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导学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319773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书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振兴中华”等词语,并理解词语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预习指导1、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2、收集几句名人名言。三、预习检测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四、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提升)1、小组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认识文中8个生字,练习写12个词语。小组讨论交流需要注意的问题。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拓展延伸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崛( )范( ) 铿( )锵( )闯( )租(

2、 )2、听写词语:3、阅读链接:语文书124页,课后选读课文真实的高度。二次备课二次备课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感受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阔学习思路。二、预习指导阅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三、预习检测1、多读几遍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用红笔勾画出不懂的地方。 四、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第16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少年周恩来在疑

3、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2、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a、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用勾画)b、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c、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说些什么?d、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e、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3、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a、找出过度句。(用勾画)b、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c、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d、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五、拓展延伸再次朗读课文,体会含义。二次备课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