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宾县二中韩春福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391426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宾县二中韩春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宾县二中韩春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宾县二中韩春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宾县二中韩春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宾县二中韩春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宾县二中韩春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宾县二中韩春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宾县二中 韩春福经过十几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后,原以为一切教学过程驾轻就熟,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又把我推到了风头浪尖上,我又一次象学徒一样不断更新新理念、展开教育教学的再学习、探索教法新模式,使以前从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我,感到了压力。虽说从教的时间不长,也经过了诸多的改革,以前的各种改革,我都会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为什么我们培养创新拨尖型人才那么吃力?这些说明了什么?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教学改革我的感触颇多,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课程改革下,教师不只是一桶水 课改的全面推进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的新理念。首先从教材编排、内容的变

2、化上,它在编排上由浅入深,由现象到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要求降低了,但却增加了大量的探究类问题,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物理教学来中的科学探究可以说是一大特色,提倡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自我发现,但同样离不开教师的点拔指导,指导的方式、方法则直接影响到探究的成败,学习的质量,反过来对教师的指导能力、指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地方的成功教学经验,在2011年我随着学校组织的考察团,到山东的昌乐二中,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作为走在教学改革前沿的学校,我深切感到了课堂模式的巨大变化,在教师的点拔下,学生历经探究的各个环节,先自主学习再合

3、作探究,然后展示、点评,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兴趣高昂,学生思维高度发散,整个一堂课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生从中充分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自我发现的愉悦,而这种心情,成功的感觉将长久伴随着他们,乃至一生,我认为这正是物理学科教学的生命力之所在。我积极努力的践行这样的课堂标准。 同时我们应加强对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像物理这一科经常出现当前最热门的应用物理知识,如关于航空母舰的力学、电学、声学、光学、热学知识,需要教师时时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及时通过课上课下渗透,保证知识也能与时俱进;最近中国激光武器的研制成功,是提升学生爱国热情的催化剂,体现出物理知识是为所用服务的;随着首艘国产“海上不倒

4、翁”海巡船完成360度翻转试验,是不是也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进而引出关于稳定程度的影响因素。嫦娥号飞船的升空,又可以给物理学的出题增加了靓点,以前有人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具备一桶水,后来有人又进一步提出了教师应成为源头活水、长流水,观念的不断提升,最终强调了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不再是灌输式而应是合作式、探究式,倡导师生协作互动。而我们教师自身是在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本身就具有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同时我们的教学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而应联系实际,走向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关注了解科技前沿、科学技

5、术与社会的联系,以给学生书本以外更多的滋养。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回谈到军事问题和一些敏感的科技前沿问题的时候,学生都有听的出了神,每个人都想知道不为人知秘密,这就是人的猎奇心理,你想哪位同学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有点看家的武器。但先进的武器怎么来?正是无数的科技工作者,通过夜以继日的发奋努力,拼搏而来,这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需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为学生提供不断活用的资源。 二、实施新课程教师在教学上要不断创新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首先我们教师自身应在教学上不断创新。伴随着课程改革,我们会发现一些原来奉为经典的课型、教学案例,却与新课程的要求、标准相差甚远,很多东

6、西突然一下子好像失去了理论的支撑,必须推倒重来,其实,这是一种进步。正所谓“不破不立”,置身教改,我们应勇于丢弃传统教学中的不合理的成分,即使它曾经是经典的,这样才会使教改的步伐迈的更快一些,真正迎来新课改的成功。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十分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整体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和世界观的养成。因此,我们应不断更新教学的手段、方式和方法,使我们的教学脱离僵化的模式而变得富有生命力,传统的教学以应试为目的,片面追求大容量、高密度、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机械模仿的成分多,却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培养关注不够。新教材设置了内容丰富多彩的各种栏目,这也为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提供了一个很

7、好的平台,我深信“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课堂内容采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法才是最主要的。以电路的连接的探究为例,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我们通常是按顺序连接串联电路,并由教师总结串联电路的特点,接着再由教师连接并联电路,并由教师总结并联电路的特点,学生被动的接受,虽然能对比出他们的不同,但仍缺乏学生自己思维的过程,而通过新课程理论的理解,采用了如下的方案却取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准备两个小灯泡、电源、开关、若干导线,让一个学生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闭合开关,两个小灯泡发光,连接成功,教师再让学生连接一个不一样的电路,这样引起了学生的思考,经过观察,学生连出了另一种不同的电路,紧接着教师提出了另

8、外一个问题:这两个都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就努力观察,有的不一定想的出,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点拨,如果一个灯泡坏这样,另一个会怎么样呢?可拔下其中一个小灯泡,观察另一个的发光情况,学生观察到了不同,为什么不同呢?学生不难得出结论,由于相关结论是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的成果,他们印象很深刻,即使相隔较长时间,仍记忆犹新,效果很好。并且这样处理,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探究方法的培养上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创新应紧密联系教材的具体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寻求新的突破。创作往往是创新延伸的结果,平时身边能利用上的东西也许是很好的教学工具,

9、在初二物理教学“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节中我对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进行了创新,我先用一个扬声器发声,用话筒接收,并播放出来,这说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再把扬声器和话筒同时放在大注射器中,迅速下拉活塞,可明显的听到声音的减弱,由此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接着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丰富的知识又是思想火花的源泉,在初三家庭用电这一节课中,有一个内容是高压电弧触电,大家都知道,真是高压电弧触电,谁都性命难保,人不可能实际去体验。有没有一个亲自体验的方法呢?于是我找来了一个废弃的气体电子打火机,卸下高压点火装置,让放电端对准自己的一个手指且离一段距离,按下装置,于是在放电端和手指之间出现一道

10、亮光,这就是电弧,同学亲自看到了,也感到了不接触也能触电呀。再找一个男同学(老师演示是消除他的恐惧心理)再试一次,这样做不但再一次加深了大家对电弧的印象,又可以从这位同学的口里知道触电的感觉,真可谓一举二得。什么易拉罐做小孔成像照像机,做氢气爆炸的模拟实验装置,用兆欧表模拟触电的感觉,都让学生能通过安全性直观性极好的小实验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新课程要求我们破除学科本位的思想,物理教学中应注重科学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如在前几天,有个学生提出了我们农村经常出现的烧火时打戗的问题,当然这是平时注意观察的结果,对于这个现象它是和化学联系在一起的,我从理化结合的角度给了他科学的解释,使他不但知道打戗原理而

11、且知道了经常出现的矿井瓦斯爆炸的原因,从而能科学的预防,这就是所谓的学为所用,这也激发了他更加去留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同时增加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眼睛与眼镜,声的利用等内容时,我们就可以与生物学、仿生学建立有机的联系,如电子蛙眼,声纳就是仿生学的结晶。教学创新同时应突出学科特点,物理教学应注重过程和方法,注重实验的创新,如自制教具、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并且应联系社会,如可以到变电所去参观,看看高压输电过程。渗透STS观念,让学生走进生产生活实际中去。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动脑子,大胆创新,不断更新教学,定会起到变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的作用。 三、实施新课程教师要善待学生,正确评价

12、学生。 初中物理教育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上,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正体现出了科学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教育给予人的终极关怀。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个性特征各不相同,这就决定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以成绩论好坏,要不特长怎么是现在个人档案的一项呢。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也作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倡导互动式的教学,实施新课程教学就需要我们从高高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与学生开展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充分的了解学生、正确的评价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当我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

13、生一起去探究问题时,同学们总是热情高涨,面对一个问题,往往各种奇思妙想纷至沓来,让我真正感受到学生具有无穷的潜力,我们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希望受到重视,渴望成功,在老师的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注视下的学生是最自信的,也最容易获得成功,所以我们必须善待学生,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不能横加指责,而应帮助他,找出问题所在,可能有智力原因造成的,也会有心理原因造成的,须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我们班的一名学生叫赵永华,她的智力就是一般的水平,但她很努力,记得有一次我给同学们十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畅谈怎么提高自己的成绩,当轮到她谈时,她说我真的好想学习,好想学好,可我学了有时

14、就是学不会。我爸爸说了如果考不上,就不让我念了。她停顿了一下,说到她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班里的经常在一起的两个同学都考上了,要背着书包上学去,而她没考上,她就哭了,说到这,她情绪也非常激动,哭了。有的同学也跟着泣不成声了。我也鼻子一酸,随后就跟同学说,我说虽然赵永华学习不是咱们班最优秀的,但她的精神绝对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如果大家都有了她这种学习精神,就永远不会被落在后面的,大家也深深的被感染了。通过我们对学生闪光点的发现,可以给予他们自信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更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地进行学生评价体系的重建工作,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考试成绩与日常教学过程相结合,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工作更具针对性,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点粗浅的体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会不断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