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听课心得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39227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武传》听课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武传》听课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武传》听课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传》听课心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厚积薄发梁淼 今天,华师一许丹玲老师的讲课,正式拉开了我们实习培训的帷幕,这一幕拉得精彩。苏武传这篇文章,我们之前都备过,但是要么是纯粹的知识点讲授,要么是一味求新求创意,前者让语文课堂变得鼓噪无聊沦为考试工具。后者想突破但不得要领,脱离文本的创新往往远离语文教学的实践,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真正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只取其一端,而是应该齐头并进。回顾许老师课,她以学生预习为前提,在此基础上以问答、诵读等方式解决了原本枯燥的背景知识介绍和文义理解问题。在背景这一环节中,许老师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值得我们学习,课本中一幅清代画家任伯年的“苏武牧羊图”她都考察过,相关的左传史记汉书的语言特色和

2、风格她都明确了解,由此可见,许老师在课下应该是下过苦工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优秀是慢慢积累出来的。在这里并不打算详细谈许老师的上课细节,因为我认为,只有在宏观把握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细节处理。坦白来讲,我认为一篇课文能讲成这样就很不错了,但是我上课时还是想睡觉,也许是天气原因,也许是下午没睡午觉,不过我认为正如许老师自己来说的课堂活动不充分,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没有完全带动,整个课堂还是教师按照自己的计划在稳步推进,造成些许压抑感。 在务实中出彩黄凌云苏武传在高中文言文课文中算是比较有难度的一篇,篇幅长,文言实词多,背景复杂,对学生学习和老师备课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上学期在教学竞赛第一

3、轮中,花了一周时间来备这篇课文,筱南老师说我们备的是生不如死,确实没有很夸张。一边听许丹玲老师讲课,一遍对照自己写的教案,得到很多启发。首先是教学目标的提法,许老师提出的目标更有针对性,如她在积累文言知识方面特别说到本篇文章实词多、虚词少,重点自然是实词的部分,并由此恰当的引申到汉书与史记的语言风格的差异。而我写的是“主动发现并掌握本课中大纲要求的重点文言字、词、句及相关的文言知识”。相比之下,我的非常笼统,可以用到任何一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中,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是废话。学习方法的部分,许老师言简意赅,诵读、归纳、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在听完整堂课后再返回来看,确实将这些方法贯穿到教学

4、全过程。我的问题在于不够简洁,几条方法之间有交集,显得含混。第二,许老师上课坚持的一条原则让我很受用,即先预习,再上课。尤其对类似苏武传这类的文章,如果没有课前的预习,上课的进度将会非常慢,严重影响课堂效率。预习是个好习惯,但是也要有好的检查方法,许老师是这样保证预习效果的,第一,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要明确、适量,给学生足够的完成时间;第二,检查方式要多样有趣。比如在检查苏武传的预习效果时,老师是开展了分组抢答得分的小活动,老师在PPT上展示问题,学生抢答,答对或补充正确的小组的一分。从心理学角度看,老师渲染了一个竞争的氛围,使学生不自觉的感受到来自別组的压力,在老师的鼓励与刺激下,自然会集中注

5、意力,开动脑筋抢答问题。许老师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所提问题的量与难度适中,既起到了检查的作用,也介绍了文学常识,更重要的是自然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本阅读。如“朗读第二段,回答匈奴内部哪些人想谋反”,再如“将一二段出现的人物分类,并描述出苏武出使的背景”。在落实每段重点字词部分,比较自己与许老师的处理方法,发现自己虽然是采用了让学生自己找,并抢答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很耗时间。老师直接问每段的重点字词意思,学生回答,这样既能字字落实,又提高了效率,而且为之后的人物赏析环节腾出时间。人物赏析的部分,老师也是中规中矩的两个对比,一是苏武自己“两死一活”的对比,二是两次劝降的对比。但是亮点在

6、于几个小细节的处理,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第一个是老师问到,为何写常惠“哭”而不写张胜“哭”(文中张胜比常惠重要)?通过思考与老师引导,这让我们在体会小人物的形象中更加明白班固语言简洁、耐人寻味、选材典型、剪裁得当的写法。第二就是对“凿地为坎”那一段的考证,很有意思,也传达给学生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让我很开心的是在最后的部分,我和许老师都问出了相同的一个问题:“做李陵还是苏武?”但是区别在于,许老师没有对苏武为何会有这种坚定是爱国精神作出解释,我觉得可以提一下。很多同学觉得作为华师一的老师,这样的讲法或许有些平淡,但是我认为,脚踏实地才是出彩的基石,讲课的目的不是炫耀自己,而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所以许老师的出彩之处就在于她的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