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教学设计模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829549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学习教学设计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项目学习教学设计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项目学习教学设计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项目学习教学设计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目学习教学设计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学习教学设计模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学习教学设计模板作者姓名高玉泉电子邮件G所教学科综合实践学校名称通州区马驹桥学校学校地址通州区马驹桥镇新海西路88号马驹桥学校邮政编码101102联系电话60599853概览标题再寻马驹桥框架问题基本问题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统治者?单元问题如何寻找、搜集家乡的历史? 内容问题1、马驹桥有哪些传说?2、马驹桥的文字记载有哪些? 3、马驹桥还有哪些现存的历史遗迹?设计概述在学习综合实践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同学们经常遇到一些身边的现实问题,比如在通州区的10个镇中,只有我们马驹桥镇是以桥来命名的,当地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对此产生疑惑,他们会有很多猜测,同时当地也流传着很多关于马驹桥的传说,

2、学生们急切地盼望着能够揭开马驹桥的神秘面纱。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同学们经常会听到当地老人们讲述的关于马驹桥的传说,多数带有神话色彩,怎样客观的寻找马驹桥的由来,对初学综合实践的学生来说未免有些困难,出于这样的原因,选择了这样的课题。在学生通过对马驹桥的初步了解,指导他们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采访等等,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需要的话,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归纳,选择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事实作记录。必要时,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培训,带领学生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和学生网站。以辩论、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学生将前面的准备活动具体的在课堂上集中演示出来。教师进行总体评价,从学生开始参与准备、查找资料

3、、小组活动、制作课件、课堂演示、课堂讨论、课堂辩论到最后的学生小结进行总体的评价。关键词寻找 马驹桥的由来学科领域(在相关学科复选框内打勾): 思想品德 语文 数学 体育 音乐 美术 外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其他: 年级(在相关年级复选框内打勾): 小学年级 初中年级 高中年级 其他:课程标准(本单元所针对的课程标准或内容大纲):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全体学生,具有特定教育功能的、独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更关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及由此产生的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体验。理论

4、依据:本次活动内容选择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北京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手册中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学生从做中学而进行的经验重组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而且需要进行筛选,筛选的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是具有外显特征的内容,一般是身边的环境资源所形成的内容;第二是判断其是否具有典型性,具有培养功能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只有典型的内容才具有较强的迁移的作用;第三是独特的,具有其他活动不可以胜任的培养功能。注:请在设定课程标准时,要充分研究国家新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一、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总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强调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对知识的综合

5、运用,更关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及由此产生的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体验。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思想渗透方面的教学目标:通过对马驹桥由来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家乡那些已经逝去的文化遗产;通过重现家乡辉煌的历史,培

6、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建设美好家乡的激情。三、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目标:培训学生如何上网查找资料,如何使用PowerPoint来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四、综合实践方面的教学目标:1.了解马驹桥的相关历史,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各组展示的照片、视频,图片,文字材料,使学生逐渐学会在不同形式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启发学生集体探究、讨论、分析问题、归纳信息,通过讨论、倾听、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尝试,逐渐学会表达、与人分享。五、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全面联系知识、分析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和掌握多学科的综合能

7、力。评价计划评价时间线项目学习开始前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项目学习结束后问卷调查制定项目计划写小组探究日志自评评价量规完善评价量规、反思下发调查问卷,围绕“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统治者?”这一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基本问题、内容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制定项目计划,设计“想知、已知、学知”表,实时指导学生填写。提问出项目开展过程中的质疑,启发学生,使活动顺利进行。小组及个人自评设计并填写评价量规。完成kwl表即“你知道什么?” “你想知道什么?”“ 你已经学会了什么?”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项目探究过程。适时写随笔,共享成果,分析不足,后期完善。评价概要在项目学习开始前,下发调查问卷,围绕“如何成为一个

8、成功的统治者?”这一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基本问题、内容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制定项目计划,设计“想知、已知、学知”表,实时指导学生填写。在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提问出项目开展过程中的质疑,启发学生,使活动顺利进行。小组及个人自评设计并填写评价量规。在项目学习结束后,完成kwl表即“你知道什么?” “你想知道什么?”“ 你已经学会了什么?” 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项目探究过程。适时写随笔,共享成果,分析不足,后期完善。单元教学细节前需技能上网查阅资料、照相、录像、采访、设计调查问卷教学过程对教学周期的清晰写照描述学生活动的范围和顺序,解释学生如何参与规划自己的学习设想:我们很多同学的心中都有个疑

9、问,为什么我们的家乡马驹桥镇要以马和桥来命名呢?难道她真的与马和桥有关吗?为此,确立了我们的研究主题为“再寻马驹桥”。本节课就是根据这样的设想而开展的,先向学生提出马驹桥有哪些传说?马驹桥的文字记载有哪些?马驹桥名字的由来,马驹桥还有现存的历史遗迹?让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的自己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补充和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使问题更加明晰。此单元计划的实行,具体分四个步骤来完成:一、活动准备阶段1.指导学生选择并确立主题: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并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生活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选题,经过集体论证筛选,提出并进一步确立了活动主题为再寻马驹桥。在确立主题阶段过程中,根

10、据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示他们对要研究的问题加以分析,确保活动主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指导学生撰写并制定活动方案拓展学生的思路,根据各位同学的兴趣爱好,我们分成了4个小组:传说组、参观组、文献组、发现组,并从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内容、小组成员及分工、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准备、研究的步骤、阶段、时间安排、任务、预期目标、可能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预期的成果等方面分别撰写并制定课题研究计划书。 二、活动实施阶段实践探索:1.文献搜集学生确定了活动主题之后,在我校图书馆认真阅读搜集到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如:北京百科全书通州卷、北京古桥、通州文物古迹、风雨通州等同学们对这些文献资料进

11、行了搜集、整理、分析,从而全面、正确地了解到了要研究的问题,并且从文献资料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的方法。文献资料的搜集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研究背景资料,向学生提示对当前研究有帮助的思路和方法,告诉学生此研究范围内前人已经完成的工作是什么?哪一方面是未知的领域,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具体地明确、充实了要研究的方向和内容。2.参观考察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参观组的学生前往了与主题内容相关的凉水河滨河景观参观和露天展室,通过参观、考察,学生们可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学生对活动主题的积累,加深了学生对活动主题的认识和理解。3.情景模拟情境模拟是指通过模拟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直接参与和

12、体验某一含有教育价值的事件或活动,从中学习科学知识,丰富生活经历,提高综合能力的活动。我组织发现组的学生去西海子公园,寻找马驹桥桥头的御制石碑,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创设一个特定的情景发现石碑,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开展体验活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获得直接经验,受到该组学生的欢迎。4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着广泛应用。传说组的同学采用调查研究中的访谈法,采访了一位同学的爷爷,在外出访谈之前,他们设计好访谈提纲,访谈时按照访谈提纲的提示继续宁询问,同时还要采取多种方式做好访谈的记录。感悟体验:通过各组学生对马驹桥历史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家乡那些已经逝去的文化遗产;通过重现通州辉煌的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三、成果展示阶段各组学生制作相应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探究成果;也可以以板报、宣传栏等方式举办一次全校范围的关于马驹桥历史的展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