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383785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七:练习九教学内容教科书P9899,想想做做18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数的组成,数位及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有进一步的认识2、结合实际或统计数目,正确读写大数目,并能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实际事物的统计数量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大数目的价值,发展数感。教学重点读数、写数、求近似数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数位顺序、数的组成练习。1、揭示课题并板书。指名说数位顺序表,同桌互相说数位顺序表2、做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后交流,回顾数级数位名称、数位顺序、计数单位及进率等方面的知识,复习“十进制计数法”。3、做第2题。可借助计数器

2、或数位顺序表,帮助学生进行研究与探究。可让学生模仿题目同桌两人互相提问解答。本课练习可以逐题顺次进行练习,也可按内容分成四组,逐组练习。练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还应采取一定的形式帮助学生以已学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整理。第1题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第2题应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大数目的认识。二、写数练习做第3题。除了复习写数的方法外,还要让学生结合场景读一读图中的文字,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第35题在写数和读数时应突出按四位一级分级进行,以利于学生掌握规律,提高三、读数练习、改写练习做45题第4题多位数应怎样读?这些数的最高位分别是哪一位?将这些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后,这些

3、水果产量的单位是什么?第5题读、写能力。之后还可组织学生观察各年份全球人口的统计数,感受到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指名读题,明确题意巡视学生改写情况,组织交流看到这些人口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四、近似数练习第6题集体讲评,提问判断的理由。怎样写一个数的近似数?第7题指名板演,集体评议。近似数用什么符号连接?第8题 指名板演,集体评议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独立做题再进行有效交流。78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发展数感。四、课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进一步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相应知识网络。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课题一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10

4、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2、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CAI课件 学生自带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电脑出示照片,了解计算器在生活中的运用。2、 揭示课题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1.认识计算器。(1)小组合作学习。讨

5、论题目: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如怎样开机、关机)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哪些不同点?(2)全班交流,达成共识常用的计算器有很多种,它们一般都是由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组成的。(通过几个小组的介绍,使学生明确计算器常用按键的作用)2.尝试使用。(1)学习例题出示书上例题:3827 3018要求:现独立计算,再在纸上验算,看用计算器算得是否正确。(2)学习两步计算式题380+192+43 8166827提问:这两题的运算顺序相同吗?让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正得数讨论:你认为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应注意什么问题?“试一试”让学生尝试做题,记下得数,共同订正。三、设计游戏,熟练使用1,看谁做

6、得又快又对.做”想想做做”第1,2题.独立做题,课件显示得数,共同订正.2,游戏.(1) 说明游戏规则:在1到9之间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想在心里,把这个数字在计算器上按9次.如:我喜欢2,就在计算器上按9个2.然后用这个九位数除以123456789.你只要告诉我结果是多少,我就可以猜出你喜欢的数字是几2(2) 学生算,老师猜.(3) 学生猜,谁会猜了就到上面来,你请同学报结果,再来猜.(4) 揭示规律:发现规律了吗?(5) 小结:刚才的游戏好玩?要是没有计算器,这个游戏还能玩得这么顺利吗?计算器的用途可大了,除了今天课上学到的一点,还有好多.课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学,课后怎么学呢?你有办法吗?3

7、.探索规律.出示1111111111111111.(课件出示)你有办法算出结果吗?试试看.(1) 学生算.(2) 汇报结果,教师提出质疑:一道题应该只有一个正确的结果呀,怎么计算器会显示的不一样呢?然后教师说明错误的原因.(3) 讨论:能不能想办法找出结果呢?(小组商量)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探索这题的结果.先计算这题的结果,找一找有什么规律,再直接填出最后一题横线的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4)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最后一题的结果是多少?四、追根溯源,了解历史.计算器就是人们为了计算方便而发明的一

8、种计算工具.它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几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算盘,现在人们普遍使用计算器.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能进行复杂的计算.五.整体回顾,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困惑?计算器是学生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在这个环节中,通过简单交流的方式勾起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强烈愿望。有趣的游戏既熟练了学生对计算器的操作使用,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到计算器在学习生活中的用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法的交流,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计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

9、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先出示1111111111111111,让学生在运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形成矛盾的冲突,引起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激发探索欲望,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办法,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来探索结果.这样安排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图文声话结合的计算工具发展史介绍,形象生动,既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又激发起学生对计算器甚至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的探索兴趣.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你知道吗”,并让学生操作,了解计算器上其它的功能键,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计算器功能和使用计算器的兴趣。课题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它的基本功能,

10、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学重点:1、学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2、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意图一、 复习铺垫,激趣导入1.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324+418 2600-1284 16518281668 784+365-493 343725175(1)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2)

11、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操作方法.提问:第5,6两题为什么可以连续按键计算?2. 揭示这节课学习内容:继续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 教学例题。(1) 出示例题(2) 按运算顺序操作 提问:这道题含有哪两则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能不能像做上面两道题那样从左往右连续按键计算呢?想一想该怎样操作呢? 小组讨论怎样操作 指名汇报操作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操作方法。(3) 用科学计算器按书写顺序操作。 有些科学计算器能识别运算顺序,可以根据算式的书写的顺序直接按键。(括号也可以直接输入)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器上有没有括号键(,) 如果一些学生使用的是科学计算器,就把学生重新分组,使

12、每组至少有一个科学计算器,然后在小组内尝试操作计算。2 教学“试一试”(1) 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道题各含有哪两则运算?你能具体的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吗?你认为这两题可不可以连续按键操作?(2)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3) 集体订正。3 总结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的方法。思考:用一般计算器计算例题和试一试的两道题,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应该怎样操作?现在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三组织练习,运用拓展1 做“想想做做”第1题(1)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2) 集体订正(3) 思考:哪几题你是连续按键计算的?第3行的两道题能不能连续按键计算?如果连续按键,说一说你的运

13、算顺序.并说一说这样运算的根据.2 做“想想做做”第2题(1) 学生分组练习,求出平均身高.(2) 在学生求出平均身高.后,引导学生讨论: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如果有必要,可以借助计算器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3 做“想想做做”第3题(1) 思考:“142857”这个数,有什么有趣的特点?(2) 学生分组计算。(3) 分组讨论:观察各题你有什么发现?4 做“想想做做”第4题(1) 学生独立练习(2) 集体订正(3) 思考:做这道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5 组织学生阅读“你知道吗”(1) 让学生自己阅读(2) 思考: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能使用改错键进行一次操作吗?(3) 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探

14、索其他键的功能。四课堂总结,个人评价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怎样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新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尝试计算,经历了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的全过程,再通过例题和“试一试”的题目计算方法的比较,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并掌握了计算两步式题的操作过程和方法。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获得有趣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计算结果,探索并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体验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的成功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你知道吗”,并让学生尝试操作,了解计算器上的其他功能键,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计算器功能和使用计算器的兴趣。课题三练习十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2、借助计算器计算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 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简单数表中有关数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