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参考模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355062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参考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参考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参考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参考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参考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参考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参考模板(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参考模板)序号食品类别风险隐患防控措施1粮食加工品(小麦粉)真菌毒素:脱氯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等真菌毒素限量超标;质量指标:包装过程断针或有金属异物掉入;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二氧化钛等着色剂,滑石粉等抗结剂;超限量使用偶氮甲酰胺等面粉处理剂;非法添加:非法添加嗅酸钾、过氧化苯甲酰、荧光增白剂等物质。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加强设备管理,定期更换封口针,确保设备运行状况符合要求;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2粮食加工品(大米)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赭曲霉毒素A等真菌毒素限量超标;污染物

2、:镉、神等污染物限量超标;非法添加:非法添加米糠油、食用香精、工业石蜡等物质掩盖陈化劣质大米。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培训。3粮食加工品(挂面)质量指标:半成品发霉;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真菌毒素限量超标。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严格控制调粉工序的水分含量和熟化工序的温度、时间,确保半成品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加强仓储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仓储管理要求。4其他粮食加工品真菌毒素:玉米及其产品: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l超标等真菌毒素限量;小麦及其产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真菌毒素限量超标;大米及其

3、产品: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等真菌毒素限量超标。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限量超标;食品添加剂:谷物碾磨加工品超范围使用苯甲酸、脱氢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等防腐剂,柠檬黄等着色剂;米粉使用苯甲酸等防腐剂;非法添加:谷物加工品非法添加工业染料,谷物粉类制成品非法添加硼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严格落实生产工艺,确保灭菌工序执行到位;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砂、甲醛、水玻璃、工业明胶等,米粉非

4、法使用工业硫磺等。5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植物油)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l等真菌毒素限量超标;质量指标:酸价、过氧化值、加热试验指标、浸出工艺的溶剂残留超标;污染物:苯并a花等污染物限量超标;其他污染物:塑化剂、壬基酚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乙基麦芽酚等香料,叶绿素铜钠盐等着色剂,超限量使用抗氧化剂;掺杂掺假:花生油中掺入其他低价油脂、芝麻油中掺入其他低价油、添加精炼后的废弃食用油脂;标签:用转基因原料生产的产品未标注转基因字样,调和油含量标识不清.,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严格控制精炼工序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油脂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

5、,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加强采购管理,应使用不含塑化剂等有害物质的食品接触材料;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6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油脂制品)污染物:银等污染物限量超标;质量指标:酸价、过氧化值、反式脂肪酸超标。微生物:人造奶油(人造黄油)的大肠菌群、霉菌等微生物限量超标。严格控制精炼、杀菌等工序的温度和时间,确保质量控制符合要求;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7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动物油脂)污染物:苯并a、总珅等污染物限量超标;质量指标:丙

6、二醛、酸价、过氧化值超标;非法添加:非法添加工业鱼油、工业猪油等物质;掺杂造假:掺入其他低价油脂,添加精炼后的废弃食用油脂。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严格控制精炼工序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油脂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8调味品(酱油)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I限量超标;质量指标:氨基酸态氮不合格;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限量超标;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等防腐剂;同一功能的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过1;严格

7、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加强原料仓储条件控制,严格落实仓储管理要求;严格控制发酵工序的发酵条件,确保氨基酸态氮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严格落实生产工艺,保证灭菌工序执行到位;非法添加:无完整酿造工艺,以配制法代替酿造工艺,使用香精勾兑代替酿造酱油,非法添加植物水解蛋白、三氯丙醇等物质。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9调味品(食醋)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限量超标;质量指标:总酸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等防腐剂;同一功能的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

8、用量的比例之和超过1;超范围使用冰乙酸等酸度调节剂;非法添加:无完整酿造工艺,以配制法代替酿造工艺,使用香精勾兑代替酿造食醋,非法添加工业用乙酸等物质。严格落实生产工艺,保证灭菌工序执行到位;严格控制发酵工序的发酵条件,确保总酸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10调味品(味精)质量指标:谷氨酸钠含量不合格,硫酸盐含量超标;严格落实发酵、提取及精制工序,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11调味品(酱类)真菌毒

9、素: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真菌毒素限量超标;质量指标:谷物和(或)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而制成的酿造酱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超范围使用甜蜜素、安赛蜜等甜味剂;同一功能的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过1,非法添加:非法添加罗丹明B、苏丹红等工业染料。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严格控制发酵工序的发酵条件,确保氨基酸态氮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12调味品(调味料)微生物:液体调味料沙

10、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复合调味料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限量超标;质量指标:含油的半固态调味料品质指标酸价、过氧化值不合格;污染物:铅、镉等污染物限量超标;其他污染物:含油的半固态调味料塑化剂污染;食品添加剂:液体调味料超限量使用苯甲酸、时羟基苯甲酸酯等防腐剂;同一功能的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过1;固体复合调味料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严格落实生产工艺,保证灭菌工序执行到位;严格控制烘炒工序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油脂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加强采购管理,应使用不含塑化

11、剂等有害物质的食品接触材料;非法添加:固体复合调味料非法添加工业级碳酸镁、工业染料苏丹红、罗丹明B、碱性橙、碱性嫩黄、酸性橙U等非食用物质;半固态调味料非法添加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等非食用物质;标签: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剂标注不规范;无贮存条件、净含量等信息;营养标签计算错误或未标注营养标签信息。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13调味品(食盐)质量指标:食盐中碘含量不符合规定范围;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亚铁氟化钾等抗结剂;标签:低钠盐钠含量不符合要求。严格控制加碘工序的混合均匀度,确保碘含量的质量控制符合

12、要求;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14肉制品(热加工熟肉制品、发酵肉制品、预制调理肉制品、腌腊肉制品)兽药残留:氯丙嗪、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兽药残留超标;污染物:铅、碑、铭、汞、N-二甲基亚硝胺等污染物限量超标;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泻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微生物限量超标;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山梨酸、亚硝酸盐等防腐剂;超范围使用胭脂红、范菜红、日落黄等着色剂;同一功能的防腐剂、相同色泽着色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过1;其他污染物:原

13、料带入非法添加物硝基吠喃类药物、敌敌畏、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等药物、玉米赤霉醇等物质,非法添加氯霉素。非法添加:非法使用工业盐、罂粟壳、福尔马林等非食用物质;掺杂掺假:以病害肉冒充合格肉;原料掺假用低价肉冒充高价肉;标签:配料表中原料、食品添加剂未如实标注。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严格落实生产工艺,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保证灭菌工序执行到位;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加强采购管理,应使用不含塑化剂等有害物质的食品接触材料;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

14、出厂产品质量。15乳制品(液体乳、乳粉、其他乳制品)兽药残留:氟苯尼考等兽药残留超标;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Ml限量超标;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霉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超标;质量指标:蛋白质、脂肪、钙等营养素含量不符合规定要求;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纳他霉素、苯甲酸、脱氯乙酸、等防腐剂,超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严格落实生产工艺,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保证灭菌工序执行到位;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加强采购管理,应使用不含塑化剂等有害物质的食品接触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丙二醇。其他污染物:塑化剂、氯酸盐、高氯酸盐超标;非法添加:非法使用B-内酰胺酶、皮革水解蛋白、三聚氨胺、硫虱酸钠等物质,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稀奶油等非法使用香精香料;掺杂掺假:羊乳(粉)或特色乳制品中掺杂其他乳源。材料;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16饮料(包装饮用水)微生物:大桶水产品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胞菌限量超标;质量指标:大桶水产品耗氧量不合格,纯净水电导率不符合标准,矿泉水矿物质不足,?臭酸盐超标等。定期监测源水,避免水源污染;严格落实灭菌工序,确保确保水中氯化物含量和设备表面消毒剂残量符合标准,回收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