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353192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等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性质验证,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学好本节课对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的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

2、认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2.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研究的操作方法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加深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认识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并且通过课题2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制备二氧化碳和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方法。此时,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不断迁移。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教学方

3、法设计采用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的实验探究方法,并采取联系旧知、实验探究、随堂小测巩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的宗旨四、教学过程设计1.回忆二氧化碳的制取、性质研究包括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选择,装置的选择,性质的检验等。2.介绍教材实验相关装置与步骤教材中原实验的不足:(1)需制备大量的气体,药品用量大,容易造成浪费。(2)实验准备时间长,操作不大方便;由于气体放置时间长可能造成气体纯度不够使实验失败(3)实验步骤多,耗时长3.展示学生设计、改进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1)实验仪器及试剂六口微型反应槽、微型胶囊、橡胶管、石灰石、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4、蓝色石蕊试液、棉线、铁丝、火柴(2)实验仪器的装置图及仪器组装说明图1 实验仪器装置图主要仪器为六口微型反应槽 ,微型胶囊中盛放稀盐酸,1号槽是气体发生装置,瓶中盛放石灰石,4、5、6号槽分别放入澄清石灰水、蓝色石蕊试液,旁边小玻璃瓶内放置棉线(50ml烧杯作对比,显示整个实验装置体积的小巧)4.学生动手完成实验1. 实验的步骤及实验现象(1) 准备实验药品图2 气体发生装置 图3 放置药品微型胶囊中放入约3ml稀盐酸,1号槽中放入1号槽盛放几块石灰石,4、5、6号槽分别放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蓝色石蕊试液。(2)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探究图4 将胶囊内稀盐酸挤入反应槽,和大理石开始剧烈反应放出气体图5

5、点燃棉纱 图6 将二氧化碳通入玻璃瓶中 由于玻璃瓶内空间狭小,使用蜡烛容易熄灭,采用棉纱点燃后的火星代替火苗,棉纱纱在空气中能很好的燃烧,放入玻璃瓶内也能很好的继续燃烧,通入二氧化碳后棉纱火星熄灭,验证二氧化碳的不可燃、不助燃性。图7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图8 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蓝色石蕊试液里,蓝色石蕊试液逐渐变红,和旁边的蓝色石蕊试液对比明显。5.问题讨论,随堂小结问题与交流:(1)在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与同学交流(2)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请试一试(

6、3)改进后的实验与课本中的实验设计相比有何优点?(4)如果让你来设计改进本实验,你会怎么做?与同学交流随堂小结:(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4) 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五、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本节课按照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达成展开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很大提高。实验改进后的优点1.综合性强,这套装置可完成课本的4个实验。既制备了二氧化碳,又验证了它的性质,包括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课本中需要4组装置,现通过一套装置就可完成。2微型化,药品用量少环保安全,效果明显,学生实验过程安全便捷,平均一个实验消只耗稀盐酸5ml 、石灰水5ml、石蕊试液10ml左右,以45人班级计算,一次实验消耗稀盐酸少于300ml,非常节约药品。用小火星代替蜡烛火苗,利于实验在微型装置中顺利进行。3.操作简便安全,节省时间,学生容易掌握领会。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