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施工组织设计(3标)模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40884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59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施工组织设计(3标)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七、施工组织设计(3标)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七、施工组织设计(3标)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七、施工组织设计(3标)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七、施工组织设计(3标)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施工组织设计(3标)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施工组织设计(3标)模板(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组织总体概述1.1 编制依据东陵路高架桥工程新东三街至沈抚立交桥段(第3标段)施工招标文件。东陵路高架桥工程新东三街至沈抚立交桥段(第3标段)施工招标图。规范、标准及国家、部委、沈阳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法规文件。对工程所在地的踏勘调查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和资料。我单位人员素质、 技术装备、设备能力、资金贮量、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资源状况及国内其他单位的先进施工经验。1.2编制原则全面相应招标文件原则遵循招标文件各项条款, 全面响应招标文件要求, 认真贯彻业主及监理的指示、指令和要求,确保业主要求的安全、质量、工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项目标的实现。技术

2、可靠性原则确保设计方案安全可靠;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科学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保障工期原则根据业主对本标段的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 合理配置资源, 使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衔接有序, 充分利用资源, 以确保总体施工计划的实现,从而确保总工期。经济合理性原则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并配备相应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环保原则在施工场地的布置、 施工机械的配备、 施工

3、方案的选择方面必须与环保要求相结合,确保施工过程对周边自然环境产生尽可能小的影响。安全原则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安全施工,在选择施工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并在方案中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及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1.3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东陵路高架桥工程为沈阳市快速路系统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工程位于沈阳城区东部,新东三街至沈抚立交桥段(第3 标段)桩号 BK1+656.00DK3+144.08,路线向东经过联盛南巷、 东陵路 9 号巷、新宁街等路口, 止于沈抚立交桥西引道处,全部路口为平交。沿线有一条铁路专用线(南干线)。东陵路红线宽 48 米,双侧另有 1020 米不等的绿化用地。 本项目在现状东陵路

4、道路中心线上新建高架桥,全线不设匝道。高架桥标准段全宽23.5m,双向六车道。对受高架桥基础影响的地下管线进行改移,对全线地面道路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进行“见新”改造。全线设置完善的标志标线、信号设施、隔音屏、防眩板等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工程量见表1-1 所示。表 1-1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分项工程单位数量支架现浇 C50混凝土328264m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钢筋t6997预应力钢筋t1082防撞护栏 C50混凝土319952防撞墙m钢筋t325墩台身 C40混凝土32407m3墩台钢筋t687预应力钢筋t24钻孔灌注桩 D=1.2mm66344桩基础钢筋t563声测管( 5

5、73mm)t81承台 C30 混凝土340635承台m钢筋t6486桥面铺装中、细粒式沥青混凝土230354m7引道水泥稳定砂砾、粗、中、2229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m结构设计引道结构设计4cm SBS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洒粘层沥青( 0.4 升/ 平方米);4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F);洒粘层沥青( 0.4 升/ 平方米);7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F);1cm同步碎石封层;洒透层沥青( 0.9 升/ 平方米);20cm水泥稳定碎石(厂拌,水泥重量比5%);20cm水泥稳定碎石(厂拌,水泥重量比5%);20cm级配碎石(最大粒径3.15 厘米);碾压路床(

6、重型击实压实度95%)。桥梁结构设计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本标段桥梁上部结构为(6 30m)+(3 28m)+(3 30m)+(9 32m)+(1230m)+(332m)+(6 30m)+(3 31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标准桥宽 23.5m,标准跨径为 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单箱五室断面,梁高(中心处) 2.2m。外侧腹板为圆弧曲面,标准段横坡为双向 1.5 ,横坡通过调整主梁腹板高度来形成。超高加宽段桥梁加宽最宽处为 25.9m,最大超高横坡为 1.5 。桥墩桥墩横桥向呈 Y 型,上宽下窄,侧面以曲线过渡,立面呈花瓶形状。中间墩顺桥向为等厚度, 厚度为 1.6

7、m;过渡墩顶端通过曲线由 1.6m 变厚至 2.5m。标准桥宽 23.5m 处桥墩墩顶横桥向宽度均为 6.5m,加宽段 25.9m 处桥墩墩顶横桥向宽度为 7.5m。桥台桥台为钢筋混凝土一字式桥台,在桥台外侧设置翼墙,台后填级配砂砾。基础桥梁桩基础形式均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1.2m。桩基均设声测管。桥台承台厚度为 1.5m,桥墩承台厚度为2m。承台底面均设置10cm厚的 C15素混凝土垫层,垫层平面尺寸自承台边缘起每侧各加大10cm。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需恢复承台开挖范围内的道路结构。桥面铺装混凝土桥梁桥面车行道铺装为: 4cm细粒式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

8、C-16F下面层 +溶剂型防水粘结层(两遍0.8kg/m 2 )+8cmC50水泥混凝土(内设 1210cm的成品钢筋焊网)。工程自然条件场区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沈阳市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坐落在辽河平原与东部丘陵的衔接地带,是辽宁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北最大的铁路、公路枢纽。在区域地质构造上,沈阳市区位于华北地块内,根据地质构造活动的特点,沈阳市区位于沈北凹陷地块内,大地构造上处于辽东块隆与下辽河- 辽东湾块陷相交接的部位。在区域新构造运动上,沈阳市区位于千山- 龙岗上升区,第四纪时期主要表现为掀抬式上升,为重力场的重力高带异常区。拟建工程场区处于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 浑河老扇上, 地势

9、略有起伏, 总体呈西低东高。勘察期间场地地面标高介于 43.65 55.17m 之间。气象条件沈阳地区属北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 同时受海洋、 大陆性气流控制, 其特征据沈阳气象站观测资料记载是冬寒夏热, 春季干燥多风, 秋季凉爽湿润。 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地层结构根据勘察,地层结构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2a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层(lal+pl)、第Q4Q42al+pl四系上更新统浑河老扇冲洪积层(Q4)、第四系下更新统冰水沉积相地层fgl( Q1 )、侏罗系上统基底( J3)组成。各层分别描述如下:ml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

10、Q4 )杂填土:主要由市政铺设路面、碎石垫层、碎石、混粒砂、黏性土组成,稍湿,中密密实。该层分布连续。2a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Q4 )中砂:黄褐色,水上稍湿,水下饱和,稍密中密,部分地段密实,该层分布基本连续。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含氧化铁结核,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分布不连续。圆砾:杂色,水上稍湿,水下饱和,中密密实。亚圆形,坚硬,一般粒径220mm,含大于 20mm颗粒占总重的 1020,最大粒径 100mm,中粗砂充填,母岩以火成岩为主,该层分布连续。粗砂:黄褐色,水上稍湿,水下饱和,中密密实。 级配较差,含少量圆砾,含大于 2mm颗粒占总重的 30左

11、右,最大粒径 80mm,该层局部层位为圆砾或砂砾,含黏性土薄夹层,该层分布不连续。lal+p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层(Q4)圆砾:杂色,饱和,中密密实。亚圆形,坚硬,一般粒径220mm,含大于 20mm颗粒占总重的 20左右,最大粒径 80mm,母岩以火成岩为主, 该层分布连续。、中砂: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级配较好,该层分布不连续。第四系上更新统浑河老扇冲洪积层(Q42al+pl )圆砾:杂色,饱和,密实。亚圆形,坚硬(部分砾石已风化),一般粒径 220mm,含卵石颗粒占总重的2030,最大粒径 100mm,粗砂充填,母岩以火成岩为主,该层分布连续。砾砂:黄褐色,饱和,密实。该层分布

12、基本连续。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含铁锰质结核。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分布不连续。fgl第四系下更新统冰水沉积相地层(Q1 )粉质黏土:黄褐色浅灰色,可塑硬塑,含氧化铁结核。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中细砂夹层,局部具有膨胀性,自由膨胀率平均值为50,该层分布不连续。粗砂:浅灰色,饱和,密实。局部含黏性土及砾砂薄夹层。该层分布不连续。黏土:黄褐色,硬塑,含氧化铁结核。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有机质,局部具有膨胀性,自由膨胀率平均值为64.3 ,该层分布不连续。含黏土圆砾:杂色,饱和,密实。含砾石、卵石,局部为粉质黏土,砾石、卵石风化严重,半胶结状,充填约

13、 40的黏性土,黏性土具滑腻感,黏性大。该层分布不连续。侏罗系上统基底( J3)花岗岩:全风化,黄褐色灰褐色,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分布基本连续;强风化层分布连续, 中风化层为肉红色青灰色, 该层分布连续。 场地地震效应在地震活动带划分上, 沈阳市区位于华北地震区, 郯庐断裂带北段。 自 1493 年至 1991 年共发生 4 级以上地震 19 次。在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上, 根据沈阳市基岩地震动分析结果, 50 年 P=0.1 时,沈阳市计算烈度为 6.58 度,属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中 7 度区的范畴。水文地质概况钻探深度( 50m)范围内观测到一层地下水,地下水稳定水位深度为6.5 8.5m,水位总体由东至西逐渐降低。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空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圆砾层及以下透水地层。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侧向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挖,其次为侧向径流排泄。沈阳市地下水位年均变化幅度约12m。经测试,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