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309869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 法是治国之本、安邦之基。国家要实现法治化,就必须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尊重、认可和接受。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指大学生这一群体对法律的知识内化、实践运用并自觉提高的能力或素质。 法律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某种不变的“民族精神”或“传统文化”的结果,必须以法律感知、法律运作、法律评判等一系列实践过程来整合构建。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站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理应是该时代具有高水平法律素养的群体,应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一、目前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 一) 对法律的概括意

2、识较强且具有理想化色彩: 当代大学生饱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润泽,自发产生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知识和信息的大量积累,使大学生能够站在较高的立场上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社会发展,关注最新修改的法律法规。但缘于法律课时的限制、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大学生对国情又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加之思想上的理想化和不成熟,使他们的法律观念虽积极但带有理想化色彩。一旦不能通过理想化的法律解决问题时,就会对现行法律产生诸多质疑和不信任,而逐渐失去对现行法律的尊崇。 二) 权利的应然性与行为原则的淡漠化并存。 三) 对法律的认知、定位、运用和判断出现了空前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有些

3、大学生的法律观念、法律行为正确而积极,能够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对法律现象得出客观、理性的结论,也能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而有些学生则盲目信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对中国的法律制度进行否定,主张在法制体系上效仿西方的做法;有些大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轻视法律的作用,对法律“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甚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行为完全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出现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有些大学生没有准确理解“德治”与“法治”的内涵、特点和关系,道德的方法和法律的方法在实践中经常错位,使他们经常陷入困惑而不能自拔;有的学生用双重标准看待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法律标准则比对

4、他人的要宽松很多,这些大学生往往只关注他人的法律行为,而忽视了自己的法律行为,以至于使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而不能觉察;有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致使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犯和损害。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而且犯罪类型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同社会犯罪比,其涉罪范围、性质及危害没有质的区别。数据显示:“象牙塔”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意识状况令人忧虑。现行的学校“法制教育”课,根本没有让学生真正懂法。正如“硫酸伤熊”案当事人刘海洋所言:“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和刑法等,但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

5、剂烧伤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从这段心语中,也许会让我们得到比“事件”本身更富有检讨意义的启示,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模式应该改变,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注意自觉提高自身法律素。 1 二、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 一)改进传统法律教育方式,融合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法律理性: 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法律修养,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法律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使其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加强学校法律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法律教育与法律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法律思考、法律实践的机会。 二)

6、依法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深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校理应以“依法治校”、“以法育人”作为自身的管理原则,通过规范严谨的管理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判断、法律精神和价值取向。 三)加强法律实践和模拟体验: 现场体验、法律实践的效果都远远胜过抽象的理论说教,法律实践活动会对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产生极大的确定力,帮助大学生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中明确的是非观念,使他们能够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为他们顺利走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四)优化社会环境,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 社会各部门要积极联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减少和消除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逐渐优化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积极给大学生展现更多健康向上的法律现象,把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控制在最低比率,帮助大学生不断消解思想上的法律困惑,帮助他们树立法律信仰,培养他们良好的法治意识和价值取向,并通过自身法治完善的过程,感染更多的大学生自觉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总的来说,要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就应在校园里营造出法律的氛围,促使大学生在成长中学会自觉地尊崇法律权威,自觉地关注所有的法律,自觉地把守法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有效避免自己游离于法治之外、主体意识缺位的问题,从而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悄然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