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回归生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39203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语文回归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语文回归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语文回归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语文回归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语文回归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语文回归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语文回归生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论文.小学语文 】 编号:标 题让语文回归生活-浅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姓 名 胡 博所属区县高陵县单 位高陵县通远镇火箭小学地 址高陵县通远镇火箭小学电 话15029758014手机15029758014邮编710200使用教材及出版社北师大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级第几册让语文回归生活 -浅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摘要】 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寻求的是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方法,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更有全面性和新颖性。本文主要围绕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将语文教学深入生活,让学生把语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的主导思想,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语

2、文和生活的结合,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成果。 【关键词】 语文,生活,运用,兴趣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我无意中在一本上看到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生动的体现出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确实语文和生活是不能分割而论的。树立生活语文观,就要求语文教学要以课堂语文教学为核心,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开放性语文课程体系,把语文学习过程辐射、延伸到学生的课堂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 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现如今,

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生活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旨意。比如:课文中一些人和事由于学生的时空距离的差距,学生认识的不全面,甚至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偏差。这时候,就要求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观看图片、视频等,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庐山的千姿百态、变幻万千,我收集了不同角度下庐山的图片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 阅读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新教材的编写有意识地把与学生贴近的生活内容编排进来,在学生的学习资源里有了自己的“生活”,对于渴望了解生活,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充满好奇的学生来

4、说,是一件欢心的事情。有了生活,就有了熟悉的事物和内容,抽象和理性的东西就在孩子的头脑中变得形象、生动和丰富起来。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去观察、去触摸,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去感知。学习原来,这儿是一片村庄这篇课文时,我动用了很多“关系”:比如让孩子去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记录他们口中家长的变化;还让孩子们查找电脑,找找深圳的资料、改革开放的资料;然后让学生采访身边的老革命等,去了解一些新旧中国的变化。由于孩子们已经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学习这篇课文中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时既轻松又容易,而且在拓展思维方面,很多孩子还能从航天、科技等方面说出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的推动作用,

5、课堂效果非常好。三、作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6、例如学习完三峡之秋这篇课文后,我布置了一篇习作校园之秋。随即我选用了一节课,让孩子们自己在校园中寻找眼中的秋天,然后记录、整理成作文,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很积极,热情高涨,最终交上来的作文也很成功。很多孩子从不同角度观察到了校园的秋景,有的写梧桐树,有的写花坛里的小草,也有的写秋菊把语文写作与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让孩子们找到了写作的素材,也培养了观察能力。四、 生活教学与语文学习的密切关系我们身边的环境日益新鲜,媒体日益丰富,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起来。走在大街上,处处可见精美的大条幅、图文并茂的灯箱广告等等,上面的汉字无一不是小学生或渴望识字的人的学习资源。当领着可爱的孩子逛街、散步时,你

7、可以随机教孩子学习这些生字;当坐在家里陪孩子看电视、读报纸的时候,也会有很多需要你适时教给孩子的文字;还有去商场、超市购物;去山南海北旅游;坐汽车、火车、轮船时处处都可以变成孩子学习的环境和识字资源。这样,慢慢地,孩子不但会扩大识字量,还会养成一个注意随时学习的习惯。五、 生活中积累、运用的重要性会积累一些优美的诗句,或是一些经典的格言,不等于就会用。,很多孩子只会用在考试填空默写中,或是检查背诵上。但是很少运用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方面。这样的语文学习,脱离了生活,毫无意义。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把学到的语文知识,熟练地运用于生活和其他领域里。那么,如何把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呢?这

8、还在于我们教师去很好的引导,从多方面设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回归生活,还语文学习的本来面目。“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陶行知的这种以适应社会前进需要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依然指明着前进的方向。它明确要求我们改变过去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使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让语文回归生活。【参考文献】卢盛夏;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2 吴文云;从语文生活化到生活语文化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实施与方向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1期 3 王琼;浅谈缩短语文与生活的距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02期 4 唐萍;语文生活化教学路径探析J;文学教育(上);2009年01期 5 王凤玲;建构语文教学与生活体验的绿色通道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