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30800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文本分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所致的悼词。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短短一千多字的悼词中,准确又高度凝练地总结了马克思的一生及其为人类社会作出的伟大贡献。简洁朴实的语言,理性节制的叙述中充满了对亲密战友逝世的悲痛,对亲密战友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的深切缅怀,对他历史功绩和光辉理想的赞颂。本篇悼词不应只作供人敬仰拜谒之用,其真正价值在于它独特的文体价值,它用朴实简洁的文词语句和理性节制的叙述传达出的深沉情感和严密的逻辑构架,以及它所给予学生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启迪。 悼词通常“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

2、”,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本悼词开篇叙述马克思去世的时间、地点、身份等;主体部分主要介绍马克思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伟大贡献和巨大影响,结尾表达对马克思的敬意和悼念。这三部分内容看似简单,但它却呈现出结构与内容的统一性,评价与情感的一致性。 文章开篇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着重强调其作为思想家辞世的客观事实,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无限的悲痛,奠定了全文深沉含蓄的情感基调;接着第2段两个“对于”则先主后次,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巨大贡献,作为后文叙述的总纲;然而接下来恩格斯的讲话却出现了有悖于第2段先主后次的评价顺序。第3、4两段讲述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的伟大贡献

3、: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二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第5段简述马克思在其他众多领域的研究情况,第6段则介绍马克思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第7段才讲述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方面的成就。思想是革命的基础,科学推动革命,革命才是目的,思想、科学、革命在这里融为一体。由此看来,第3-7段主次颠倒的介绍恰恰体现了恩格斯思维的缜密性、本文逻辑的严密性。 此外,恩格斯善于运用各种过渡来加强段落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过渡段和过渡词语的使用。第4段中“不仅如此”承接前两段历史规律的发现,紧随其后的“马克思还”领起“另一发现”揭示剩余价值规律。第5段“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

4、该是很够了”,承接上文,先肯定第2段和第4段中“两个发现”的重要性,又退一步说“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从而引出“科学家”的身份,以及对于“科学推动革命”的喜悦。而对于“科学推动革命”的喜悦正是“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一进一退自然地突出了马克思的非凡成就。此外,以指代性词语和关联词语为主,连接段落和指称的内容来显示段落之间在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如第2段开头 “这个人的逝世”承接上段,“对于”引出下文3、4两段马克思的“两大发现”。第6段中的“这样”不仅承上句“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更是通过其后的“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来揭示马克思 “首先是

5、一个革命家”的重视实践、投身革命的精神境界。第7段中的“因为”承接上段,解释马克思在理论发现上的作用,接着具体阐述革命家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而第8段中“正因为这样”中的“这样”指代前文马克思为革命运动提供理论武器和他直接的革命实践,可见马克思革命家与科学家的身份是完整统一的,敌人忌恨的既是科学家马克思,也是革命家马克思。由此看来,本文段落之间过渡的圆润,递进的自然,可以说是环环相因,丝丝入扣,内容和结构实现了统一。 这篇悼词不仅仅是为了寄托恩格斯个人的哀思,更是代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人民的追悼,这也决定了恩格斯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只能是委婉含蓄、理性节制的,其朴实简洁的语言和缜密的思维、深沉的情感

6、相契合。 尤其是讳饰手法的运用,准确亲切,更显深沉含蓄。第1段中用“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代替“逝世”、“与世长辞”的常见词语,感情含蓄深沉;通过“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委婉地叙述了战友的逝世,并采用了递进式的手法,写出了马克思逝世时的平静安详,实际上也表明了恩格斯不忍心而又不得不说出这一残酷事实的悲痛而矛盾心情。 此外,精练的用词,极具情感的张力。第1段中“还不到两分钟”写出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深感惋惜和遗憾。第2段中通过两个“对于”句揭示马克思在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中的伟大建树,“形成的空白”“不久就”强调了马克思在无阶级斗争和历史科学发现中地位无可替代。而第9段的“将永垂不朽”的“

7、将”是一种预见,表明恩格斯对马克思英明和事业不朽生命力的坚定信心,而作为讲话者, 这个“将”字也能鼓舞无产阶级革命者,表达对马克思的崇高赞颂。 通过对结构、情感、语言的三维一体的解读,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的卓越成就和伟大贡献进一步深入人心,也体现了本文作为悼词的特点,然而更重要的是,马克思身上所具有的跨越阶级、胸怀人类的高贵品质、光明磊落的胸襟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和精神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导师的抱负与使命。 其他资料链接: 1.背景资料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德国)。他25岁时迁居法国巴黎。在大学里研究法学、历史和哲学。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他与恩格

8、斯一起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 马克思曾先后四次遭到一些国家反动政府的驱逐。他生活贫困。最穷困的时候连吃的都没有。面包房、肉铺、房东都来讨债,连夫人的围巾、家里的家具、自己穿的上衣都拿去典当了,为此他无法上街。有时想寄稿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马克思很爱他的孩子。可两个儿子一个养到八岁,一个二岁,都因贫病无钱医治而死。他的小女儿,得了重病,不到11个月就死了,那是1852年的复活节,马克思刚写好一本小册子。小女孩死后只能放到家中,后得到一法国流亡者次助的二英镑钱,才付清了棺材钱。他家分别在1850年、1852年、1857年连续死了四个孩子,只存活了三个女儿。 马克思在这样贫困的

9、情况下,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仍然顽强的斗争,勤奋的工作。比如他写资本论一书,就花了他整整40年时间,为了写资本论,他和做过的摘记的书就有1500种以上。资本论的稿酬远远抵不上他写这部巨著时的所花的烟钱。马克思说,他为此献出了自己的健康、幸福和家庭。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美国伦教逝世,他的逝世,在欧美等国家引起了广泛面深刻的反响。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教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得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1日,他的肺都发生脓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气管炎逐渐痊愈,吞咽食物也比较容易了。3月1 4日下午两点多钟,恩格斯到

10、了马克思那里,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走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对恩格斯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眼状态。于是两人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与世长辞了,在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不过两分钟光景。 3月1 7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们亲密战友和亲属,当时参加葬礼的有11人,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

11、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又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3. 马克思简介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德国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

12、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大胆而科学地预测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4.卡尔.亨西利.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黄晓莉 教学目标: 1.了解悼词的特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清结构,感受本文严密的逻辑。 3.品味语言,理解革命导师的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感受本文严密的逻辑,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理解革命导师的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 课前学案: 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完成下列题目。 1.填空(梳理文章内容) 第1段: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 当代 停止 了。他 。 第2段: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 ,对于 ,都是 的损失。 第3

13、段: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 。 第4段: 。马克思还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 的发现,这里就 ,而先前无论 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 。 第5段:一生中能有 两个发现,该是 。 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 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 的发现,而且 他都不是 。 第6段:他作为 就是 。 这在他身上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 ,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 。 第7段:因为马克思 是一个 。 是他生命的要素。 第8段:正因为 , 马克思是当代最遭 和最受

14、 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 他;资产者- 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 竞相 他, 他,他对这一切 ,把它们当作 一样轻轻 去。 第9段:他的英名和事业 永垂不朽! 2.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本文的结构。 3.你觉得这篇演讲词成功之处在哪些方面? 新课导入 毛泽东说:“我读了6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7年资本主义的书,到1918年才读马列主义的书,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由此可见,马克思作为革命导师对毛泽东的精神引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演讲稿,来认识这位伟大革命导师。 二、了解悼词特点,把握写作意图。 1.补充标题,说说标题包含哪些信息? 在马克思 的 明确:墓前 表明这是一篇悼词, 讲话表明这是演讲稿。 3月1 7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们亲密战友和亲属,当时参加葬礼的有 11 人,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 悼词作为演讲稿的一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