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十二五城市发展战略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365853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江市十二五城市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晋江市十二五城市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晋江市十二五城市发展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晋江市十二五城市发展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晋江市十二五城市发展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晋江市十二五城市发展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江市十二五城市发展战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十二五”城市发展战略 着力提升完善城市功能平台一、城市发展定位 晋江城市发展定位为:海西现代产业基地,滨海园林体育城市。海西现代产业基地:一、发挥晋江现有民营经济优势,打造包含商业商务、金融、物流、研发等内容的大泉州地区经济中心。二、保持并优化第二产业,依托现有的制造业发展基础,打造海西最具活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推动产业转型,着重发展以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由量向质的飞跃提升。滨海园林体育城市:一、滨海城市,推动中心城区向东拓展,实现滨海环湾发展,逐步构建晋南滨海宜居组团;二、园林城市,形成山水绿城、生态一流的山水城市;三、体育城市,构建完善的城市体育健身配套

2、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全民健身热情,依托现有体育品牌产业基础,促进晋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实现城市整体人文素质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二、城市发展布局城市快速发展与提升是晋江经济转型升级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晋江应找准自身在海西城市群、厦漳泉城市群中的定位,主动融入泉州环湾建设布局,按照立足长远、整体规划、有效控制、分步实施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空间布局调整,着力构建“一带拥湾、融入泉州;一核两翼、三心联动;多点支撑、产城一体”的空间布局形态,以完善功能、拓展空间、提升形象为重点,高强度、快节奏、组团式推进城市建设。1、一带拥湾、融入泉州“一带拥湾”指环泉州中心城区晋江部分。“融入泉州”指应抓住大泉州建设契

3、机,通过政策倾斜和基础设施扶持,改善区域发展条件,有序实现现有产业转移,转换提升区域功能,强化区域滨水资源景观价值,聚集高端和新兴服务业,引导晋江与泉州在空间、产业、功能上充分对接,形成环湾竞争力核心的空间载体,打造环泉州湾地区高端公共商业、商务中心,成为晋江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地带。2、一核两翼、三心联动在规划层面强化“全市一座城”理念,坚持城市整体布局“一张图”原则,强力推进市域一体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城镇发展现状,形成市域三大城镇发展核心。1)强化中心城区,形成市域核心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强化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带动功能,将中心城区打造成晋江中央商务行政区,成为构建大城市

4、框架的核心区。2)凸显两翼,整合晋西、晋南城市组团建设高起点建设以金井镇为核心的南部新城突出南翼滨海发展格局,按照总体规划思路,有序开发,逐次推进,将南翼建设成为创新动力之城、宜居活力之城和滨水魅力之城,成为繁华与舒适并存的现代都市运动休闲商务区;着力发挥道口优势,建设西翼产业基地与交通物流中心以原有产业为基础,发挥内坑安海高铁优势和道口经济集聚特性,借力磁灶、东石小城镇建设试点契机,推进晋西组团整体建设发展,将区域打造成晋江发展和形象展示的新门户,成为连接融入厦漳泉城市群的枢纽,成为晋江产城一体协调发展的经济新增长点。3)多点支撑、产城一体多点支撑所包含的两个层面内容核心镇与一般镇的相互联动

5、发展依托现有城镇建设,促进各个一般镇与中心镇之间的空间发展互动,形成市域范围内坑、磁灶、东石、深沪、龙湖、英林、永和等城镇多点联动的发展局面,在“十二五”期间构建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多园联动”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按照“产业集群、功能集成、资源集约、要素集中”的原则,通过市域范围内主要产业功能区的布局调整和空间整合,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发展载体,打造涵盖五里园、安东园、东石园、英林园、新塘园、省级装备制造业重点基地金深园及、省装备制造业重点基地安内园、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深沪中小企业创业园等经济开发区“一区九园”以及出口加工区、内坑、西园物流现代物流区、中心市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6、区等多元化产业区域,形成“十二五”期间晋江新的经济增长极。“产城一体”互动化城市发展模式在“全市一城”城市发展思路指导下,以“精明增长、有机集中、点面结合”为理念,围绕产业集群与城镇精明发展两个核心思路,进行市域范围产城一体的空间规划布局,按照“拓展空间,合理布局、强化重点、统筹全局”基本原则,通过上述两个层面支撑体系,加强市域层面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有效融合,推动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发展完善和城镇整体协调发展,实现产业集聚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反推产业发展,促进市域空间结构的整体性优化,实现晋江市域范围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三、城市发展战略1、建设海峡西岸最具活力的先进产业中心1)引导制造基地向综

7、合产业园区转型紧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提升传统制造基地,优化存量、培育增量、搭建平台,推动支柱产业从低附加值型为主向品牌技术高附加值型为主转变,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产业链重心由制造为主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转变,产业空间由分散布局为主向集约发展为主转变,构建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综合产业园区。2)打造与新型生活性服务业相配套的公共服务中心围绕服务晋江经济、城市、社会转型的目标,抓住“两个加快”发展契机,紧盯新型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加大滨江金融集聚区、滨海商务总部区、内坑时尚商务购物区、美旗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力度,努力构建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现代滨海城市

8、相协调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总部经济运营中心,支撑带动晋江第三产业跨越发展。3)配合城市发展,完善区域交通设施体系抓住快速城市化、全市一城化发展契机,主动对接海西交通网络,加强城市大路网构架建设,比如晋江机场改扩建、围头深沪港区建设、高铁站配套设施建设等,完善城区主干路网建设,构建区域交通网络平台。2、打造山水绿城、生态一流、具有晋江地域特色的滨海城市1)滨海城市,实现城市向东拓展,实现滨海环湾发展。适应城市从内陆发展到沿江滨海发展的需要,以完善功能、拓展空间、提升形象为重点,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改造旧城,建设新城,彻底改变城市发展落后局面,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多样的现代化城市。晋南片区

9、以金井为区域发展核心,以龙湖、深沪、英林三镇为支撑,强化围头港、深沪港港口资源优势,加大晋南片区沿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海、港、城整体联动发展,形成晋南片区滨海城市发展格局。2)园林城市,形成山青水绿、生态一流的山水城市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优先原则,合理规划全市生态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城市立体化绿色开敞空间,紧盯城市园林绿化、水系治理重点,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塑造山水园林之城。3、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打造具有晋江产业特征的体育城市1)体育产业引导,形成晋江特色作为国内第三大体育产业基地,晋江打造现代体育装备基地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无可比拟的优势。未来五年,晋江应大力培育

10、和发展体育产业,构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扩大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体育产业链整体优化、提升。通过体育产业的集聚形成,推动晋江由企业品牌向城市品牌的转变提升。2)推广全民健身,建立富有包容性的品质之城晋江目前全民体育基础雄厚,是全国目前唯一拥有两个职业俱乐部的县级市,市民对于体育的热情高涨。未来城市的发展应实现民生优先,利用现有的全民体育基础,提升全民健身水平,实现城市整体人文素质和生活品质的提高。3)加大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体育设施配套体系结合城市公共空间布局体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要旨的社会事业和民生产业建设,构建设施先进、配套完善、服务人性的体育设施体系,完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满

11、足人民群众全民健身需求,提升城市公共体育资源的均好性与服务效益。四、城市建设工作重点快速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在优化市域规划布局基础上,采取交叉运作、立体推进的方式,快节奏、高密度、组团化,加快城市更新建设。到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5%。1、组团式推进城市建设1)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发展环泉州湾滨海城市中心,北接泉州,南连石狮,区域联动发展,形成拥泉州湾发展的态势;梳理老城,将产业功能外迁集中至大型工业园区,优化城市滨水空间,完善快速交通组织,提升中心城区整体形象。环湾高端发展。响应环泉州湾一体化发展战略,将沿江、环湾的滨江、城北、桥南区域建

12、设成为未来高端商务、金融设施集聚区。打造中央商业服务景观轴世纪大道,南至安海镇,北接泉州中心区,通过加强道路绿化、控制沿街建筑风貌,有序推进两侧改造开发,引进梅岭城市综合体、青阳城市综合体,塑造繁华的城市风貌走廊,打造晋江商务服务带景观轴。老城整合升级。对老城中心区用地进行整合规划,以梅岭、青阳片区建设为重点,通过推动大规模旧城更新,引导区域商贸、居住、餐饮娱乐等功能合理布局,同时引进大型城市综合体,打造特色街区,进一步优化旧城区环境品质,改善城市整体形象。行政中心提升完善。以行政中心区、美旗城、象山片区改建、福埔居住片区、汽车市场二期、市医院等片区、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行政中心罗山片区发

13、展提升,突出公共服务、商贸服务功能,打造晋江行政、文化、商务中心。2)提升晋南城镇组团。以金井镇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为契机,整合晋南四镇,突出生态、生产和生活等功能,按照“一城(晋南水城)一区(围头湾填海区)两基地(装备制造基地、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基地)两港口(围头港、深沪港)”布局,构建以休闲旅游业、现代物流业、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集聚区,打造生态宜居的晋南新城。强化工业能效。以省重点装备制造基地等大型工业项目为基础,引导相关工业聚集。通过加强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物流园区的开发,扩大产业规模。打造旅游品牌。重点建设金井滨海度假区,以养生休闲为主题,商务洽谈、会议培训为主要功能,打造

14、环泉州湾区域的周末度假区。构筑交通圈层。整合四镇主要道路,构筑快速交通体系,形成三层交通环线,分别完善中心区、各产业带、原有镇区的交通组织,促进组合城镇一体发展,并引导晋南四镇与晋西组团、主城区联系对接。植入教育职能。通过良好的基础设施及优惠的政策,吸引若干家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机构入驻晋南四镇。强化科教、研发及产业职能的互生发展。3)整合晋西城镇组团。紧抓磁灶、东石等泉州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契机,以安海为中心,强化晋西四镇交通设施联系,发挥高铁、高速公路、沿海大通道等整体综合交通优势,依托五里经济开发区、东石伞都、内坑火车站物流园、安海装备制造业基地、磁灶印刷产业基地等,形成晋西产业集聚组

15、团,实现产城一体协调发展。引导城镇连绵。通过功能组团的拓展,形成晋西带状城镇连绵带。强化道口经济。依托内坑高铁站点建设以陆地港为主体的物流产业基地,完善市域干道与之对接,加强站点与周边产业园区联动。加强安海、水头、内坑官桥、东石石井之间交通联系,建设区域交通物流园区。强化四镇重要交通设施间的联系,发挥四镇整体综合交通优势。完善产业配套。通过产业环境的培养和营造,聚集关联产业、企业、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通过居住组团与产业组团的间隔布置,完善组团间的协调布局,促进产城一体发展,提升产业效率。挖掘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城镇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以五里桥、龙山寺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链。2、大交通撑

16、起城市骨架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功能完备、适度超前的立体交通骨架网络,撑起大城市骨架,提升城区交通分流能力,与境外交通实现无缝连接,实现城市交通一体化。1)打通海西区域大动脉。建设泉州绕城高速及围头支线、福厦漳中通道,全面打通沿海大通道东石段及白沙至石井跨海大桥;建设田安大桥、双龙路(东海)大桥等晋江跨江通道;内坑与官桥、安海与水头之间形成新的快捷联系通道道;积极促进泉州轨道13号线开工建设。2)构建市域半小时快速道路系统。新建西部快速、草马快速、世纪大道(南延伸)、火车站疏解道路、晋江大桥市区连接线(延伸至308石狮连接线)、双龙路东延伸线;通过建设辅道及跨路天桥(地道)、完善道路交叉口及路面质量等措施,全面提升大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