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蛟城高速B1水稳试验段开工报告施工方案(DOC 18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30779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蛟城高速B1水稳试验段开工报告施工方案(DOC 1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版)蛟城高速B1水稳试验段开工报告施工方案(DOC 1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版)蛟城高速B1水稳试验段开工报告施工方案(DOC 1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版)蛟城高速B1水稳试验段开工报告施工方案(DOC 1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版)蛟城高速B1水稳试验段开工报告施工方案(DOC 1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蛟城高速B1水稳试验段开工报告施工方案(DOC 1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蛟城高速B1水稳试验段开工报告施工方案(DOC 18页)(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一、编制依据 .- 1 -二、试验路段概况 .- 1 -三、试验段铺筑目的 .- 1 -四、人员、设备、材料的投入安排 .- 2 -五、试验段施工计划安排 .- 3 -六、施工工艺 .- 3 -七、质量、安全、环保保障措施 .- 9 -附图 1 . - 11 -附图 2.- 12 -附图 3.- 13 -附图 4.- 14 -附图 5.- 15 -附表 1.- 16 -附表 2.- 17 -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福建省高速公路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标准化指南;2、福建省上杭蛟城高速 B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

2、 20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 2004;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 95;二、试验路段概况为了探索路面施工机具的适应性及施工工艺,也为以后大面积施工提供经验及其相关数据,根据施工现场路床交验的实际情况,结合我部编制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我部决定于 2011年 9月 26日在蛟城高速公路 K19+000K19+200段左幅主线路基,进行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试验段摊铺长度为 200m,2摊铺宽度 12.79m,面积为 2558m,底基层设计厚度为 32cm,分两层摊铺,第一层摊铺压实厚度为 17cm,第二层摊铺压实厚度为 15cm。本试

3、验段仅施工第一层,3压实方量约为 435m。三、试验段铺筑目的通过铺筑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主要确定以下几个问题:1、确定用于施工的 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调试拌和机,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检查混合料含水率、集料级配。2、确定混合料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摊铺机行走速度、振幅、频率) 。3、确定分层施工时每一层铺筑的合适厚度。4、确定科学、合理、标准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和拌和时间;、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控制水泥剂量和拌和均匀性的方法;、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

4、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5、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四、人员、设备、材料的投入安排1、人员“质量管理,以人为本“,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顺利,并达到试验的预期目标,加强对试验段施工的领导,成立了试验路段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管理人员、机械操作手、施工技术员、试验检测人员和普工等均已到位(见附图 1:项目部组织结构图、附表 1:投入试验段施工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览表)。2、机械设备我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用料采用集中拌合,本试验段用料由2#水泥稳定料拌和站供应。目前拌和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成;拌和

5、配套设备、摊铺机、各类型压路机、运输车辆、小型机械均已进场,在施工前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试机工作,确保在施工期间正常作业。3、主要测量及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路面工程的测量、试验检测工作十分关键,是提供科学数据的保障,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施工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评定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4、其他施工器具槽钢、空压机及三米靠尺等都已购置齐全。5、材料水泥:选用闽福 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 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在 4.5小时以上。储存 200t,满足试验段施工需求。粗集料:底基层用碎石分 19-31.5mm、9.5-19mm、4.75-9.5mm、0-4.75mm四种规格石

6、料,拌和站存储数量满足试验段施工需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压碎值不大于 26,针片状含量不大于31.5mm。20,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大于细集料:细集料中小于 0.6 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 限小于 28,塑性指数 6。各项指标均达到 JTJ034 2000及补充技术规范要求。水施工用水取自附近河塘的天然人、畜可饮用水。五、试验段施工计划安排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计划开工时间为 2011年 9月 26日。六、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路床交验交验后的路基质量应该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04)的要求,路基平整度,路基横坡度,路基纵断高程满足设计

7、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路基顶面压实度按重型压实标准不得低于96%,CBR大于 8,-2检验的弯沉代表值不大于 23310 mm,对于石方路段的检测的弯沉代表值不大-2于 11610 mm。对路基的高程、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压实度及弯沉值进行检测。并达到下表所列的质量标准后,方铺筑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工程类别项 目高程( mm)宽度(mm)横坡度 (%)频度质量标准+10,-15符合设计要求0.3每 200米 4点每 200米 4个断面每 200米 4个断面路 基平整度 (mm) 15每 200米 2处,每处连续10尺(3米直尺)压实度弯沉值每 200米每压实层测 4处标准值 96%,

8、1KM)每车道 40-50个测点不大于设计值(不超过工程技术交底2011年 9月 17日我部项目总工已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主要是明确各部门负责人的职责并对施工图纸及施工工艺进行了技术交底。同时,各部门负责人也已经对相应部门人员(包括:现场施工人员、施工班组、机械操作手 等)进行了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2011年 9月 18日项目部安质部已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 确保本次试验段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开展。2、现场测量、放样水准点和导线点已经复测完毕,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已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施工前在路基上放样,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15m设一根桩,平曲线段每 10m设一根桩,每桩放

9、出水稳底基层两侧边桩,复测下承层标高。为了保证底基层的厚度和提高底基层的平整度,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即安装钢钎支架,架设钢丝绳(钢丝为扭绕式,直径不小于 6mm,钢丝拉力大于 800N)并根据标高值、铺筑厚度、松铺系数等调整钢丝绳的高程,作为纵坡基线。我部拟采用两侧挂钢丝绳,由钢丝线来控制摊铺机的传感器,中间设置基准导梁,以控制水泥稳定碎石顶面高程。3、混合料的配比试铺段所采用的水泥为闽福牌 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 3d抗压强度为 21.3MPa,安定性(雷氏夹法)为 2.5mm指标要求,初凝时间为 5小时 43分、终凝时间为 6小时 43分,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10、。集料采用上杭石灰岭白云石场生产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料场已采用混凝土硬化,进场的材料按不同粒径分类堆放,料堆之间用塑混凝土隔墙分隔开,四种材料粒径分别为 1#料 (19-31.5mm)、 2#料 (9.5-19mm)、 3#料(4.75-9.5mm)、4#料(0-4.75mm)四种规格。经过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配合比如下:各种规格石料质量比为 1#料:2#料:3#料:4#料=25:25:14:36,水泥剂量为3.0%(外掺),混合料最佳含水量为 5.8%,最大干密度为 2.33g/cm3。4、混合料的拌和采用 600t/h型强制式拌和设备拌制施工用混合料,配置四个集料仓和两个水泥罐,采用自动补水器加水,设计拌和能力为每小时由试验室及拌和设备操作人员共同控制。600t。混合料拌和质量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 ,先调试所有的设备 ,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控制冷料斗的给料速度 ,控制水泥输送泵的送料速度和水泵水流阀门的大小,使混 和料符合配合比要求,其含水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掌握含水量高出配合比设计确定的最佳含水量 0.5%1%,同时根据运距、施工气候等情况调节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