6、发生制的同一性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既相对独立又存在着一定的统一性。 1、两者存在的目的是一样的。无论是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其存在的目的都是确认、计量、记录和列报会计主体的经济事项和经济业务。假设不存在商业信誉和借贷行为,那么无论是采取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进展收入和费用支出的核算,企业期末的核算结果是一样的;即使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权责与现金的实际收支有一定的时间差,但是只要权责和现金的实际收支发生在同一会计期间,这两种核算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2、权责发生制可以实现收付实现制财务报告目的。收付实现制在进展会计计量时,侧重的是现金实际流动轨迹,如报告期末现金的结余和报告期间内现金的筹集、

7、运用情况;权责发生制下,会计核算侧重的是经济资源,如企业控制的资产,应承当债务,期间的收入与本钱以及其他的用来评价主体财务状况和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从外表上看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侧重点不同,其反映的详细数据不存在联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会计手段将权责发生制下的数据进展转化,重新编制财务报表,这样就可以实现收付实现制的财务报告目的。如今企业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根底进展会计核算的,其最终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其中现金流量表就是通过会计手段,结合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编制的。 四、 结论 本文通过对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深度解析,总结出两大理论对立性和统一性的表现特征。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投资者不仅要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而且对现金流量也越来越重视。综合前文所述,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将来这两大会计根底理论在会计开展的将来互相争鸣、相辅相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