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408294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有关车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有哪些?某铸造车间,4人检修大型混砂机,请来电工甲配合。配电方式如图a)所示。电工甲按下停 车按钮停止混砂机电源接触器,并用小竹片清洁按钮。电工甲失手误合刀开关,混砂机启动。4 名检修人员中, 1 人正准备进入混砂机,急忙缩腿幸免受伤。来另 3 人已经进入混砂机内, 结果:1 人跳起抓住横梁,幸免于难;1 人多处骨折,当日死亡;1人内脏破裂,次日死亡。2、公司安全事故实例分析1、车间机械设备维修人员未尽到维修保养责任。维修人员应按规定巡抄视检查、做好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检查部位及存在问题,认真做袭好维修记录及处理结果。积极配合 生

2、产部门的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与运行,并保证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同时负责监督与指导 操作者的使用与保百养。2、车间班组应巡视检查本班组所负责的工段的机械设备,并同时进行维修维护与保养。对 于坏梯子,应立即进行更换或通知维修人员度进行维修。3、工人使用梯子时,发现梯子损坏,应立即报告所在班组、由所在班组进行更换知或通知 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人不应继续使用坏梯子。4、即使使用坏梯子,工人也应针对坏梯子可能存在的危险,做好防护措施。总之,由于车间各部门人员未尽到职责、疏忽大意,工人未严格道按照操作规程,导致工伤 事故发生。3、近几年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及事故原因 我有,你要哪方面的啊?太多了。我吧最近我

3、做氧气厂是给你!【案例一】氧气瓶充装爆炸 事故一、事故概况及经过2003 年 1 月 16 日上午 12 时许,一位氧气代充客户到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充装气气, 共6 只氧气瓶。充装工将氧气瓶卸下后,先将30 只氧气瓶分两组各15 只进行充装。约在 12点50分左右,其中一组充装结束,现场充装工关掉充装总阀,紧接着就开始卸充装夹具, 当充装工卸下第3 只气瓶夹具时,其中一只气瓶发生了爆炸,一名充装客户当场炸死在充装 台上,一名操作人员受伤,该站共有6间充装间,每站站房长6m,宽4 m。充装间设有30 个充气头,气瓶爆炸后,后浪把主充装间的防火墙推倒,把充装间充装管线全部炸坏,窗子 的玻璃被震

4、碎,充装间屋面全部掀光。爆炸气瓶被炸成3块,大块重29kg,中块得23.5kg, 小块重3.5kg,气瓶爆炸后3.5kg的小块瓶片从屋内飞到充装站围墙外的麦田里,距爆炸点 有 35m。二、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从现场取证情况和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意见如下:1. 对该站储罐内剩余液氧,邀请了扬子石化西欧气体有限公司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取样,并带 回南京分析,结果确认该储罐内液氧合格,排除了气源不合格的因素;2. 根据爆炸碎片上原有的气瓶制造和检验标记,从无缝气瓶检验站查阅该瓶检验报告,得知 该瓶检验合格,并在检验有效期范围内,排除了过期瓶充装的因素;3. 在爆炸现场,发现该瓶主体被炸成3块(后在清

5、理过程中发现颈圈),经称重约为56kg, 与检验报告上称重量相符,一块重约 3.5kg 的碎片飞离充装站围墙外,距爆炸点约为 35m。 又从爆炸碎片中发现,瓶体内中下部一侧表面有一段400mmx150mm范围的金属烧熔痕迹, 并留下了金属氧化物,这些情况都说明此次氧气瓶爆炸具有化学性爆炸的特征;4.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充装记录,并对现场进行勘察,同有关人员进行了询问、笔录,了解 到充装台上的安全阀、压力表均在有效期内,有校验报告,当时充装压力为ll.OMPa。又对 爆炸现场进行了清理,发现爆炸瓶右侧有3只瓶内尚有气体,现场进行压力测试,发现这3 只瓶内均有压力,且在lO.OMPa左右,这就进一

6、步排除了物理性爆炸的可能(不超压);5. 对上述3只气瓶采用吸耳球取样,并用着火烟头试验,发现并无气体爆鸣,同时对1只气 瓶又进行了压力测试显示为9.0MPa。之后将3只瓶压力降至2.0MPa左右,经可燃性气体报 警仪测试,未发现瓶内有可燃性气体。综上所述,该起事故是由于氧气瓶内混有其它可燃性物质(该可燃性物质为油脂类的倾向较 大),该瓶内可燃性物质在充装过程中与氧气混合发生了化学性爆炸。(二)间接原因1.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得不够严格。根据气站有关气瓶充装管理制度规定,该充装站属于易燃 易爆场所,非充装人员不允许进入气瓶充装站,而该站却允许充装客户进入气瓶充装场所, 根据事故现场清理分析,右侧

7、 3 只气瓶尚有气体,可能是死者参与了气瓶关阀操作,气站没 有人发现,说明该站安全管理工作上还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2. 气站没有严格执行气瓶充装前安全检查的规定。按照国家气瓶充装有关规定,气瓶在充装 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充装过程中还应不断对瓶体温进行逐个检查,目的是防止气瓶内混有其 他可燃性物质,防止气瓶温度在充装中升高,这也是气瓶爆炸的重要原因之一。三、事故教训1. 气体充装前,除严格执行外检工作外,还需要进行取样分析和充装过程中的检查,这是防 止气瓶爆炸的重要措施;2. 气站充装间必须严格执行闲人免进的安全管理制度;3. 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不断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案例二】气

8、瓶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某市黄金冶炼厂一辆130型汽车在沁阳市化肥厂装上两只充装了液氨的钢瓶后返回济源市。 返回途中,行至沁阳市西万镇税务所前时,一只液氨钢瓶突然发生爆炸,爆炸的钢瓶飞起后 将汽车驾驶室撞扁,驾驶室内的司机当场死亡,供销采购员受重伤。爆炸了的钢瓶内的液氨 从瓶内喷出并迅速扩散,使现场的群众不同程度地被伤害。另一只没有爆炸的钢瓶,从车上 被抛出4.8米。这起爆炸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 7人受重伤, 7人受轻伤。造成的经济损 失达 175000 元。二、事故原因分析 1沁阳市化肥厂充装液氨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充装管理制度。没有执行气瓶称重充装, 更没有控制超装的设备、装置。充

9、装工人仅凭肉眼观察钢瓶气相阀是否有雾状液滴喷出作为 充装要求的标志而不用衡器称重,充装后也没复秤检查。根据实践,这种充装办法,极易造 成液氨的超量充装。事故发生后,对未爆炸的那只液氨钢瓶进行检查,该瓶实际充装了2478 公斤液氨,而钢瓶规定的最大充装量为200 公斤。因此,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是液氨钢 瓶超装。2人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130 型汽车的驾驶员,在装载了两只液氨钢瓶之后,没有按 规定路线直接返回工厂,而应本场供销业务员的要求开车往其家中送化肥,私自改变行车路 线,绕行13 公里,且从集市中穿越,延长了装运时间,由于当日气温较高且没有遮阳,暴 露时间又长,为超装钢瓶升温超压提供了

10、外部条件,从而导致了爆炸后事故灾害的扩大。因 此,这起事故是人为的责任事故。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气瓶充装单位必须严格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液化气体的 充装必须严格执行逐只称重并进行复称检查的规定,严禁超装。2对于充装了介质的气瓶,白天运输应按指定路线行驶采用遮阳措施,禁止曝晒,并应避 开闹市等人员集中的地区。【案例三】某市电冰箱工业公司围堤道维修部氟里昂气瓶爆破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9 年3月21日,某市电冰箱工业公司围堤道维修部一只氟里昂气瓶爆炸,未造成人员伤 亡及其他设施破坏和财产损失。3 月 21 日,冰箱维修人员在围堤道维修部给该气瓶充氟。据事后调查,充装前未

11、见气瓶有 异常,充装过程中,该操作人员未称重,有超装过量的迹象。下午维修人员用该气瓶给 4 台冰箱充了氟,将近下班,维修人员全部离开现场,16 时 15 分维修人员听到爆破声,立即 进入现场,发现气瓶已经破裂。气瓶是沿纵向撕裂,根据机械性能试验,屈服强度远大于08 倍的抗拉强度,不符合标准要求。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是气瓶充装过量。气瓶的使用人员不懂得气瓶的使用知识,充装前不进行检查, 充装过程中也未称重,造成充装过量。2设备安技部门没有制定气瓶管理制度及充装操作规程,也未对维修人员进行过气瓶使用 知识的教育。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将该型号的全部23 个气瓶立即停止使用。待事故处理后再确

12、定能否使用,并且立即购置 了新的气瓶。2制定了气瓶管理细则和气瓶操作工艺,立即下发执行。3已和市制冷剂销售部联系好,从门市部直接购买小瓶,这些气瓶属门市部所有,充装、 定期检验都由门市部负责。此措施一旦实施,公司原有小气瓶全部停用。4立即对气瓶使用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案例四】哈尔滨某化工厂气瓶爆炸事故一、事故情况概述1998 年10 月8日10时 40 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导 致现场的2名装卸工(临时工)1死1伤。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灌岗,操作压力为12MPa,操 作温度为 20 度,成品库房有氧气瓶45 只。二、事故破坏情况 经现场勘察,共3只气瓶爆炸,其

13、中1只气瓶外表为绿色油漆,检验期为1989 1994年, 公称压力15. OMPa,容积为40. 4L,这只气瓶爆破成十几块碎片。碎片内壁呈黑色,断口 呈“人”字纹,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全部为脆性断裂。其角阀为氩气阀。爆炸的另2只气瓶颜色为淡酞兰,呈撕裂状,断口有明显的被打击的痕迹,被打击处向内凹 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另外3只被击穿的气瓶,均留有不规则孔洞,其中1只在气瓶上 方,直径各约5cm,另外2只在气瓶下方,直径约8cm和30cm,破口向内凹陷,并有高温 氧化的痕迹。面积为70 m 2的氧气瓶成品库天棚和西侧墙被炸塌,山墙严重变形,铁皮包的门被爆炸碎片穿出一个直径20cm的洞,附近2处

14、厂房玻璃被震碎。死者身体被炸成多块碎片,伤者被炸成终生残疾。三、事故原因分析及结论 从爆炸碎片的内外表面颜色看,其中1只气瓶的碎片外表为绿色漆,内表面呈黑色,角阀为 氩气瓶阀,说明这只气瓶为氢气瓶。被检回的内壁呈黑色的碎片共有十多片,其断口形貌没 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呈“人”字纹,均为脆性断裂。分析认为这只氢气瓶内残余有氢气。 充装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41741),形成了可爆性混合气体,在转动 角阀时,产生静电引发了氢氧混合气体的化学爆炸。另外2只被撕裂的气瓶内壁只有锈蚀,无黑色油脂,断口呈脆性断裂形貌,断口局部有明显 的被击打的痕迹,内凹并有高温氧化痕迹,说明这2只气瓶距爆炸点

15、很近,被爆炸碎片的冲 击波打击超过其呈受力,失稳破裂,属物理爆炸。直接原因:装卸工在装运氢气瓶(错充氧气)前试压转动角阀时产生静电,引发瓶内的氢氧混 合气体爆炸,是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1)气瓶充装前检查员在检瓶过程中,由于被检查气瓶油漆脱落严重,且污物多, 未认真辨认,错将氢气瓶当成氧气瓶,送充装岗充装,充装人员也未及时发现,是导致这起 事故的主要原因。(2) 车间、工厂领导在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规程中,贯彻执行不认真,对工人的工作质量要求 不严,充装前后的检查出现纰漏,检查不够,存在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是导致这起事故的间 接原因。四、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1责令工厂立即停止氧气瓶的充装

16、和检验业务,待劳动部门重新进行审查合格后,方可从 事上述业务工作。2今后在气瓶充装验收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永久气体充装规 定及工厂车间有关操作规程、安全规定。3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严格执行关于气瓶充装运输、储存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4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充装前、后的检查制度,在空瓶验收工作中,对超期气瓶、漆色严 重脱落,辨认不清的气瓶,严禁充装,对充装后有异常或发现漆色不对等情况时要做好记录, 并报有关领导妥善处理。5在气瓶出厂前应由专人负责试压工作,严禁装卸人员进行试压。 6工厂主管安全的领导要定期对氧气充装车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检查 和处理的记录。【案例五】某市第二住宅建筑工程公司劳动服务公司氧气瓶爆炸一、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