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九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37575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九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第九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第九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第九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九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九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第九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学校: 授课教师: 年 月 日课 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 型新授课课 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3、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背诵课文,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难点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突破重点难点设想通过多读、细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感悟,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加以突破。教学媒

2、体小黑板、录音机等。教 师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预 设学生活动预设第一课时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一)导入新课。你最喜欢的比喻句是什么?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有位诗人叫孙友田,他曾把大自然比喻成课本。你想知道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呢是课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板书课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二)初读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自读情况,学习生字。(1)读准字音。“敞”是后鼻音。“芬”、“限”、“锦”是前鼻音。(2)认清字形。“敞”、“限”、“锦”是左右结构。“芬”“昏”是上下结构。(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3、。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4、理清课文脉络。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课文的结构特点,你能把课文分成三段吗?第一段:(第1节)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一段:(第2-5节)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第一段:(第6节)呼应开头,总结全文。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三)质疑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吗?(四)梳理问题。(1)“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2)诗人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大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3)这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指名说。明确学习内容。齐读课题读、思读准字音认清

4、生字字形。描红临写生字。指名交流。分段归纳段意。质疑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1、自读课文,走进文本。你能提出问题真棒,你还能解决问题吗?请围绕以上问题自主学习课文,看谁学懂的最多。2、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课文。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交流信息,细读课文。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一)师生交流第一个问题。1、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1)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2)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3)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4)请听一听他们心中的声音。(5)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

5、年的豪情!(6)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2、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大自然如此绚丽神奇,多姿多彩,只有接触大自然,不畏艰险地参与探索大自然,才能有所得,才会感受到早晨天空云锦的明媚,黄昏清风带来的愉快。我们一定要走进大自然,打开大自然。3、指导朗读。(1)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些句子呢?谁来试一试?(2)评价朗读情况。总结:学生朗读时语调要热烈、高昂、欢快,要蕴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感情。2、教师总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前进”,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我们一定要响应祖国

6、的号召,去打开绿色的大自然。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1、书写生字。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3、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总结。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打开大自然的方法了,作者到底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课本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二)师生交流第二个问题。1、我们读课本,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是什么? 2、汇报交流。总结:大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三)师生交流第三个问题。1、老师结合板书小结全文,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节和第六节。(1)这是祖国的号召,这是祖国的期

7、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第一节和第六节,男生读第一节,女生读第二节。(2)指导朗读。朗读时语调可以热烈些、高昂些。(3)从这两节你体会到什么表达方法?总结:第六节呼应开头,课文通过开头、结尾的反复,使诗歌完整紧凑,令人回味无穷。2、拟人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我们在读一些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文章中的动物、花草会说话,或者有些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却用在了动物、花草或山水上。这些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样,但我们又不觉得那些词语、那些句子用错了,反而会觉得这些句子很有趣。这是为什么?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叫做拟人。文中那些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一找。交流汇报。交流重点句

8、子。畅所欲言。指名朗读相互评一评。静听感悟。书写生字畅所欲言反思总结思考讨论。汇报交流。练习朗读。朗读练习。领悟表达方 法。 读一读、找一找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1、比一比,再组词。芬( ) 溢( ) 禁( ) 昏( )纷( ) 益( ) 襟( ) 婚( )2、缩写句子。(1)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2)一缕柔和的阳光射穿黎明前的薄雾。 3、照样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例如: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小鸟说: 野花说: 4、同桌出题交换做。5、再次质疑,领悟感情。除了课文中的内容外,关于香港你还想了解些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到学校图书室,到网络中去查找资料解决吧!独立完成交流反馈同桌出题交换做。再次质疑板书设计: 打开方法:闻、看、画、听、登、走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