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381294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项目实施计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项目实施计划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目 录第一章*扶贫爱心助学工程实施方案31.1 工程名称31.2 建立时间31.3工程背景31.4、建立目标5总体工作目标51.4.2 2016年度工作目标落实目标3000亩61.5、工作原则71.6 组织实施方式71.7 工程建立进度安排81.8 投资预算91.8.1 自建3000亩投资预算:91.8.2 扶持贫困户、贫困村7000亩投资预算:101.8.3其他费用投资预算10第二章*扶贫爱心助学专项基金概况112.1 基金的缘起112.2 基金的理念122.3 基金的职责122.4基金的意义132.4.1 对社会开展13、对精准扶贫工程13对贫困学生及其家

2、庭13、对爱心企业和人士132.5 专项基金的用途142.5.1 用于贫困学生142.5.2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经费142.6 业务的*围14第三章专项基金章程16第四章*扶贫基地众筹募集认领基地方案24第五章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简介26附件1 国家民政部法人登记证28附件2 民政部批复29第一章 *扶贫爱心助学工程实施方案1.1 工程名称 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工程1.2 建立时间 2016年3月2021年3月1.3工程背景杂交*是中国林业科学院的专家利用传统杂交育种方式,通过太空搭载育种,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具有抗逆性多用途速生树种,耐干旱、耐贫瘠、抗

3、盐碱性强,属丰产型树种,当年种植即可砍伐,且次年萌生,可年收割屡次。在荒山、荒地上种上一亩“太空杂交*,采集树皮、树干、树叶出售,一年收益24003000元,这样的稳定的收益能持续20多年;1万亩*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种植实验基地,每年可以产生2400万3000万的经济收入,扣除土地租赁、基地管护、管理税收等费用,年平均产生2000万以上的纯利润,用于乡村教育事业。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2015年初,国务院扶贫办将*扶贫工程列入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把*扶贫助学与陶行知乡村教育理念相结合,探索杂交*综合利用和*产业化扶贫开

4、展新途径,可以长期稳定地为精准扶贫与乡村教育事业提供大量的办学和助学资金,又促进了贫困县贫困生态环境改善和当地的贫困群众的脱贫增收,为国家级贫困县扶贫攻坚伟大事业注入新活力。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扶贫乡村教育专项基金,旨在搭建一个在十大精准扶贫模式下,新型高效的乡村教育的实验平台,将有效地把*扶贫与乡村教育模式相融合,吸引和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以*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实验模式,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产业中,实现*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专项基金资本化、产业化、规模化,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精准化、科学性、长效性。为此,在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的领导下,*扶贫乡村教育专项基金管委会的具体实施方案,首先将组织构建

5、“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希望能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回乡创业青年和贫困学生,首期募集5000万*精准扶贫乡村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建立1万亩*精准扶贫乡村教育种植实验基地,通过*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和*产业化建立,在之后的20多年内,每年可以稳定地产生2000万以上的经济效益,这样,专项基金一方面每年有2000万以上办学资金的输血注入,用于帮助贫困县的贫困学生来圆自己的求学梦职业梦,另一方面,绿化了贫困县的边际土地,促进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万亩*种植实验基地的产业化开展,可以有效地带动、帮扶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使其迅速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1.4、建立目标1.4.

6、1总体工作目标根据工程实施区域的贫困村、贫困户规模与分布,结合各省市贫困县的社会经济状况、土地资源和植被构造、交通运输条件等根本条件,根据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和各省市扶贫办的总体规划,具体部署、实施和要求。方案在十三五期间,即2016至2020年度,采取以下三种方式相结合,落实1万亩*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建立任务。1、3年内,工程实施区内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年帮扶建立1000亩以上*精准扶贫实验基地,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在实施区域的贫困村当中筛选符合*精准扶贫实验基地建立条件的建档贫困户100户,免费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效劳,统一产品回购,帮扶每户建立10亩以上的*精准扶贫

7、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确保每户年收入超过万元,方案落实3000亩。二、本着群众自愿的原则,鼓励工程区内的一般农户自建杂交*种植实验基地,协助当地扶贫机构与组织,提供种苗贷款、技术支持和产品回购等相关的政策与效劳,方案落实1000亩。三、在实施区域的贫困村社区,规模化建立2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种植实验基地,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村、省首批美好乡村重点示*村和省级美好乡村建立村可以优先申请建立村集体的*扶贫种植实验基地,帮助村社区在20至25年内,稳定实现集体经济年均收入20万元左右,方案落实3000亩。四、利用工程实施区域内,选择集中连片的荒滩、沙丘和岗坡地,实施土地流转,由陶行知教育基金

8、会专项基金投资建立10个300亩以上规模的标准化*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种植实验基地,为慈善捐助企业和社会慈善捐助各界集中建立*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爱心实验林,充分发挥示*基地在工程实施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表率示*作用,以全面实现*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目标,方案落实3000亩。1.4.2 2016年度工作目标落实目标3000亩1、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2016年度在工程实施区贫困县的5个乡镇各选择1个试点贫困村,在试点贫困村的根底上,每村10户,共计选择50户贫困户,重点扶持每户建立10亩*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方案落实500亩。2、本着自愿的原则,鼓励扶持一般农户建立10亩以

9、上*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方案落实500亩。3、2016年方案在工程实施区域内的行政村、居委会,特别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省首批美好乡村重点示*村和省级美好乡村建立村可以申请建立村集体的*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每村居委会拟建立200亩左右的*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每村居委会投入建立资金约100万元,在20至25年内,每个基地持续实现*扶贫村集体收入,年均40万元左右,方案落实1000亩。4、积极有序推进,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的自建规模200亩以上的杂交*种植实验基地,方案落实1000亩。1.5、工作原则在实施*扶贫助学试点工程过程中要坚持六个原则,即:1、坚持

10、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政策扶持、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2、坚持先贫困户,后一般户,再行政村的原则;3、坚持群众自愿、符合条件,宣传到位、程序到位,不强迫、可调节的原则;4、坚持严格执行政策,合理分配收益,确保贫困户利益的原则;5、坚持公开招投标,确保公平公正和质量平安长效的原则;6、坚持统筹规划、严加监管的原则。1.6 组织实施方式各县区成立陶行知*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的试点工程领导小组,各乡镇均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加强*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种植实验基地试点工程的组织领导,并将*扶贫助学工程作为乡镇和县直单位扶贫开发工作考评和县直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县直有关部门及乡镇职责:县

11、区发改委负责做好协调工程备案、基地建立土地指标和相关配套政策资金的争取等工作;县扶贫办负责到户含贫困户和一般户的工程组织实施工作以及相关政策资金争取工作;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负责村集体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县财政局、金融办负责工程配套资金的筹措、整合等效劳工作;县招标采购管理局负责工程招投标组织实施工作及技术第三方有关专家确定工作;县民政局、县残联配合做好贫困生实施帮扶对象审核工作;县林业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为种植实验基地建立提供工程用地报批、环保、林权等相关效劳工作;工程实施单位负责基地规划,土地流转、根底建立、种苗选购、种植方案、日常管护、技术培训、设备购置以及工程备案等工作;乡镇负责配合做

12、好村集体*扶贫助学种植实验基地建立工程,以及*扶贫助学贫困生的筛选、配套资金筹措与收取、帮扶对象确定、帮扶措施落实、施工协调等工作。1.7 工程建立进度安排1、试点方案编制、试验阶段2016年5月底前:由发改委牵头,扶贫办参与,组织完成*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试点基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于5月5日前将初稿上报到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省市扶贫办,5月15日前上报正式稿。2、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成立县级*扶贫乡村教育工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县发动会议,部署工作任务;乡镇、村分别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各相关牵头负责部门组织做好政策宣传和调查摸底等工作。3、建立资金安排与设备采购2016年

13、6月2016年12月:由县招投标采购管理局发布招投标公告,2016年12月底前完成*采摘与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的采购,确定中标企业,签订安装、供货合同。同时县财政局、金融办等相关责任部门及各乡镇、村根据要求做到配套资金筹措到位。4、建立竣工2018年6月底前:农户自建的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种植实验基地要选择条件较好的地区,先行试点实验,发挥带动示*效益,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建立任务。2018年6月30日前,各实施单位按时完成种植实验基地全部建立工程,专项基金会负责及时组织技术培训,签订产品保购合同,完善后期专业效劳队伍。6、工程验收2018年12月底前:各相关牵头部门组织技术第三方、监察、审计、财

14、政、扶贫办、林业等单位对*扶贫工程进展全面评估,开展工程验收和技术验收,出具工程评估及验收报告。1.8 投资预算1.8.1 自建3000亩投资预算:1、 土地租金,3000亩500元/亩年150万元。2、 土地开垦整理费,3000亩2500元/亩750万元。3、种苗费,1000株/亩3000亩3元/株900万元。4、肥料费,3000亩300元/亩年90万元。5、农药费 3000亩50元/亩年15万元。6、 管理维护费:3000亩500元/亩年150万元。合计:2055万元。1.8.2 扶持贫困户、贫困村7000亩投资预算:种苗费,1000株/亩7000亩3元/株2100万元。两项共计:2055

15、万元+2100万元=4155万元其他费用:845万元。投资总额:5000万元1.8.3其他费用投资预算工程其他预算为845万元,其中包括基地的农机投资费用、根底建立费用、设计工程监理及技术咨询等效劳费用和其他不可预见费用。第二章 *扶贫爱心助学专项基金概况2.1 基金的缘起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精准扶贫乡村教育专项基金,是由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于2016年正式批准设立的教育扶贫型专项基金。拟邀请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慈善总会、局部地市慈善协会、扶贫办、宣传部等共同参与,立志于开展中国的乡村教育事业的专项基金。*扶贫乡村教育专项基金,尊崇陶行知先生乡村教育思想,运用教育扶贫的新思路,全媒体信息平台的新技术,探索以*产业化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新模式,通过在国家级贫困县与贫困区建立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种植实验基地,用*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实验基地每年产生的显著的经济效益,25年内持续输入专项办学基金,资助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