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创新规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837646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创新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创新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创新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创新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创新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创新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创新规划(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优规划1.总则1.1工程概况1.1.1工程范围成都至川主寺(黄胜关)试验段位于四川省境内,起于成都青白江站,经茂县到川主寺(黄胜关站),正线全长275.8km,隧道18座,175.914km。我标起讫里程D8K131+360D8K149+550(YD8K131+508YD8K148+753)全长18.19km,本标主要包括两座隧道、一座桥,即茂县隧道3803m(茂县隧道全长9913m,本标承担出口段3803m,其余由7标承担)、核桃沟大桥171.209m、榴桐寨隧道14214m(榴桐寨隧道全长16262m,本标承担进口段14214m,其余由9标承担)。1.1.2工程地质1.1.2.1地形地貌

2、本标段线路属剥蚀深切割高中山峡谷地貌,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较大,地表高程15753255m。地表自然坡度1565,局部陡峭,沟谷纵横,地形复杂,植被较差。1.1.2.2气象特征本标段所在区域位于四川省北部,地形高差大,区域跨度大,气候由四川盆地湿热气候带的温暖湿润向暖温带、温带、寒温带、高山寒冷带气候的川西高原季风气候区过渡。年平均气温616.3,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在31.336.7,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5.3-21.1。年平均降水量484.11215.1mm。1.1.2.3水文地质(1)地表水地表水主要为岷江汇水、沟水,属岷江水系,茂县隧道出口地表水汇入洞口附近沟内,同其它各沟水最终汇入岷江,

3、区域内斜坡陡峻,大气降水以地表径流排泄为主,小部分沿基岩节理裂隙下渗成为地下水。(2)地下水地下水以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岩溶水为主。区内裂隙发育,基岩裂隙水较丰富。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同时也向河流排泄。1.2编制说明全面贯彻响应成兰铁路建设指挥部及中铁十二局集团公司要求,采取先进、科学、成熟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为原则,按期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创建优质工程,特编制了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的工程质量创优规划。本规划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原则,以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自控,确保工程质量为

4、目标,强化质量控制手段和过程控制措施,突出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健全质量责任追究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不留死角。要求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指南、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等文件进行作业,按验标要求进行检验,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1.3编制依据(1)国家和铁路总公司有关铁路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法规;(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创优规划编制指南等相关标准及规范;(3)现行国家及铁路总公司相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各类标准、规程等;(4)成兰铁路设计文件、图纸等资料;(5)施工现场踏勘获得的资料

5、;(6)成兰铁路建设指挥部有关工程的文件、通知和会议纪要;(7)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创建优质工程的相关通知。1.4适用范围本创优规划适用于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所管辖范围内所有工程。2.工程创优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2.1工程质量创优目标总目标:实现“五确保,两杜绝,一争创”,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施工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符合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确保单位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达到省部级优质工程标准;确保工程优良兑现率85以上;确保在质量信誉评价中名列前茅;杜绝工程质量较大及以上事故;杜绝发生严重的质量不良行为影响企业

6、信誉。争创国优、省部级、总公司级优质工程及集团公司级优质工程。1、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2、各类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合格率100%。3、各类检测资料齐全,砂浆、砼试件强度合格率100%。4、对完工的桩基、桥涵浆砌片石及混凝土圬工、钢构件等的质量自检检测率必须达到100%。5、杜绝质量事故,消除质量隐患,严格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2.2树立质量意识、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广大施工人员学习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有关法规,从思想上不断提高质量意识,让广大施工人员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使人人重视质量;同时,按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及有关规程,认真研究、制定施工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方案

7、,落实施工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质量“三检制”、质量岗位责任制,施工中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施工。2.3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质量与进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将辩证地处理这一矛盾的统一体。在任何情况下,质量决定一切,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因此,当质量与进度矛盾时,进度必需服从质量,做到处处质量第一,坚决抛弃重进度轻质量的观念。2.4创优规划领导小组及职责2.4.1创优规划领导小组组 长:武明静副组长:乔爱清 石红吉 闫志刚 汪洋 伏俊峰 牛君辉组 员:曹俊发 张恒荣 郑经验 张全钦 邵东旭 杨卫 陈铁华 付国宏 张振国 王志存 闫俊清 张华 李宏晋 束仁政 齐才伟 雷海鹏 刘连生 郑涛 靳少伟

8、乔广红 李保 曾瑞 常永杰 严小明 王小光 杨文斌2.4.2领导小组职责创优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创优的组织领导工作,传达上级及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检查、督促、实施情况,协调处理创优工作中的问题,开展工程质量评奖,各专业队也成立相应的工程创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优规划的实施,制定工程创优的施工措施和重点项目,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指挥长:是整个工程创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按本办法将工程创优目标层层分解,建立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具体落实到每个责任人;组织制定奖惩制度和考核措施,并定期进行考核。在整个项目内部形成良好的创优氛围,定期组织检查,发现有不利于创优的因素及时纠正。副指挥长:是整个创优工作

9、的直接责任人,有效合理地调配资源,保证各项计划的实现;组织创优竞赛,定期组织对各作业班组施工的检验批、分项工程进行检查、评比,并将结果张榜公布,同时报指挥长进行奖惩;负责填写施工日志,按施工不同阶段对质量有特色的部分进行拍照和摄像,并将有关素材交资料员妥善保存。总工程师:是整个创优工作的重要责任人,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编制工程创优的详细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根据工程特点划分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子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并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的质量要求进行详细交底;组织成立QC小组,对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关键点实施攻关,解决问题

10、,保证创优;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中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用科技来提高工程质量;定期组织对已形成的工程资料进行检查、分析、讲评,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纠正。安质部部长:是整个工程创优工作的重要责任人,负责做好检验批、分项工程的专检工作。在日常的巡检过程中,做好重点、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并对质量通病的预防实施监督;在班组自检、互检合格的基础上,负责会同有关人员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进行质量验收,收集积累质量抽检、送检及验收文件资料。工程部部长:组织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督促

11、;及时做好工程的隐蔽验收记录、工程技术复核记录、图纸变更记录,并及时将完成的资料交资料员保存。物资设备管理部部长:负责保证全部进场材料设备皆为合格品(包括雇主提供的材料),并及时收集材料设备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资料原件,分类交资料员保存;进场的外委加工的材料、半成品,若有要求进行复试的,按时按要求进行试验,按标准进行见证取样并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保证检验结论为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对未经复试的材料必须挂牌标识。相关业务人员:负责将相关的工程资料及时收集,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理、汇总;认真对照规范及相关文件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及时剔出,由项目总工处理。2.5质量创优工作程序为保证

12、创优规划的实施,更好地开展质量工作,项目部及工区对关键工序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制定现场施工标准,将各工序质量、施工工艺、具体要求细化列表下发至作业队。以便工班按质量标准开展自检,不断提高施工质量。质检人员按质量标准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产品出现。创优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创优目标制定创优实施计划物质采购供应把关细化生产管理全员培训提高生产操作工艺强化产品验收标准达到创优目标创优工作程序图3.质量保证措施3.1机械设备管理(1)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前要对机械的品质和外观质量进行检查。(2)机械设备进场时进行调试合格后要及时索取机械设备相关的资料。(3)对有关于计量方面的机具设备进场后必须送至相关的计量

13、仪器检测部门进行鉴定,合格后方可在现场使用。(4)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在施工中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5)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确认合格者发给操作证,持证上岗。3.2材料的进场管理(1)工程所用主要原材料必须按照业主下发文件所规定的范围来选定厂家,必须验证厂家的资质证明材料并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监理,会同监理对厂家的生产规模、供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经批复后方可进场使用。(2)审核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的出厂证明、出厂批号、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拒绝进入施工现场。(3)进场材料经外观检验合格后填写材料进出场检验记录,需

14、要进行复试的材料,试验室按照取样频率进行取样送检。(4)指挥部技术和质量部门负责原材的可追溯性。需要追溯的材料包括:钢筋、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预拌混凝土及其它有追溯要求的材料,其可追溯性反映在标识内容中,通过各种记录、签字、盖章、实物标识牌等追溯原材料的来源、时间期限、质量要求、使用部位等。3.3施工过程控制(1)实行首件验收制度为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强化质量检查程序,从根本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章、有序、有效地实施,向业主交付满意的工程,工程开工之初确定了首件验收制度的实施办法。首件验收制度是对工程质量管理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旨在以首件样本的标准,在分

15、项工程的每一个检验批的施工过程中得以推广,认真落实质量控制程序,标准工序检查和中间验收,统一操作规范和工作原则,从而带动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高标准,以分项工程优质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优质。对验收指标不达标的分项首件坚决返工,经评审达标的分项首件工程,现场指出大面积施工还应注意的事项,并批准展开大面积施工。(2)认真落实三检制度 工序质量是基础,它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要控制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首先要控制工序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具体做法如下:在每一项工序施工完后均需由班组对所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如符合质量验收规范要求。上下工序施工班组进行互检,对互检中发现的问题上下工序班组应认真及时地予以解决。上下工序班组通过互检认为符合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在双方填写交接检记录,经班组长签字认可后,上报值班技术人员。由项目质量工程师组织专业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质量分析会及例会制度 施工过程中对质量问题或缺陷或不合格,均应找出根源,制定整改措施。针对施工中具体的质量问题及时召开专业人员参加的质量分析会是找根源的最好办法。指挥部每周一、三、五召开生产例会,指挥长把质量讲评放在例会的重要议程上,除布置生产任务外,还要对近两天工地质量动态作一全面的总结,指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