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69第五单元复习训练(A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351907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69第五单元复习训练(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69第五单元复习训练(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69第五单元复习训练(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69第五单元复习训练(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69第五单元复习训练(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69第五单元复习训练(A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五单元复习 训练(A卷)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0分)(一)选择题(13分,第1题3分,26题每小题2分)1为下列句中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1)桓侯不应()AhunBhun(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wnByn(3)默而识之()AshBzh(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AhuBhu(5)疾在腠理()AcuBzhiu(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AxiBxi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A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B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C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侵,以思,无益,不如学也。”D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2、乎?”3对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B学而时习之(复习),不亦说(愉快)乎?C君有疾(小病)在腠理(皮肤的纹理),不治将恐深(厉害)。D居(居住)十日,扁鹊复(又)见。4对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所述不正确的是(2分)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而又爱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C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就不必再请我去了。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以蔡桓公病情的发展为线索组材,按时间顺序记叙事件的发展。B蔡

3、桓公说的“寡人无疾”这句话,说明蔡桓公的病得不到医治的根本原因。C这篇文章告诫人们不要盲目自信,讳疾忌医。因为蔡恒公的死,正是他盲目自信,固执己见,讳疾忌医的必然结果。6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分)A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C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D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二)语言积累运用(每空1分,17分)1按课文原句填空:(1)_,_,是知也。(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3)晨兴理荒秽,_。(4)几处早莺争暖树,_。(5)_,可以为师矣

4、。2按要求填写课文原句:(1)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_。(2)书湖阴先生壁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自然景物的是:_,_。(3)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的诗句是:_,_。(4)孔文子谥号“文”的原因是:_,_。(5)钱塘湖春行描写花草的诗句是:_,_。(6)论语十则中表示虚心学习的成语是_二、阅读(30分)(一)(11分)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

5、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_、_和_。(2分)2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说了哪些话劝他及时治病?对扁鹊的忠告,蔡桓公是怎样评论的?(用原文回答)(2分)3扁鹊第四次见蔡桓公为什么“还走”?(用原文回答)(2分)4体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的一句话是_,表现了他的_。(2分)5请把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填入括号中。(3分)(1)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6、。(2)桓侯体痛,()使从索扁鹊,()已逃秦矣。(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二)(11分)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3分)(1)累寸不已()(2)若中道而()(3)何异断斯织乎()(4)复还终业()(5)以就懿德()(6)妻跪问其故()2辨析下列加粗的词并解释。(2分)(1)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2)一丝而累()(3)无它

7、异也()(4)何异断织乎()3翻译下列句子。(4分)(1)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2)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这一段的意思。(2分)(三)(8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选段中表现狼很狡猾的句子是(2分)()ABCD2下列说法正确的几项是(2分)()A“径去”的意思是径直走

8、开。“犬坐”的意思是像狗似的坐在面前。B文中三个“其”的意义分别是指:屠户、积薪、前狼。C文中三个“以”的含义都是“用”。D“屠暴起”,写屠户当即立断。“暴”,突然的意思。E“目似瞑,意暇甚”的意思是:眼闭着似乎在睡觉,那种神情善良的狠。G此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H此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3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其目的是_ 。“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 。4屠户在柴堆后面都看到了什么?(2分)三、作文(40分)题目:妈妈,今天我做了一件_事要求:作文采用第一人称来写,用向妈妈陈述的口吻写。所写的事作为一件事来讲,交待完整。文中有适当的议论或

9、抒情。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一、(一)1(1)B(2)B(3)B(4)A(5)A(6)A2C3D4C5B6B(二)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好之者不如乐之也(3)戴月荷锄归(4)谁家新燕啄春泥(5)温故而知新2(1)绿树林边合青山郭外斜(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6)三人行,必有我师二、(一)1发生发展结局2“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公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4“寡人无疾”固执已见,刚愎自用5(1)疾(2)桓侯扁鹊(3)病臣(二)1(1)停止(2)如果(3)布(4)完成(5)美好(6)长跪2(1)并且(2)无义(3)别的事(4)与区别3略4劝夫积学(三)1D2AD3盖以诱敌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三、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