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2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375524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2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2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2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2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2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2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2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课型:预习+展示 时间: (星期 ) 学生学案教师导案一、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4页例5、例6。二、学习目标: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三、学习重点:能灵活掌握分数简便计算的方法。四、学法指导:牢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是学习本课知识的前提,其次是一定要仔细观察算式特点,选择适合的简算方法。五、知识链接:1、在整数乘法的运算中,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2、简便计算。2574 0.36101六、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大胆猜测: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乘法?2、自学第14页例5、例6并补充完整。看有什么发现。在整

2、数乘法中,我知道乘法交换律:ab= 乘法结合律:(ab)c=乘法分配律:(ab)c=可以进行简便计算。3、,先独立计算,再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4、尝试计算,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二)探究学习1、在或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或符号,并说明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25= ()(2)254=+(3)54(- )=2、独立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比比谁的方法好。七、当堂检测:教材练习三的第1题。(提示:仔细观察,再选择简便算法。)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

3、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和认真仔细的计算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二、教学重点:能灵活掌握分数简便计算的方法。三、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在整数乘法的运算中,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学生口头汇报。2、请学生进行简便计算。2574 0.36101(二)探究新知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乘法?教师暂时不做肯定或否定。2、验证学习。(1)自学第14页例5并补充完整,说说自己的发现,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乘法。(2)学生展示例6的学习成果。(3)小组交

4、流:在分数计算中如何正确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或乘法分配律?小组代表汇报,交流互学。(三)实践运用。1、完成填空,并说明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预见性困难:】部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不够灵活,不会正确拆数进行重分配。【措施:】教师追问:4和那个数相乘能得整百数?怎样使4和25相乘?怎么办?引导:第(3)题中的加号变为减号,还能用乘法分配律吗?怎么用?2、让学生独立计算课本第14页 “做一做”中 的式题。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四)课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再分组展示,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好。 五、全课总结:本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六、作业:课本练习三的第2题。(用两

5、种不同的方法解答。)七、课后反思:课题:分数混合运算 课型:练习课 时间: (星期 )学生学案教师导案一、学习内容:课本练习三的第3-9题。二、学习目标: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三、学习重点:正确的进行分数混合式题的计算。四、学法指导:仔细观察各个算式的特点,再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在交流中学会倾听、虚心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五、知识链接: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1)3621 (2)5673 (3)15(3427)六、学习过程:(一)自学。1、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吗?2、下面各题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根据每道题的

6、运算顺序,试着做一做。 (二)实践探索:1、判断:练习三第9中的各题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2、练习三的第3题。(1)观察:哪几道题可以用到简便计算?哪几道题不行?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该按什么顺序运算?(2)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三)拓展延伸:练习三的第4、5题。1、认真审清题意,列出算式。2、观察算式:怎样计算简便而且正确率高?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再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七、当堂检测:选择适当的方法使计算变得简便。28 15 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思维判断、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学会灵活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分数混合

7、式题的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进行分数混合式题的计算。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分数混合式题的计算。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2、说说右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二)探究学习1、猜一猜: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吗?2、说出给出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且尝试完成计算。【预见性困难】学生可能会在计算过程中忘记约分化简,导致计算繁琐而且易错。【措施】强调在按运算顺序计算时,每一步计算结果都要化成最简分数,方便下一步计算。3、判断练习三第9中的各题计算是否正

8、确,把不对的改正过来。强调:一定要按照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4、练习三的第3题。指导:先仔细观察算式特点,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三)拓展延伸:练习三的第4、5题。【预见性困难】在完成第4题时,学生容易将转变后的简便算式直接替代解决问题的算式。【措施】让学生仔细审题,明确所列算式的意义,强调只能在解题算式的第二行转变成简便算式。(四)当堂检测:见学案的第七部分。 五、全课总结:本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六、作业:课本练习三的第6题。(强调:选择适当的方法使计算变得简便。)七、课后反思: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课型:预习+展示 时间:主备人: 周凤梅

9、审核: 班级: 学生学案教师导案一、学习内容:课本第17页例1及“做一做”。二、学习目标:1、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会分析乘法一步问题的数量关系。2、借助线段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题。三、学习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解决实际问题。四、学习难点:找准单位“1”所对应的量,初步学会画线段图。五、学法指导: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并借助线段图分清单位“1”的量。六、知识链接:它是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是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基础。七、学具准备:直尺八、学习过程:(一)、复

10、习引入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122、列式计算。(1)20的是多少?(2)30的倍是多少?(二)、学习探究:1、自学书上第17页的例1,思考下面的问题。(1)题目中的关键句是什么?(2)对于这句话该如何来理解? 2、合作交流:()用线段图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结合线段图理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这句话是把 ()与()相比较,其中()是表示单位“1”的量,()是和单位“1”相比较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关系式是:( )所以列式为:3、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

11、解题步骤是:(1)找出关键句(2)确定单位“1”(3)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4)最后再列式解答。九、当堂检测:1、一本书,看了,表示把( )看着单位“1”,平均分成( )份,看完的页数占这样的( )份,剩下的占( )份。2、先判断把哪个数量看着“1”,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关系式。(1)、鸡的只数是鸭的。是把( )看着“1”,关系式是( )。(2)、全班人数的是女生人数。是把( )看着“1”,关系式是( )。(3)、乙的相当于甲。 单位“1”是( )关系式是( )3、完成“做一做”,先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4、练习四第4题: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

12、和问题?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一步问题的数量关系。2、借助线段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题。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二、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所对应的量,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四、教具准备:直尺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点拨:】一

13、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师追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规律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样是用乘法计算。(二)、学习探究【预见性困难:】学生独立绘制线段图是有困难的。【措施:】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对有困难的小组予以指导。应抓住题中的哪个已知条件?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什么?“仅占”是占哪个的?把谁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所占的是这样的几份?【教师点拨:】知道单位“”的量和几分之几,求几分之几的对应量,用乘法。【预见性困难:】用线段图表示连乘关系存在困难。【措施:】教师点拨。要想知道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每秒流动多少厘米就要先知道哪个量?在静脉中的流动速度又和哪个量有关系?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哪个量?再画一条线段表示哪个量?画多长?根据是什么?六、课后反思: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课题: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