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35678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师生信息素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之我见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使人 们越来越明白,谁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所以,信息素质的提升对每位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和新挑 战。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仅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还要不断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下面我就以师生信息素养现状和提升策略这一 话题从四个方面作如下简要论述:一、师生信息素养之重要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已经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 取、分析、加工、利用能力和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和能 力一样重要,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

2、最基本要求。 随着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要适应现代教育的需 要,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掌握一定的信息能力,能够使用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转化 为信息学习的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即可以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 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把这些信息适时地展现给学生,再加 上自己绘声绘色的描述,就会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 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速度,而且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师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对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教师信息素养之要求1、教师要有

3、敏锐的信息意识。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特别是对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的敏感度, 能意识到信息在 信息化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知道什么样 的信息能促进教学,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的教学决策的 基础,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对自己的教学有价值的信息,有把这些有效的信息整合到课程教学当中去的意识。教师必须树立起现代教育 的信息观,自觉、主动地去获取新的信息,加强自身的信息意识,增 强学习能力,不断充实自己。2、教师要有高尚的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教师在获取、 使用、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 他的信息行为应 在不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不危害社会、不违反道

4、德规范的情况下发 生。具体来说,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传递者,应把那些良莠不齐 的信息先过滤,再传递给学生,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要指 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评价信息的好坏。3、教师要有基本的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指教师对信息学理论的理解以及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知识的掌握。 教师应具有一般的 教育信息理论,掌握教育信息的特点、具体表现形式及传递信息工具 的知识。具体表现为:教师掌握不同的信息源在教学中使用的知识, 如教材、报刊杂志、录像录音、电视、广播、网络、计算机等;高效 地使用诸如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 计算机等电子教学媒体使用于 教学;掌握信息检索知识,掌握从网络检索信息的方

5、法;熟练掌握几种教学需要的软件;同时,随着网络技术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作为 信息检索必备的知识,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 英语能力。4、教师要具备熟练的信息能力。教师的信息能力是指教师 的信息判断、收集、批判、处理、生成及传递能力。信息判断能力是 指教师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里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是指教师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必要的教学信息 的能力;信息批判能力是指教师客观地了解信息生成过程,并探讨信 息的信度和效度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指教师对所获得的信息(素材)进行加工、变换、控制、合成、保存的能力;信息生成能力是指 教师通过对诸多信息的归纳,抽象出新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

6、系, 得出 新的结论的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是指教师用一种明白易懂的方式表达 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传递教育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是教师信息素养结 构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和传递者,其信息能力 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好坏。三、师生信息素养之现状1、信息技术教育加大课改的步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要求传统的课程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它将作为一股强大 的力量促进新课程改革在操作过程中适时补充、 吸纳、丰富和现代社 会、现代科技相关的信息,推动新课程改革内容的革新。在 教学过程 中,应依据学科特点,利用教学软件选择、集成教科书上没有的教学 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运用,从而

7、达到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习领 域的目的。同时,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更新和补充课堂教学中知识的陈旧和不足,以获取更先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旦现代信息技术真正有机渗透、融合到课程改革之中,真正增加了 课程改革的“技术含量”后,其效益便会迅速得到提升,课程实施的 质量也大幅提高。它的参和能够改善课程改革的环境和条件,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促进课程改革“生产力”的开发,大大促进课改的步 伐。2、信息技术教育带来教学的生机。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课程整合开拓了广阔的空 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学生可通过教师提供的素材 展开学习和讨论,从

8、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种以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正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宗 旨。和此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教材中一些不容易直观再现的重、 难点,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新型的 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传统式“满堂灌”的教学中 解脱出来,学生课堂精力充沛,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教学信息的反馈 更加积极热情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不再把学习当作负担和包 袱。这无疑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大动 力,整个教学已经从教师的精彩到学生的精彩,课堂更鲜活了,有趣 了,有生命了,有空间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生机勃勃。3、信息

9、技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师是信息技术和课程 创新主题潮流中的主力军,提高广大教师运用“三个模式”教学的理 论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是充分发挥这支队伍重大作用的关键。目前, 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教职人员年龄差别大、 信息技术参差不齐的状况,信息技术素养较高的人员极少,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教 师培训机会很少,加之硬件达不到工作的需要,致使师生信息素养不 能稳步提咼。四、师生信息素养之策略1、转变教育理念,践行信息化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有效地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得从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出发, 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的敏感度,这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前 提条件。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

10、师的素质结构中一直忽视甚至缺乏 信息素养这一项指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识不到位。 随着信息技 术的发展,随着多媒体技术使用于课堂、电脑网络进入学科课程教学 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 传统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教学 策略及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教师的角色发 生转变后,许多教师一时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不少教师缺 乏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信息思维能力弱,信息的敏感度低,不能使 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教学质量提高不快;教师的信息素养不容乐观, 观念上陈旧,行为上滞后,有的知晓一些,也只是浅尝辄止。因此,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2、切实际讲实效,抓好信息化培训。

11、在教师的信息素养结 构中,信息意识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道德起着调 节方向的作用,信息能力是核心。要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是着 力培养信息能力。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加大学校 现代教育技术所需硬件设备的投资力度,为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鼓励教师自学;最后, 要加强教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引导和鼓励教师不断提高信息能 力。3、教师信息培训,纳入制度化管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既包括对学生的信息教育也包括对教师的信息教育。对教师而言,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具备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每 一位教师不可缺少的职业技能,同时

12、,这一职业技能的缺乏也是导致 教师信息素养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纳入教师 的培养内容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包括 CAI(计 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等等。4、通过网络研修,提升信息化素养。随着经济发展,许多 学校都有了比较多的多媒体设备,但目前,许多学校的电教设施、多 媒体设备还处于单机状态,许多老师间的交流还流于口头、 面谈和用 软盘拷贝,严重制约了交流的速度、范围,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我认为,教师应多交流,特别是在新课程推进中“问题层出不穷”因而在“大力提倡校本教研”的今天,学校更应将所有的多媒 体设施接为“校园网”,尽力搭建交流平台,逐步实现资源共享。网 络化校本研修的进行,对教师的观念更新和角色转变会产生重大的影 响。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利用整合优势,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化难为易、扩大容量、拓展空间,还学 生一个生命、生本、生态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 的责任。要让校本研修工作驶入教育信息化的轨道, 让课程改革的浪潮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为努力开创独具魅力的网络校本研修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