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知识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30985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洋洲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洋洲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洋洲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洋洲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洋洲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洋洲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洋洲知识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洋洲知识点、大洋洲的位置1、经纬度位置:热带和南温带25N50S;经度110E180140W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二、大洋洲组成1、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2、四大岛屿: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几内亚岛。3、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种不同类型的岛屿类型成因大陆岛地壳陷落火山岛火山喷发珊瑚岛珊瑚虫堆积冲积岛河口地区泥沙堆积而成特点举例地势较高新几内亚岛地势险峻夏威夷群岛地势低平三大群岛地势低平崇明岛4、澳大利亚大堡礁: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岛群。塑造珊瑚岛的主力军是珊瑚虫。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海岛叫珊瑚岛。 珊瑚岛主要分

2、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热带浅海地区,以太平洋的浅海比拟 集中,如澳大利亚东北面的大堡礁。中国南海诸岛中的多数岛屿均为珊瑚 岛。5、面积:大洋洲的面积在七大洲中是最小的,只有900多万平方千米,相 当于亚洲的1/5,因此说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洲。口诀记忆:各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南极欧,面积最小大洋洲。三、国家和居民历史上,大洋洲曾是英国等国家的殖民地。20世纪初,澳大利亚、新西 兰两国先后独立。二战后,又有十多个国家独立。现在还有一些岛屿被英、 美、法等国占领着。大洋洲现在的居民绝大局部是欧洲白种人移民的后裔, 少数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二、主要国家和城市澳大利亚:堪培拉、悉尼

3、、墨尔本、珀斯。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汤加:世界上最先进入新一天的国家。瑙鲁:鸟粪、磷肥、最小岛国。萨摩亚:世界上最后进入新的一天的国家。基里巴斯:惟一横跨赤道和日期变更线。澳大利亚一、范围和位置120 E 150 E,南回归线 23 26,S。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768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中国、美国、巴西。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等岛屿澳大利亚大陆塔斯 马尼亚岛、大堡礁等。二、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东中西三大地形区。东部:山地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西部高原低矮 200 500m。大自流盆地: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大自流盆地两侧高,中

4、间低,形成承压水构造,盐度高流经含水层距离 长,溶解了一些盐类物质,不宜灌溉,可作牲畜饮水。(二)气候:半环形分布。半环状的核心:热带沙漠气候;外环:自北向南分布着热带雨林、亚热带 湿润性季风气候;中环:热带、亚热带草原气候。澳大利亚气候、自然带的分布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1、东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一热带雨林带。成因:东南信风由海洋带来丰 沛水汽;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 用。2、北部:热带草原气候一热带草原带。成因:夏季来自赤道附近的西北季 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形成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3、东部沿海:亚热带湿润气候一亚热带常绿阔叶带。成因:海陆热力性

5、质 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4、东南沿海和塔斯马尼亚岛: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成因: 终年受西风影响。5、南部和西南沿海:地中海气候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成因:副热带高 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6、内陆和西部沿海:热带沙漠气候一热带荒漠带。成因:副热带高压控制 之下,下沉气流为主;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深入;西澳大利亚寒流对其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三)水文:河湖稀少墨累河:源于大分水岭西侧,重要支流为达令河,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河口地中海气候北艾尔湖:本州最低处16m。四)植被:外半环森林一中半环草原一内部西部荒漠。五)生物: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

6、博物馆。特有动物:考拉、鸸鹋、袋鼠、鸭嘴兽。澳大利亚生物古老性的原因:1、澳大利亚很早于其他大陆别离,长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传播,致 使大陆上没有其他动物及它们进展生存竞争。2、澳大利亚形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褶皱运动,地壳一直比拟稳定,自然条 件比拟单一,故动物进化缓慢。【简述】: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 物演化缓慢并得以保存下来。澳大利亚的桉树适应性强,有良好的的吸水能力,在荒漠和沼泽里均可生长。桉树生长迅速,本质坚硬,叶子可制桉油,经济价较高。三、经济地理特征1. 人口:人口 1875万,地广人稀2人/白色人种,英国移民后裔,通用英语,信奉基督教,城市化水平高。

7、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人口分布及自然条件和经济开展有密切关系。东南沿海人口稠密:气候条件: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候影响,温暖湿润。交通条件: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历史和经济:英国移民首先到达地,开发时间早。其他地区人口稀少: 广阔内陆、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多为沙漠和草原。东北部沿海:高温多雨,原始热带雨林,尚未开发。比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国在人口分布、城市分布方面的特征及其成因:国家人口和城市分布特征形成原因澳大利亚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 中西部人口、城市均少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农牧、工矿业兴 旺。中西部气候干旱、多沙漠、草原加拿 大集中分布在南部走廊一带, 北部人口、城市稀少南部气候夏

8、季温暖,工农业兴旺。北部 寒冷,经济落后。澳2.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8世纪后期引进29只羊,当今约1.4亿只。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兴旺条件?地形: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平坦,草原广阔;气候:广阔内陆和西部气候干旱,冬季温和,适宜牧草生长,牧场广占全国3/5)水文:地下水丰富,有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大自流盆地;品种:品种优良的美利奴羊;天敌:无大型野生食肉动物。3. 农业:混合农业。大量出口小麦和羊毛。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及降水、气温、人口分布有什么关系?降水量大;气温较温和;人口较密集。一混合农业分布范围: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开展的区位因素分布:

9、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草原地区,普遍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 营方式。有利条件: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气候条件优越,水分和光照热量 较为充足;地处平原和盆地地区,耕地开阔,土壤肥沃;该农业区地 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经营;农业区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农产品外运;澳大利亚农业科技先进,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高;国家对农业区的开 展有政策扶持和鼓励。小麦种植及绵羊饲养两种生产方式忙、闲错开,便于有效、合理地安排农 事活动:麦植 小种翠地,描料(忙碌)生1降季节 艮闺)割孝收忙/I.月价1234567g9101112绵养饲养在牧场上放牧 (农闱)配种(忙球)剪羊毛(忙碌)在收割后的 麦田上放牧

10、(衣闺)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羊具有耐渴、喜欢流水、厌恶湿热的特点,适合在枯燥 气候条件下和开阔的地区生活。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优点: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农民可有 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及牧羊活动交替进展);农 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一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不利: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措施: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开展。3、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分布:铁矿:澳大利亚西部;煤炭:东部沿海;铀、锰、铝土:北部地 区。主要工业部门:

11、采矿、冶金、机械、化学、造船等。4. 城市:堪培拉:首都;悉尼:最大城市、港口;墨尔本:第二大城市;珀斯:西 南部,地中海气候。艾尔斯巨石:艾尔斯巨石东高宽而西低狭,周长约9公里,长3.62公里, 宽2公里,高348米,岩面上镌刻着无数平行的直线纹路,形状像两端略 圆的长面包;较低的斜坡上由于较弱岩层的蚀化而出现沟槽;而顶部有因 罕见的暴雨所带来的大水冲刷出的沟渠和洼地底部有一些浅洞穴,洞内有 雕刻和绘画。新西兰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由南岛、北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首都惠 灵顿位于北岛的南端。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泼,多火山和地辰。1. 地形:境内多山,山地和丘陵占

12、其总面积75%以上;2. 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3. 植被:森林覆盖率达29%,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4. 水力资源丰富,全国80%的电力为水力发电;5. 畜牧业是新西兰经济的根底,农牧产品出口量占其出口总量的50%,羊 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 利亚进口;6. 地热资源丰富。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及湖泊位于印度洋板 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处,地壳运动活泼;7. 人口:欧洲移民后裔占78.8%,毛利人占14.5%,亚裔占6.7%;8. 城市:奥克兰、惠灵顿、基督城是人口最多的三个城市。毛利族是人口 最多的少数民族;9. 宗教:70%的居民信奉基督新教和天主教,是世界上人口都市化最高的 国家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