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兰亭序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40758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兰亭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术兰亭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术兰亭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术兰亭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术兰亭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兰亭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兰亭序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兰亭序教案【篇一:美术兰亭序教案】教材分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很高,不仅全面精通古代各种书体,而且创造出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体,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格体系,对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传世墨迹有兰亭序,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了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体会兰亭序第一行书的艺术韵味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艺术实践,以唐代冯承素摹本为临摹范本,进行摹写,体验行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行书之美,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风貌,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内心的艺术情操。教学重点初步探究王羲之,了解兰亭序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以唐代冯承素摹本为临摹范本,进行摹写,体验行书基本笔画的书写

2、方法。教具课件、书法工具学具探究性资料,书法工具第一课时一、导入故事导入:你们听说过东床快婿 吗?它讲的是有一个年轻人的故事。在他二十岁时,太尉郗鉴派人到他的叔父家选女婿。王导的儿子和侄儿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打扮起来,只有这个人好像没听到这件事一样,坐在东边的床上敞开衣襟吃饭。郗鉴听说这件事,高兴地说: 这正是我要的女婿啊! 于是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他。这个人你能猜猜是谁吗?二、新授1 、简介王羲之,学生将课前收集的王羲之的资料进行小组交流。2、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很高,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被后人誉为 书圣 。传世墨迹有兰亭序十七帖等3、欣赏王羲之书法作品,介绍王羲之代表作。

3、十七帖4、重点认识兰亭序。兰亭序的创作背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三月初三这一天,在浙江一个叫作兰亭的地方,王羲之与当时的四十多位文人名家展开了一场文化聚会。在雅集之际,文人们各自赋诗,诗成之后请王羲之作序。王羲之初悟山水之美,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挥就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千古书法名篇兰亭序。5、欣赏书中的文徵明的兰亭修禊图,请学生观察并思考?画中人在做什么?周围的环境如何?总结:画面上绿竹丛生,山峦起伏,将兰亭环抱其中,潺潺的溪水边,有人独坐沉思,有人对坐笑谈,人人各尽其态,特别是画中醉意正浓的王羲之挥毫泼墨、评点诗文的情景,更是形象生动、栩栩如生。6、欣赏兰亭序摹本,这是大书法家

4、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 之 字。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需要学生了解创作的背景)7 、兰亭序里共 28 行, 324 字,字字 天马行空,游行自在 ,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其中, 之 字多达二十字。有的如楷书公整,有的似草书流转,但都大小参差,千姿百态。出示图片,小组合作,找到每个之 字的原始位置。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三、探究1 、兰亭序是唐代冯承素的摹本,在传世的唐人摹本中,一冯承素的摹本最受推崇,你知道用了什么摹写的方法吗?是 双钩法 ,双钩法摹写的摹本,形神兼备,就连原版中的错字修改部分都一一临摹下来,如同看到原本

5、一样,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时把规范的楷书书写进一步随意地发挥,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的新的书写形式和字体行书,所以被称为 第一行书 。四、艺术实践:尝试用 双钩法 在兰亭序中挑选几个词句摹写,体验行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第二课时一、回顾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除了兰亭序,你还知道哪些他的作品?二、其他作品欣赏三、 通过老师的讲解、欣赏,说一说你体会到的行书的艺术韵味四、 参考临摹兰亭序板书设计王羲之与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创作背景课后反思(教学活动、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应如何进行教学的调整等)【篇二:美术兰亭序教案】兰亭序书法欣赏教学案例本课内容为义务教育课堂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浙教版)八年级

6、 1 6册首页图版兰亭序书法欣 赏。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预先设定的目标或计划,不仅是由一系列材 料组成的静态文本,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工具,而且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 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对事物或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探索、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建构与创造文化的过程。其中,开放、互动、探究是后现代课程观的关键。后现代课程范式的师生观强调教师与学生要通过不断沟通与对话来探究未 知领域,认为课程即为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至关重要。后现代课程论者多尔曾说: “在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性关系中,教师并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保持对这种权威的

7、怀疑,并要求学生与教师一道去探究学生正在体验的。 ”这样,教师成为平等者中的 “首席 ” , “作为 平等者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得以重新构建,从外于学生情境转化 为与这一情境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中。 ” 因此,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发挥其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与促进者的作用。由此可 见,教师的角色转变后,在 “书法 ”教学模块中,不一定要求每位老师都是书法 专业的科班生或权威专家。教师只作为合作者、参与者、开发者,为学生把火把 点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书法、教材等方面的要求降低。相反,教师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熟悉相关的书法、搜集充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当中给予学

8、生必要的 指导。它不一定要求教师人人都会写,当然会写更好,但它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 引入后现代课程范式这种新的课程实践模式,清晰了我们的教学思路。我们在教学当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或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即运用抛锚式教学设计(也称 情境性教学设计)。3、注重协作学习。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要设计好教学环境,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各种信 息条件。二、课前准备教师提供部分有关兰亭序的背景资料给学生,并对学生提出任务和 要求:编剧当中要体现行书的产生及特点等知识点。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查找有关资料, 学生按照收集的资料以小组的形式编排一个和兰亭序有关的小 舞

9、台剧。三、案例描述 教师引入 学生汇报和表演,新课程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 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在动手实践中使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 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着目标和方向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小组 1 :兰亭序的诞生 师生共同总结:行书的产生,好的艺术作品往往留有艺术遐想的空间, 应当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的翅膀,自己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如在欣赏书法作品时, 让学生随着作品风格展开丰富的联想,跟随自己的想象,去感受书法家的人格魅 力和书法风格的相互关系,把书法作品的鉴赏上升到对人品和精神的欣赏。教师 只需把作者的生平和经历稍加提示即可。小组 2 :萧翼赚兰亭师生共同总结:行

10、书的特点 小组3 :唐太宗与兰亭 师生共同总结:兰亭序对后世的以及行书的与推广 师生共同评价,并投票选出最佳剧本和表演。教师提出问题:兰亭序中有20 个 “之”字,请学生找出来并观察它们的写法有何不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进一步总结明确行书的用笔与章法特点等教师出示一些历代行书名家的代表作,并设问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其风格特点。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时明确指出: “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怎么能 唤醒沉睡的人? ” 日本教育家斋滕喜博称提问为 “教学的生命” 。有效的教学提 问可以指明学生的思考方向。并且在了解书法家艺术经历和艺术观点时通过故事 和视频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 的发言大胆可以看出给予他们的启发是深刻的。教师总结拓展课外实践活动:将兰亭序中相同的字剪出再帖到一起,然后欣赏 与临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