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知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358213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金融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金融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金融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金融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基础知识(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全球金融体系一、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是指以 金融资产 为交易对象、 以金融资产的 供给方和需求方 为交易主体形成的 交易机制 及其关系的总 和。总而言之, 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比较完善的定义 是: 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二、金融市场分类按交易标的 物划分金融 市场分为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市场及其 他投资市场按交易 对象是否新发行划分 金融市场分为 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按 融资方式 划分市场金融市场分 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按 地域范围 划分金融市场分为 国际

2、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按 经营场所 划分金融市场分为 有形金融市场和无形金融市场按 交割期限 划分金融市场分为 金融现货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按 交易对象 的交割方式划分 金融市场为即期交易市场和远期交易市场按交易对象 是否依赖于其他金融工具 划分金融市场分为 原生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按 价格形成机制 划分金融市场分为 竞价市场和议价市场三、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1 经济因素2 法律因素3 市场因素4 技术因素四、金融市场的特点( 1) 金融市场以 货币资金 和 其他货币金融工具 为交易对象 。( 2) 金融市场具有 价格的一致性,利率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趋向一致。(3)金融市场可以是 有形市场,

3、 也可以是无形市场 ,且 金融交易活动 在有形和无形的交易平台集中进行。( 4) 金融市场是一个 自由竞争市场 。( 5) 金融市场的 非物质化 。(6) 金融市场 交易之间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 ,更 主要的是借贷关系 , 体现了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 原则。( 7) 现代金融市场是 信息市场 。五、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 积累功能 是指金融市场能够 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功 能金融市场的 配置功能 表现在三个方面: 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再分配金融市场的 调节功能 是指 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调节作用金融市场历来被称为国民经济 的“晴雨表”和“ 气象台

4、,是公认的国民经济信号系统。六、非证券金融市场包括:( 1)股权投资市场 。股权投资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即企业(或者个人 )购买的其他企业(准备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 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 直接投资于其他单位,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较 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 得利润或股利获取 ,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2) 信托市场 。信托投资是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用自有资金及组织的资金进行的投资。( 3)融资租赁市场。 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 ,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 酬的租赁。 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七、要点按资本的使

5、用期限长短划分国际资本流动分为 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两大类。( 1) 长期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 一年以上或未规定使用期限 的资本流动。它主要包括 国 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 三种方式。( 2) 短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 一年或一年以内的资本流动 。它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贸易资本 流动、银行资金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投资性资本流动八、按照资本跨国界流动的方式划分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分为 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 1)资本流入 。资本流入是指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即本国资本输入。主要表现为: 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 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

6、加;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减少。( 2)资本流出 是指本国支出外汇,是本国资本流到外国,即本国资本输出。主要表现为: 外国在本国的资产 减少;外国对本国的债务增加;本国对外国的债务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九、金融危机的定义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 。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 价格大幅下跌、金融机构 倒闭、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暴跌 等。由于金融资产的 流动性非常强 ,因此金融危机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 的 导火索 可以是任何国家的 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第二节 中国的金融体系目前我国仍实行 “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的经营体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展业务创新。关于我国的分业经营”体

7、制的再思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目前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2)“混业经营”是未来的必然选择。3)“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按我国金融机构的地位和功能进行划分,我国金融体系的构成如下 :(1)中央银行(2)金融监管机构(3)国家外汇管理局(4)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 5)政策性金融机构(6)商业性金融机构等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如下 :(1)建立了较完善的货币市场(2)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发展( 3)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4)外汇市场的发展银行业银行业在我国是指 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机构、自律组织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

8、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证券业证券业指从事 证券发行和交易服务的专门行业保险业保险业是指将通过 契约形式 集中起来的资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的 经济利益业 的行业,其本来含义是“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信托业 信托与银行、证券、保险并称为金融业的四大支柱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对信托的定义,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 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二、我国信托业的特点如下:(1)相关法规的滞后性与外部环境趋于完善并存(2)传统业务的

9、局限性与信托品种不断创新并存(3)总量规模的控制性与信托机构相对稀缺并存(4)分业管理的专业性与信托业务多元化并存三、我国金融市场一行三会的监管架构我国金融机构所称一行三会包括:(1)中国人民银行(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4)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四、中国银行主要职能中国银行是代表一 国政府发行法偿货币、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的重要机构,是一个“管理金融 活动的银行” 。同时,中央银行还具有以下职能: 1. 发行的银行 2. 银行的银行 3. 政府的银行五、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 保证客户提取存款 和 资金清算 需要而准备,

10、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 存 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如下:( 1)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标的。(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提存方法( 4)规定存款准备金的类别。一般分为三种: 活期存款准备金、储蓄和定期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六、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中国人民银行依据 放松或收缩银根 的需要,对存款准备金的比率进行调整。 同时,根据紧缩银根的需要,对专 业银行另行规定了 存款备付金(超额准备金)比率, 一般不得低于 5%。七、货币乘数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简单

11、地说,货币乘数是一单位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货 币乘数的大小 决定了 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 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 最终形 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 数倍扩张(或收缩) 的效果或反应,即所谓的 乘数效应。货币乘数主要由 通货一存款比率和准备金一存款比率决定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 M=(Rc+1)/(Rd+Re+Rc) 其中,分别代表 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存款中的比率。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 =m/B=(k+1)/(R +R*T+E+k)M仁C+D B=A+C k=C/D A=D*R+T*R+E其中,m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

12、货币;K为现金比率、R为定期存款准 备金率、t为定期存款、E为超额准备金、D为活期存款、C为流通中的现金;A为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额。八、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而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1. 法定准备金率2. 超额准备金率3. 现金比率4.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九、货币政策措施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1)控制货币发行(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5)调整再贴现率(6)选择性信用管理(7)直接信用管理(8)常备借贷便利十、货币政策目标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一般有四个: 稳定

13、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2.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所运用的政策工具 无法直接作用 于最终目标,因此需要有一些 中介环节来完成政 策传导的 任务,因此, 中央银行在其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插进了两组金融变量, 一组叫作中介目标,一种叫作操 作目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又称营运目标。 他们是一些 较短期的、数量化的金融指标 ,作为 政策工具 与 最 终目标之间 的 中介或桥梁 ,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起着 承上启下 的作用,使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更具弹性。 十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途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

14、介指标, 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 用机理。 一般表现为: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一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也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 币政策工具的运作, 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经济指标。具体而言有三个基本环节,其顺序是 :(1) 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2) 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市场到 企业、居民 等非金融部门的 各类经济行为主体。(3) 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 为主体到 社会各经济变量, 包括总 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 等十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1. 主板市场主板市场也称一板市场 ,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

15、场(通常指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证券发行、上市及 交易的主要场所。2. 二板市场二板市场又称为创业板市场 ,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 二级证券市场,以NASDAQ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 创业板。3. 三板市场三板市场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4. 四板市场四板市场即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区域股权市场),是为 特定区域内的企业 提供股份、债券 的转让和融资服务 的 私募市场 , 一般以省级为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监管。十三、中国多层资本市场建设的战略构想中国多层资本市场建设的战略构想如下:( 1) 建立以 深沪交易所为核心 的主板市场( 2) 建立以 中小科技创业企业为核心 的二板市场( 3) 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有重点、有选择地 推进区域性交易市场建设。十四、场内交易市场的特点场内交易市场又称 证券交易所市场或集中交易市场, 是指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 有固定的交易 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 ,在多数国家它还是全国 唯一 的证券交易场所,因此是全国 最重要、最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