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涵安全技术交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37123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盖板涵安全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盖板涵安全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盖板涵安全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盖板涵安全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盖板涵安全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板涵安全技术交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盖板涵安全、技术交底一、施工方法1、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法1.1 基坑开挖1.1.1 机械开挖配合人工刷坡检底 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挖装, 开挖之前先进行精确的测量放线, 用白灰撒出开挖轮廓线, 按 1: 0.33 进行放坡,每侧考虑 30cm 工作面及 20cm 基坑排水沟,在下游设一个 60*60cm 的集水 坑。土方边开挖边运输, 人工配合刷坡检底的开挖方法, 机械开挖时在设计基底高程以上保 留不少于 20cm 厚度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检底。如有长流水的涵洞,暂时引向别处流走。如 有地下水的涵洞, 必须在基底两侧挖临时排水沟, 排入集水坑用水泵抽出。 挖至设计标高后, 检

2、查基底承载力,基坑位置、标高、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放样,及时填写 隐蔽工程报告单,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后,立即下基。1.2 涵基、涵台施工1.2 .1 涵基、涵台片块石的支砌采用坐浆法或挤浆法进行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涵基施 工先坐浆后,再按一顺一丁的方法进行挤浆施工,沉降缝按 6m 设置。涵基完成后在台身内 侧安装样板,挂线安砌,镶面平顺整齐,墙背线大致适顺,按设计坡比控制台身收坡。在砌 筑过程中经常校正线杆, 以保证墙体几何尺寸。根据料源情况,决定片石外形尺寸。砌筑工 艺:分层安砌, 一顺一丁, 每一块丁石安于上、 下两块顺石中部, 隔一层石料砌体灰缝对齐, 横缝在一条直线

3、上。砌体外露面修凿一寸三錾,灰缝宽1.3-1.5cm 。帮衬石和填芯石也采用上述规格片块石相互锁合分层砌筑,平缝宽不大于3cm,竖缝宽度不大于4cm。勾缝采用凸缝,勾缝前把原砌筑砂浆掏出 2cm 深,以保证勾缝砂浆与石料粘接牢固。按设计图纸上要 求设置沉降缝,并在整个断面上贯通,墙身砌完后,用浸透的沥青麻絮填塞沉降缝。1.2 .2 洞口附属工程施工:洞口附属工程包括帽石、一字墙等。具体施工方法是准确放样, 挂线收坡,立模浇筑砼,施工应注意的是洞口流水通畅,并与边沟、排水沟接顺。1.2 .3 盖板涵的盖板施工,均在预制场预制进行(见预制板施工方案 )1.2 .4 钢筋砼盖板安装:台身砂浆强度达到

4、设计标号,用吊车安装盖板,盖板安装采用较高 一级砂浆标号的砂浆座浆, 板块安装平稳顺直。 板缝用砂浆填满。 沉降缝处的板缝不填砂浆, 板缝与沉降缝对齐。按设计要求在盖板顶面涂刷沥青粘结材料或其它材料,以形成防水层, 再在上面填土。1.2 .5 基础施工完后,即可进行土方回填夯实,以防雨水进入基础内。 2钢筋混凝土圆管涵2.1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形式进行开挖。开挖之前先进行精确的测量放线,用白灰 撒出开挖轮廓线, 开挖时采用放坡开挖, 按 1:0.33 进行放坡, 每侧考虑 30cm 工作面及 20cm 基坑排水沟, 土方边开挖边运输, 人工配合刷坡检底的开挖方法, 机械开挖时在设计基底

5、高 程以上保留不少于 20cm 厚度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检底。2.2 基槽开挖后,应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压实度应在90%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2.3 基座的施工基座可立模现浇, 砼使用强制式砼搅拌机现场拌合, 基座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基砼可 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 并预留管基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砼 23cm,待安放管节 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2.4 管节的安装 圆管涵的砼管节计划在专业预制厂购买,用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有管节从下游开始安装,使接头面向上游, 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 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坡度敷设。2.5 接缝处理涵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

6、10mm ,严禁加大接缝来满足涵长的要求, 应用沥青或其它具有弹性 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内、外侧,以形成一柔性密封层。2.6 管腔回填应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进行分层夯实。二、质量要求1、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砂、石、水泥、片块石等在进场前通过几方调查,并且经过见证取样试验合格的材料,方可 使用。 施工中对进场的地材进行现场检查,如有凝问必须取样进行试验, 若不合格一律清出现场。2、施工质量要求2.1 基坑开挖至标高后,不得受水浸泡,不得超挖,超挖后不允用粘土回填;2.2 基础轴线、平面几何尺寸、标高必须满足设计要求;2.3 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如遇地质条件达不到设计要求,必须报监理及业主共同

7、 确定处理方案;在上述各指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立即进行基础施工。2.4 片石厚度不小于 150mm ;块石厚度为 200300mm ,宽度约为厚度 11.5 倍( 200450), 长度约为厚度 1.53 倍( 450900),块石做镶面时,应由外露面四周向内稍加修凿,形状成 锥台形。2.4基础底为土质时,第一层片石砌筑可直接坐浆,然后分层错缝砌筑,按工作层( 23 层) 水平缝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2.5 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应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 砌体咬接。砌缝宽度不得大于40mm,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

8、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2.6 石块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应大致一致。外圈定位行和镶面石块,应丁顺相间砌筑,砌缝宽度不大于3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大于80mm。2.7 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 30mm 竖缝宽度不应大于 40mm。2.8 砌筑砂浆的强度必须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通知进行配料,配料以重比进行计量,计量 时必须专人负责,不得任意更改计量人员。2.9 商品预制管厂必须按照设计文件制作预制管,生产过程中还不断的对生产工艺及施工质 量进行检查,构件进场还必须对构件进行验收。2.10 预制管的安装必须以管内底平进行安装, 在检查井处必须以井面齐平; 管带施工完进行 洒水养护。2.11 涵管

9、必须检验合格方可安装。2.12 地基承载力须满足设计要求 ,涵管与管座垫层或地基紧密贴合,垫稳坐实。2.13 接缝填料嵌填密实 ,接缝表面平整 ,无间断、裂缝、空鼓现象。2.14 每节管底坡度均不得出现反坡。2.15 管座沉降缝应与涵管接头平齐 ,无错位现象。2.16 盖板安装前 ,盖板、涵台、墩及支承面检验必须合格。2.17 盖板就位后,板与支承面须密合,否则应重新安装。2.18 板与板之间接缝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沉降缝吻合。2.19 所有砌筑、抹灰用砂浆必须机拌 .三、验收标准1、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1、涵洞总体实测项目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0、权值1轴线偏位(mm)明涵20暗涵50经纬仪:检查2处212 处 32 流水面高程( mm) +20 水准仪、尺量:检查洞口 2 处,拉线检查中间3 涵底铺砌厚度( mm) +40-10 尺量:检查 35处 14 长度( mm) +100-50 尺量:检查中心线 15 孔径( mm) +20 尺量:检查 35 处 36 净高( mm) 明涵+20 暗涵+50 尺量:检查 35处 11.2、涵台实测项目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1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 Mpa )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 D 或 F 检查 32 涵台断面尺寸( mm) 片石砌体 +20 尺量:检查 35

11、处 1 混凝土 +153 竖直度或斜度( mm)0.3%台高 吊垂线或经伟仪:测量 2 处 14 顶面高度( mm) +10 水准仪:测量 3处 21.3 、外观鉴定1.3.1 洞身顺直,进出口、洞身、沟槽等衔接平顺,无阻水现象。1.3.2 帽石、一字墙或八字墙等应平直,与路线边坡、线形匹配,棱角分明。1.3.3 涵洞处路面平顺,无跳车现象。1.3.4 外露混凝土表面平整,颜色一致。1.3.5 涵台线条直顺,表面平整。1.3.6 涵台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1.3.7 涵台砌筑匀称,勾缝平顺,无开裂和脱落现象。 2、钢筋混凝土圆管涵2.1 、管座及涵管安装实测项目项次 检查项

12、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1 管座或垫层砼强度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 D 检查 32管座或垫层宽度、厚度為设计值 尺量:抽查3个断面23相邻管节底面错台 管径w 1nB尺量:检查35个接头2 管径 1m 52. 2盖板制作 (见预制方案 )2.3 盖板安装实测项目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支承面中心偏位 (mm) 10 尺量 :每孔抽 46 个 2 相邻板最大高差 (mm) 10 尺量 :抽查 20% 12.4 外观鉴定2.4.1 管壁顺直 ,接缝平整 ,填缝饱满。2.4.2 板安装填缝应平整密实。4.1 安全保证体系(1) 组织保证 为实现安全目

13、标,经理部成立以经理为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生产领导机构,下设安全质量检查组,工程队成 立以队长为首的安全生产组织,下设专职安检员,工班设兼职安全员,自上而下形成安全生产监督、保证 体系,对施工生产实施全过程安全监控,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2) 工作保证夯实基础工作:树立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思想,抓好安全教育,开展有效的预测、预防活动,力争将 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职工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确保防范重点:本 分项工程安全防范重点有防高空作业坠落事故、防触电事故、防行车交通事故,针对具体情况,制定详细 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并一一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以强有力的措施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3) 制度保证 为保证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制定各项安全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奖惩 制度,对施工生产全过程进行安全督导,以制度规范每个职工的行为,并逐渐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真正 实现安全生产。4.2 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4.2.1 保证施工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1)实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经理部每月、工程队每旬由安全生产领导组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专职安检工 程师和安检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