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突发灾难的心理危机干预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322156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突发灾难的心理危机干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突发灾难的心理危机干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突发灾难的心理危机干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突发灾难的心理危机干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突发灾难的心理危机干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突发灾难的心理危机干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突发灾难的心理危机干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突发灾难的心理危机干预摘 要:灾难事务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损伤。主动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对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突发灾难性事务人们的心理应激反应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步骤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突发性灾难;心理应激;心理危机干预1 引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不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如地震、水灾、火灾、疫病的流行、斗争、恐怖主义活动等。灾难事务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创伤性的心理打击。与经济损失相比, 灾难对人们的心理冲击是内在的, 不为人留意。但事实上,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承受的心理压力巨大, 灾后3个月可

2、能是心理危机爆发期, 人们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应激反应, 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某些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甚至对他们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从而影响其日后的生活1。因此,灾后灾区经济重建很重要,但灾民的心理健康重建更艰难。2 突发灾难事务与心理应激突发灾难事务,又称严峻突发事务(Critical Incident) ,是指一种使个体产生无法抵挡的感觉,并失去限制的情境( Solomon 1998)2 。灾难事务具有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等特点3 , 心理应激反应是人的身体对各种惊慌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4。突发灾难事务常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

3、碍,即心理危机。2.1 与应激相关的障碍主要包括调适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 、极度应激障碍(Disorder of Extreme Stress)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Milgram 1998)5 。2.2 心理应激反应产生的缘由心理应激反应产生的缘由既有主观缘由,又有客观的因素;既有物理,也有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诸多综合因素6。灾难是一种社会性应激源,而这种应激源具有不行预见性、突发性、速度快及应激强度大等特点7。突发灾难事务的威逼性

4、、紧迫性、震撼性和后果不确定性,是造成个体心理应激的根本缘由8。2.3 心理应激反应的表现心理应激反应的表现主要表现在生理、心情、认知和行为上,其中心情异样最为突出9。一般应激反应会维持68周。生理方面表现为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简单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死感、肌肉惊慌等。心情方面表现为恐惊、焦虑、疑虑、不信任、懊丧、愁闷、哀痛、易怒;无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惊慌、担忧;生气、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忧家人健康,胆怯染病,胆怯死去等。认知方面出现留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确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务上转移等。

5、行为方面表现为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躲避与疏离,不敢出门、胆怯见人、暴饮暴食、简单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3 心理危机的干预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实行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在发生灾难性突发事务时,心理干预可起到缓解苦痛、调整心情、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鼓舞士气、引导正确看法、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10,11。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急性、猛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稳定和削减危机或创伤情境的干脆严峻的后果, 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务中复原或康复12 。现代意义的心理干预,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结合13。3.1 心理

6、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14而最佳的黄金时间就是在危机事务发生后的24 到72 小时之间。3.2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既有受害者、生还者、目击者、死难者的家属、同事、挚友;也有救援人员、消防人员、警察、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易感人群、老人、儿童。3.3 干预对策3.3.1 心情和认知干预面对突发性灾难事务, 人们表现出的心理应激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因此在评估个体应激程度时要充分考虑其心情和认知反应。个体对事务的认知评价在很大程度上确定其后期的行为表现, 创伤性事务发生后, 受害者是否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是否会成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与个体的认知模式有关15。

7、心理工作者有必要给当地受灾居民供应刚好的干预措施, 让他们有心灵的倾诉对象。首先, 要让当事人尝试接受现实的状况, 不要隐藏感觉, 试着把心情说出来, 不要牵强自己去遗忘, 心理工作者可适当用肢体接触来表达对他的关切, 例如: 握住他的手、拍拍他的肩、拥抱。其次, 教会他们舒缓心情的一些自助方法并赐予协助。例如: 强制休息、增加社会交往、激励主动参加各种体育熬炼, 这些活动可有效地转移留意力。同时给当事人供应宣泄机会, 有助于疏导当事人造成自我毁灭的猛烈情感和负性情感的压抑。最终, 进行必要的认知行为矫正训练, 提高体对应激反应的认知水平, 订正不合理思维, 以提高其应对突发事务的应激实力。3

8、.3.2 协作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理干预的协助工具, 目前主要运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 它能够明显缓解抑郁、焦虑症状, 改善睡眠质量16。躯体症状的改善可以反过来影响个体心情的变更, 因此, 针对个体较严峻的躯体症状应刚好赐予药物对症治疗。3.4 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急性、猛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稳定和削减危机或创伤情境的干脆严峻的后果,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务中复原或康复。目前,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这些模式为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供应了基础17。3.4.1 平衡模式认为危机中的人通常处于一种心理或心情失衡的状态,自身原有的应付

9、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意需求。目的在于帮助个体重新获得以前的平衡状态。主要适用于早期干预。3.4.2 认知模式认为心理危机主要来源于对灾难和创伤的错误思维和信念,通过校正错误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变更非理性的认知和自我否定,个体能够获得对生活中危机的限制。适合于危机稳定后的干预。3.4.3 心理转变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和环境学习相互作用的产物,危机是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与危机有关的内外部因素,帮助个体利用环境资源、寻求社会支持并调整自己的应付方式从而获得对自己生活的自主限制。有探讨者认为将这3 种模式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统一的、综合的模式对于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是很有

10、意义的17。3.5 对支持资源的整合模式3.5.1 教化、支持和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 目的在于当危机干预人员资源有限时,通过训练团体领导、警察和牧师等供应最初的危机干预和减轻情感上苦痛的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团体内的心理健康资源。3.5.2 综合全面的干预系统即灾难发生后建立电话危机服务、上访危机服务、移动危机服务、与危机暴发区保持联系以及严峻突发事务的应激管理等5 种形式相结合的综合全面的干预系统。3.5.3 建立公共心理健康反应联合体在“9. 11”事务中美国建立了公共心理健康反应联合体,其主要目的是为军方、红十字会、当地心理健康机构和其他机构供应网络与信息沟通的机会,以及预防不同机构

11、之间的重叠服务18。这些对支持资源的整合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危机干预的效果。4 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和方法心理危机干预一般包括4个步骤。4.1 危机评估危机评估在整个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19 。干预者必需在短时间内通过评估快速精确地了解个体的危机情境及其反应,这是进行整个危机干预的前提。主要包括个体经验的突发事务、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个体实行的应对方式等。此外,评估必需贯穿于危机干预过程的始终。干预者必需通过评估确定危机的严峻程度,并不断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从而了解支持系统的有效性,确定有效的应对策略。目前国外常用的评估模型主要有3种。4.1.1 三维筛选模型评估个体的认知、

12、情感和行为3方面的功能水平20 ,这是一种简易、快速、有效的模型。其中认知评估主要包括侵扰、威逼和丢失3项内容;情感评估包括评估生气/敌意、恐惊/焦虑、懊丧/忧愁;行为评估包括接近、回避、失去能动性3项内容。4.1.2 阶段性的评估模型评估个体处于从出现应激反应到反应消退或恶化的哪一阶段21 。该理论认为个体从出现应激反应到反应消退或恶化一般需经验5个阶段。如要预防严峻的创伤应激后障碍,个体需在48 h内接受适当的专业干预及治疗。4.1.3 人与环境互动的评估模型主要评估个体应激及其影响因素22 。这一模型重视应激事务的多样性。4.2 制定危机干预方案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个体实际状况的干预方

13、案。设计可以解决目前的危机或防止危机进一步恶化的方法,确定应供应的支持23 。4.3 实施治疗性干预4.3.1 建立有效的沟通倾诉途径与危机中的个体保持亲密的接触,表示关切和理解,建立良好、信任的关系。激励危机个体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指导适当的心情宣泄途径,以减轻焦虑。4.3.2 认知干预即供应灾难相关信息,帮助危机个体正确相识灾难。个体对灾难的认知会影响其应对方式,因此应帮助个体客观、理智地面对现实,订正错误、不合理的认知。4.3.3 供应应对技巧及社会支持向危机个体说明其情感反应是对灾难的正常反应,强化焦虑、恐惊等的合理性。不对危机个体做不切实际的保证。强调危机个体自身对其行为和确定所负

14、有的责任,帮助个体建立主动的应对策略。同时,向其介绍一些主动有效的应对技巧,如PBR 技术,即暂停、呼吸和放松的方法等。调动社会支持资源赐予危机个体支持和帮助,如家庭、挚友、同事、社会组织等的支持。4.4 制定危机干预的预期结果,不断评估干预的有效性24干预者通过视察、交谈以及运用量表等方法对个体进行心理及危机评估,以了解干预效果,并刚好调整干预方案。近年来的探讨表明,发生突发灾难性事务时刚好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家庭、群体度过危机,削减创伤,复原身心平衡的有效措施。参考文献:1吕秋云,丛中SARS 心理干预的基本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08): 532Sol

15、omon RM. Utilization of EMDR in crisis interventionJ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Time Limited Treatment,1998(02):239246.3邱慧萍灾难性危机事务的心理干预N江西农业高校学报,2004(09):1344朱蕴丽, 苗元江公共卫生事务的心理应激与干预策略N南昌高校学报,2005(03):495Milgram NA. Children under stressMNew York:Plenum Press,1998(04):5055336朱蕴丽,苗元江. 公共卫生事务的心理应激与干预策略N南昌高校学报,2005(03) :49 - 527孙萍 灾难后的心理应激与健康J 卫生职业教化, 2005(01) :141 - 1428张义,党海红 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会心理学危急因素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02) :186 - 1879张理义 地震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J 人民军医,2008 ,(07) :411 - 41210李权超,王应立 军人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