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心理健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323840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与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运动与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运动与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运动与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运动与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与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与心理健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与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与心理的关系包括心理对体育运动能力的影响和运动对心理的影响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运动心理学或体育心理学要解决的问题。而后者那么是健身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即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探讨和解决有关保持或促进人类身体开展、健康、强壮的各种心理学问题,着重研究运动的各种心理效应,探求不同的运动工程对心理的影响,以及身心统一关系等。 近几年来,国外许多研究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如运动与精神健康、降低应激、调节情绪、缓解抑郁、提高自我理念等。国内学者司徒炳坤等的有关研究也很有价值。本文对运动的心理效应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予以综述,旨在为健身心理学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广

2、阔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们提供有益的帮助。 1 运动对应激的作用 朗BONITA LONG在考察了高焦虑成人自愿者分别参加的一个慢跑训练方案和应激思想灌输训练及一个控制组,在完成一个星期的应激降低活动后,发现尽管各组在对应激严重性的估计、应付技术的类型以及感知到的应付的有效性上没有差异,但在有关的自我效能中,两个实验组都显示了更有效的应激应付,所以朗提出:运动可能是一个对付慢性应激的方法。有人在对高校学生应激水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与最低的应激水平有相关关系。 2 运动对焦虑的作用 通过运用行为测量和心理测量等方法的研究发现,运动锻炼可以使个体的主观紧张体验降低。实践还

3、证明,较强烈的运动可以对抗因长时间单调的动作引起的焦虑,这种作用可持续45个小时。剧烈运动也可以帮助克服日常生活中因思维过度而引起的焦虑反响。因而,一般运动、剧烈运动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心理应付措施。 近几年的研究证明,不管正常人还是病人,参加体育锻炼都能减轻焦虑状态。根据肌肉等客观指标的分析,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登高等,坚持十分钟左右,能使肌肉的紧张性降低,这种作用可持续近一个小时。在较强烈的运动后,能导致中枢神经的松弛反响,从而也可降低焦虑反响。 3 运动对抑郁的作用 研究认为,中等或大强度的运动锻炼,能治疗非精神病人的抑郁病症,并且在锻炼期间,抑郁症的减轻与躯体的康复

4、过程相一致。有不少人认为,这种抗抑郁作用可与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作用相媲美。实践证明,运动锻炼不会使抑郁症复杂化,没有其他心理副作用,是一种平安的对付抑郁症的手段。 4 运动对特殊人群的作用 比德尔STUART BIDDLE认为,有较高生活应激的青少年,参加有氧运动或无氧运动者,比运动少的人更少患疾病。有人研究发现,运动对自尊心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对多个研究作了综合分析后,进一步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影响最大的是残疾儿童,并且运用的是健身运动,而非娱乐性、技能性、竞技性的运动,尽管所有形式的运动都显示出积极的效应,但健身运动相对作用更大。而在技能性和竞技性的运动中,个体对竞争性、适应性等方面的自我

5、感知是很重要的。 格罗夫等人考察了在一个戒烟的方案中,运动作为一种减低焦虑的技术时,发现参加者烟瘾低,慌乱分值也低。戒烟是一个具有较强生理和心理因素的过程,运动对戒烟更容易发生作用。心肌堵塞康复病人可能出现许多行为心理问题,其中包括抑郁倾向。研究说明,运动锻炼可以使这些病人的抑郁减轻,这种抗抑郁的作用可以持续24年。运动也有利于克服外科疾病伴发的抑郁病症。 对老年病的长期研究也证明,运动锻炼不但能使躯体健康水平提高,同时还增加了他们的认识能力。斯皮多索测定,经常参加锻炼的老人的反响和反响速度比同等条件下的静居老人快的多,经常参加中等强度运动锻炼的人,其职业操作水平也有明显的改善。许多人认为,这

6、些变量是用于估计个体心理功能的较好方法。 5 运动与运动快感 愉快是人类原始情绪之一,是盼望的目标到达和需要得到满足后,随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因此,可以认为愉快感本身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它来源于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的满足,如成功感、自由感、自我控制、竞争,这些都已被认为是愉快感的重要因素。运动愉快感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体验到喜悦与快乐情绪,是运动的心理健康效应到达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克尔L.M.WANKE在他的有关愉快感和运动坚持性关系的研究中认为,运动的愉快感,将使运动产生更显著的积极效应,首先愉快感可能使参加者更容易坚持运动,从而使更多的参加者得到健康,而有多于50%的人在获得理

7、想的健康效果前就放弃了运动;其次,愉快感本身具有直接的健康效应,使参加者更易获得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 尽管对运动的新参加者来讲,健康是最重要的目的,但愉快感是长期参加运动的重要原因。运动健康效应的一个重要状态专注,它是一种将注意力集中于有限的刺激范围,忘记了个人问题,没有了时间感觉,自我知觉降低,感到与周围融为一体。最近的研究证实了“专注与生活满意度、自尊和一般的健康感相关。所以认为愉快感和运动中的“专注的态度是相关联的。另外,参加者的个性特点和态度、运动工程类型等都影响着愉快感和坚持性。对于如何使参加者得到最大的运动乐趣,从而得到最大的心理健康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已有人开始研究体育

8、活动的运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的运动工程和不同强度的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研究者都认为,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最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中等运动量的体育舞蹈的健心效应明显好于小运动量的运动,特别是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上。 通过综合研究,总的来讲,可以将身体活动和运动锻炼对参加者的心理效应归纳为:1增加或提高的有:学业成绩;做事和决策果断;有信心;情绪稳定;独立性;智力水平;心理控制源内控倾向;记忆力;良好心境;知觉能力;交往可接受性;积极身体自我评价;性生活满意;主观良好感;工作效率高。2减少或降低的有:工作缺勤;过度饮酒;怒气;焦虑;抑郁;痛经;敌意态度;恐惧感;神经质表现;应激反响;紧张;A型行为;工作错误;慌乱。 近几年来,随着行为科学和身心医学的长足开展,医学界和心理学界都注意到环境对人的压力所产生的心理应力已成了损害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应力是导致一些疾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因此,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相互影响,紧密相关。如果我们通过适宜的运动和健康的行为改良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亦将对我们的精神状态起着有益的作用。这也是健身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责任编辑:汤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