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的对比(十一)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35699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复习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的对比(十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复习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的对比(十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复习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的对比(十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复习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的对比(十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复习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的对比(十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的对比(十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的对比(十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复习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的对比(十一)季风气候是中学地理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以 及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等知识点的考查来考查考生对气候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很好地体现文综高考的方向,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时列为重点知识加以训练强化。难点磁场读我国甲乙两地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图111),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判断12题。012甲也2.OT150GOl!1A吸ELOp50图 11 11. 有关甲乙两地自然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B. 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地

2、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 甲地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乙地典型植被是温带草原D. 甲地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乙地自然环境适宜芦苇生长2. 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适宜种植甘蔗B.乙地适宜发展畜牧业C. 甲地适宜种植天然橡胶D. 乙地适宜种植茶叶3.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 地形复杂多样B. 南北温差大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4. 当太阳直射点自赤道移到北回归线期间()A.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变化B. 日本一直是雨季C. 印度大部分地区经历自雨季至旱季的变化D. 美国洛杉矶地区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

3、变化(2000 年广东综合能力测试卷)5. 我国冬季风势力比夏季风强的原因是( )A. 冬季风的源地离我国近,而夏季风则较远B. 冬季风影响的范围比夏季风大C. 冬季风的厚度比夏季风大,可以翻山越岭影响到我国南部地区D. 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夏季大6.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图 112),回答下列问题。(1) A地区的雨季每年一般起于月,止于月。(2) B地区每年一般会出现“”天气。(3)图中C、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匚丄此|j:-l1图 11 2(4) 在夏季风势力强盛的年份,我国往往会造 (灾害);而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

4、则又会造成(灾害)。(1997年上海卷)案例探究案例 1若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可能造成A.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B.东北地区雨季滞后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消失D.南部沿海严重干旱特别是对我国降水量时间分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气候类型特征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布规律的理解。知识依托: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以及副热带高压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和区域自然地理知识。 错解分析:本题错误可能是对题干审题有误,也可能对我国雨带移动规律记忆不清或副热带高压对 我国雨带移动的影响理解不清,还有可能对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不熟悉而出现错误。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副热带高压北移偏快”,联

5、系副热带高压对我国降水 的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夏季风的进退又与副热带高压的移动有关,副热 带高压过强,北移速度快,造成南旱北涝,相反,副热带高压偏弱,造成副热带高压长期在长江中下游 地区徘徊,故造成南涝北旱。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由于经常受台风的影响,降水始终都很丰富,不会出现 严重的干旱现象,故D项错误,故本题应选A。关于雨带的移动规律在高考卷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在2003 年复习备考中要引起高度重视。答案:A案例 2读图 113,回答下列问题。图 11 3.季风影响,(1) 东亚夏季风来自;南亚夏季风来自;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是(2) C处夏季既能受到季风影响,也能受至I1滾

6、-成气候;D处属气候,夏季仅能受到季风的影响,形成季。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区别,进而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比较判断能 力等。知识依托: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风向、成因、特征、分布规律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等 错解分析:本题错误可能是因为不能正确判断图中气压中心位置和气流的方向,也可能对南亚季风 与东亚季风的成因区别掌握不好。解题方法与技巧:此题的关键是搞清东亚和南亚在夏季的气流运动情况,准确判断出C、D处的地理 位置,然后分析出风向及所属气候类型。答案:(1)太平洋 印度洋 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到北半球,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印 度低压的吸引,在地转偏向力的作

7、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2)东南 西南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东南雨锦囊妙计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主要包括它们的分布位置、成因、基本特征及对区域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等知识,是历年高考试卷常涉及的重要内容,借此考查考生分析、判断、归纳、推理、比较等方面的能 力。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分布位置:东亚季风主要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包括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南亚季风 主要在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附近。2. 成因区别:东亚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南亚季风除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外,主要 还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有关。3. 风向及源地:东亚:冬季,偏北、西北风,亚欧大陆内部;夏季

8、,偏南、东南风,太平洋。 南亚:冬季,东北风,亚欧大陆;夏季,西南风,印度洋。4. 联系北印度洋流向,以及季风气候区的人类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作物类型。 歼灭难点训练1. 塔里木河进入丰水期时()A. 地中海沿岸多雨B. 新西兰正值夏季C. 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D. 印度洋北部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1998 年未启用高考题)2. 南亚热带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反气旋与气旋的交替控制季风洋流的影响A. B. C. D. 读图114,甲地的月均温及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36题。2/严以1 一颂*1315一 1000 一1 50: L .3XX?=J仁11

9、i.U月均机弋降我虽(jDl)图 1143. 甲地所在半球及气候类型是()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 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C.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雨林气候 俅网适宜在甲地生长的农作物或农业类型可能是()A. 地中海型农作物B. 畜牧业C. 适合水稻和黄麻生长D. 冬小麦5. 甲地可能分布在图115 中哪个地区?()图 11 5据5题判断结果,甲所在地 (国家)的 (地形区)A. 巴西 巴西高原B. 印度 印度河平原C. 中国 珠江三角洲D. 法国 巴黎盆地7. 读南亚区域略图116 ,完成有关问题。(1)A表示国家,图中B是地区。(2)甲、乙两幅图中,哪一幅能反映C地气候类型

10、、C国易出现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是。(3)图中C国的斜线阴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的分布区,该地此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读“某地区气温、降水及耕作制度图”(图117),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气候类型属图 117气候,该地可能位于 教令网半岛或.半岛。2)11 月至2 月为何不适宜作物的生长?(3) 该地区除种植水稻外,糖料作物可能有。(4) 第一季水稻育秧期间为避免低温危害,往往采用育秧技术。(5) 近期该地区稻田面积在减少,可能原因是附:参考答案难点磁场12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地理事物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 住图中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差异,可知甲地为温带季风气

11、候,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与之相关的主要农业 生产的类型甲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等为主,而乙主要适宜发展畜牧业,故第题选B第2题也选B。答案: 1.B 2.B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的记忆能力,我国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水旱灾害频繁,根本原因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移动速度快,造成北涝南旱;而 夏季风弱的年份,北移速度慢,造成南涝北旱,故此题应选Do答案: D4.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的理解,审题是关键,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到北回归 线应为3月21日至6月22日,即北半球由春季向夏季过渡,A、B、C均为北半球季风气候,应由旱季向 雨

12、季过渡,故只有A项正确,D项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应由雨季向旱季过渡。答案: A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季风气候的理解能力。我国的季风气候按季节分夏季风和冬季风, 冬季由于我国太阳高度角都比较小,且昼短夜长,还有降水偏少,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非常显著; 而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太阳高度角都比较大,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短,而且降水偏多,即 南北温度相差很小,故夏季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太显著,故冬季风比夏季风强度大。答案: D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对我国雨带移动规律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中雨 带的位置和时间和对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知识熟练程度。第(3)题关键是看清楚

13、图中C、D两点的地理位 置,C处于华北地区,D处于东北地区,不难想到华北地区春旱非常严重,而东北地区因有春季的季节性 积雪融水而没有春旱。答案:(1) 510 (2)梅雨 (3) C 春季积雪融水 (4)南旱北涝 南涝北旱歼灭难点训练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特征的理解及审题能力,根据题干应为北半球夏季,只有 C 项符合条件。A项此时地中海为炎热干燥;B项在南半球应为冬季;D项盛行西南季风应为顺时针。答案: C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成因区别的理解。东亚季风只有一个成因即海陆 的热力性质差异,而南亚季风有两个成因,冬季风主要为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而夏季风主要为气压

14、带 和风带的移动,故本题只能选Ao答案: A 36.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气候类型的判断分析能力,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的 特点,最冷月在7月月均温度在26C左右,最热月在1月温度在20C左右,应为热带地区;一月降水比 较集中,而7月份降水稀少,有明显的干湿季区别,年降水量在1000 mm以下,故应为热带草原气候, 第3题选C,根据第3题推知第4题应选B,第5题应选D,第6题应选A。答案: 3.C 4.B 5.D 6.A7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亚区域地理的记忆和气候类型图的判读能力,根据左图A、B的位置, A应为阿富汗,B为克什米尔地区;根据甲、乙两幅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图不难分析出甲图和乙图均为热带 草原气候,但降水量甲图比乙图要少得多,根据C在图中的位置,由于处于德干高原内部,受地形影响, 降水偏少,而且由于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故易出现洪涝灾害。根据C图的气候特征不难推论出该图的主 要经济作物应为棉花,主要条件是光照充足且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分布。答案:(1)阿富汗 克什米尔(2)乙图 夏季风强弱不同且年际变化大(3)棉花 德干高原气候相对干燥,阳光充足,且有肥沃火山灰土分布。匚|j:-l6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图 示图中粗射线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