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三模拟考试练习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39818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初三模拟考试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初三模拟考试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初三模拟考试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初三模拟考试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初三模拟考试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初三模拟考试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初三模拟考试练习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藩(fn)篱 荒谬(ni) 瓦砾(l) 拂(f)晓 B.执著(zhu) 怯(qi)懦 栖(q)息 胚(p)胎 C.弓弦(xin) 庇(b)护 翘(qio)首 枯萎(wi) D.赡(shn)养 剖(po)析 提(d)防 憧(chn)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震撼 肯切 关怀备至 根深蒂固 B.陡峭 请帖 相辅相成 焕然一新 C.矫健 弥漫 名副其实 故弄弦虚 D.摩擦 报歉 屏气凝神 粗制滥造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 的要素呢? 摄影家用

2、相机记录了城市中那些即将 的痕迹。 陈贤妹救助小悦悦的动人事迹在互联网上被人们广为 。A必须 消逝 传颂 B必须 消失 传诵C必需 消失 传诵 D必需 消逝 传颂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7“江城子”是这首词的 ,“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 。(2 分)8请对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 分) 答: 9.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满井游记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

3、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10.解释下列句子中

4、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冻风时作 作:_于时冰皮始解 解: 而此地适与余近 适:_11.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C.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虽人有百手D.而此地适与余近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译文:_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译文:_ 13.请对第二段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 14.这篇游记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试结合文中的景物描写,简要分析。(3分) 答:_ _ 温 馨

5、 那夜失眠,倚床而坐,将台灯罩压得更低,吸一支烟,于万籁俱寂中细细筛我的人生,看有无温馨之蕊风干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学二三年级起,母亲便为全家的生活去离家很远的工地上班。每天早上天未亮便悄悄地起床走了,往往在将近晚上八点时才回到家里。若冬季,那时天已完全黑了。比我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都因天黑而害怕,我便冒着寒冷到小胡同口去迎母亲。从那儿可以望到马路。一眼望过去很远很远,不见车辆,不见行人。终于有一个人影出现,矮小,然而“肥胖”,那是身穿了工地上发的过膝的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矮小却穿了笨重铠甲的古代兵卒。断定那便是母亲。在路灯幽蓝清冽的光下,母亲那么快地走着。她知道小儿女们还饿着,等着她回家胡乱做口

6、吃的呢!于是边跑着迎上去,边叫:“妈!妈”如今回想起来,那远远望见的母亲的古怪身影,当时对我即是温馨。回想之际,觉得更是了。小学四年级暑假中的一天,跟同学们到近郊去玩,采回了一大捆狗尾草。采那么多狗尾草干什么呢?采时是并不想的。反正同学们采,自己也跟着采,还暗暗竞赛似的一定要比别的同学采得多,认为总归是收获。母亲正巧闲着,于是用那一大捆狗尾草为弟弟妹妹们编小动物。转眼编成一只狗,转眼编成一只虎,转眼编成一头牛她的儿女们属什么,她就先编什么。之后编成了十二生肖。再之后还编了大象、狮子和仙鹤、凤凰母亲每编成一种,我们便赞叹一阵。于是母亲一向忧愁的脸上,难得地浮现出了微笑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当时的微笑

7、,对我即是温馨。回想之际,觉得更是了。我小学五年级时,母亲仍上着班。但那时我已学会了做饭。从前的年代,百姓家的一顿饭极为简单,无非贴饼子和粥。晚饭通常只是粥。用高粱米或苞谷碴子煮粥,很费心费时的。怎么也得两个小时才能煮软。我每坐在炉前,借炉口映出的一小片火光,一边提防着粥别煮糊了,一边看小人书。即使厨房很黑了也不开灯,为的是省几度电钱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炉口映出的一小片火光,对我即是温馨。回想之际,觉得更是了。上了中学的我,于一个穷困的家庭而言,几乎已是全才了。抹墙,修火炕,砌炉子,样样活都拿得起,干得很是在行。几乎每一年春节前,都要将个破家里里外外粉刷一遍。今年墙上滚这一种图案,明年一定换一种

8、图案,年年不重样。冬天粉刷房子别提有多麻烦,再怎么注意,也还是会滴得到处都是粉浆点子。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撑不住盹,东倒西歪全睡了。只有我一个人不在细细地擦、擦、擦连地板都擦出清晰的木纹了。第二天一早,弟弟和妹妹们醒来,看看这儿,瞅瞅那儿,一切干干净净有条不紊,看得他们目瞪口呆如今想来,温馨在母亲和弟弟妹妹眼里,在我心里,他们眼里有种感动,我心里有种快乐。仿佛,感动是火苗,快乐是劈柴,于是家里温馨重重。参加工作了,将老父亲从哈尔滨接到北京。十几年的一间筒子楼宿舍,里里外外被老父亲收拾得一尘不染。后来父亲患了癌症,而我又不得不为厂里修改一部剧本。我将一张小小的桌子从阳台搬到了父亲床边,目光稍一转移,

9、就能看到父亲仰躺着的苍白的脸。而父亲微微一睁眼,就能看到我,和他对面养了十几条美丽金鱼的大鱼缸。这是父亲不能起床后我为他买的。十月的阳光照耀着我,照耀着父亲。他已知自己不久于世。然而只要我在身旁,他脸上必呈现着淡对生死的镇定和对儿子的信赖。一天下午一点多我突觉心慌极了,放下笔说:“爸,我得陪您躺一会儿。”尽管旁边备有我躺的钢丝床,我却紧挨着父亲躺了下去。并且,本能地握住了父亲的一只手。五六分钟后,我几乎睡着了,而父亲悄然而逝如今想来,当年那五六分钟,乃是我一生体会到的最大的温馨。感谢上苍,它启示我那么亲密地与老父亲躺在一起,并且握着父亲的手。我一再地回忆,不记得此前也曾和父亲那么亲密地躺在一起

10、过;更不记得此前曾在五六分钟内轻轻握着父亲的手不放过。真的感谢上苍啊,它使我们父子的诀别成了我内心里刻骨铭心的温馨后来我又一次将母亲接到了北京,而母亲正病着。邻居告诉我,每天我去上班,母亲必站在阳台上,脸贴着玻璃望我,直到无法望见为止。我不信,有天在外边抬头一看,老母亲果然在那样望我。母亲弥留之际,我企图嘴对着嘴,将她喉间的痰吸出来。母亲忽然苏醒了,以为她的儿子在吻别她。母亲的双手,一下子紧紧搂住了我的头。搂得那么紧那么紧。于是我将脸乖乖地偎向母亲的脸,闭上眼睛,任泪水默默地流。如今想来,当时我的心悲伤得都快要碎了。所以并没碎,是有温馨粘住了啊!在我的人生中,只记得母亲那么亲爱过我一次,在她的儿子快五十岁的时候。温馨,不是设计与布置的结果,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它储存在寻常人们所过的寻常的日子里,偶一闪现,转瞬即逝,融解在寻常日子的交替中。它虽融解在日子里了,却并没有消亡,而是在光阴和岁月中渐渐沉淀,等待我们不经意间又想起了它。18本文叙写了五件温馨的往事,请依次概括前三件事。(3分) 答: 19你认为本文中哪一件温馨的往事最感人,请说出理由。(3分) 答: 20文中三次写到“对我即是温馨。回想之际,觉得更是了。”,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