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为辅以文促情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348185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言语为辅以文促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言语为辅以文促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言语为辅以文促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言语为辅以文促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言语为辅以文促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言语为辅,以文促情陈情表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通过委婉曲致的陈情技巧体会作者诚挚的情感,进退有据的情理。(教学重点)2. 在梳理文章脉络、揣摩行文心理的探究中把握文本内涵以及骈文的文体特点。3. 通过延伸阅读努力深入探究陈情表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心底处境。(教学难点)【教学对象】高二(1)班【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文本研习;拓展阅读【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5分钟播放视频:魏晋风度。(活跃气氛,普及竹林七贤)一、 激趣导入,情境创设我们先一起来看一幅画,画面描述了什么事情?(李密在祖母床榻前细心跪侍汤药)陈情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挚情”可以说是它的生命。

2、历来读陈情表,无不赞叹李密于其中至深至真的孝意。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对此,有疑问:难道李密写陈情表,是为了让皇上知道自己是个非常有孝心的人吗?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标题“陈情表”。“表”是一种什么文体?(课下注释: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所以简单来说,陈情表是李密写给皇上、婉拒皇上征召的信。(趁机梳理“察、举、拜、除、当、拔擢”等文学常识,从整篇表文看,实际上李密并没有被授予高官,也没有旧职可免,多与当时讲求对仗的骈体化文风有关。同时引导学生感受皇帝对李密“征召之勤”,李密“陈情

3、”之不易。)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问题探究:李密是怎样抓住皇上的心理,使皇上恩准自己暂不赴任的?二、 合作探究,陈情梳理(一) 主题探讨:极书自己的孤苦情状。齐读第一段,梳理李密写了自己哪些孤苦情状,琢磨他详细叙述这些孤苦情状的用意。【明确】身为孤儿,生活孤单,内心孤苦。(“三孤”)李密与祖母可以说是相依为命,情感深厚。也为下文不能“废远”埋下伏笔。取得皇上的怜悯。【辅助材料】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三国时期为武阳人。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后,公元263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二) 主题探讨:逢迎与贬损。师范读第二、三、

4、四段,学生画出李密逢迎皇上、贬损自己的字词句,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写。【明确】李密逢迎、贬损的主要表现在三:贬低自己;俯首称臣;否定前朝。最终目的是使皇上接纳自己暂不赴任的请求:允许他先尽孝,再尽忠。【辅助材料】忠与孝,传统伦理的艰难抉择材料一:文心雕龙章表篇说:“昔晋文受册,三辞从命,是以汉末让去,以之为断。”(古代不成文的规定,推让的表文以三次为限。李密的陈情,其勇气,自有其底色。)材料二:在必须作出二选一的抉择面前,李密突破了“三”的势力圈,在成为一个“忠臣”之前,先做好一个“孝孙”。他对常理的突破是以对祖母的至爱至孝为精神的底子的,情切理直,于是充满合理的因素。(特级教师,张悦)(三) 主

5、题探讨:“陈情”内外。阅读【辅助材料】材料一:李密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 ,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 ,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乃上疏曰: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晋书 李密传 )材料二:武帝览表日:“密不空有名也。”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养其祖母奉膳及祖母卒,服终,从尚书郎为河内温县令 。(华阳国志)【明确】李密的陈情是达到他的目的了的。但其中李密作为一个降臣“卑微谦恭、诚惶诚恐”的心理也是非常的委婉曲致。三、 拓展延伸,陈情后话1.阅读【辅助材料】,谈感受。 蜀亡后,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

6、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一年以后,祖母去世,李密守孝两年后出仕,官至汉中太守。后因诗被免。2. 阅读【辅助材料】,感受所谓“圣朝”,所谓“沐浴清化” 和曹魏有点关系的知识分子,如夏侯玄、何晏等正始名士,都为司马氏所杀。“因为他二人同曹操有关系,非死不可,犹曹操之杀孔融,也是借孝做罪名的。”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康之下狱,太学生数千人请之,于时豪俊皆随康入狱,悉解喻, 一时散遣。康竟与安同诛。 ” 世说新语雅量注引王隐晋书载“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

7、为虑耳。” 司马昭所言,晋书嵇康传【明确】只能说,李密陈情的时代是一个个性上比较开放通脱,政治上比较专制的时代。又或者说,封建时代哪一段历史是不专制的?!读陈情表下泪者,是你的拳拳孝意;读陈情表不读它的历史,你难懂李密真正的“陈情”。3. 齐读【辅助材料】(李密)历任尚书郎、汉中太守,最后因诗被免,对于晋王朝,他的利用价值可能限于人心不稳之时。李密的的幸运不但在于他如此坚决地抗旨而保全了性命,而且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篇旷世的散文经典。李密的文章在坚定与委婉、明理与抒情之间,分寸把握得实是精准。四、 作业布置课外分类梳理陈情表的文言知识;背诵全文。五、 板书设计陈情表李密征召委婉曲致孝忠卑微谦恭诚惶诚恐察举拜除当身为孤儿俯首称臣生活孤苦贬低自己内心孤单否定前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