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29433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志摩的康桥情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志摩的康桥情结一、什么是“康桥情结”康桥是英国著名剑桥大学的所在地,也是英国文化、学术的孕育地。 1922 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生生活后, 8 月中旬回国。这段英伦求学生涯成为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把康桥评价为“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康桥对徐志摩的影响至深, 他从一个封闭的国度奔入一个全新的自由的领域, 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用徐志摩自己的话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的知名度,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康桥才得以成就的;徐志摩诗人的称号,也是与康桥息息相关的 康桥是徐志摩

2、一生的情结。二、徐志摩“康桥情结”的表现文人的情结都体现在文人的作品中,徐志摩也是如此。 “康桥情结”几乎贯穿在徐志摩的一生的诗文中。除了两篇怀念母校的诗康桥再会吧 再别康桥外,徐志摩还有一篇著名的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 , 这三篇诗文就组成了徐志摩的“康桥系列” 。 其中,再别康桥是典型的“康桥情结”的体现。叶嘉莹曾言: “凡是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写诗的。 ” 再别康桥正是徐志摩用生命写成的诗歌。它幽微地传达出失意之人再别母校时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这正是“康桥情结”的魅力所在。三、徐志摩“康桥情结”的根源分析为什么徐志摩一生对康桥挚爱至深?在英国的两年可以说是徐志

3、摩魂牵梦绕的两年。这与他的家庭出身、游学经历、爱情婚姻都有很大的关系。(一)家庭背景。徐志摩于 1895 年 1 月 15 日出生在钱塘江北岸海宁县硖石镇的一个铜臭熏人而附庸风雅, 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生活倾向明显的富裕商人的家庭。 志摩从小就看到百姓受摧残的事件,激起他救国就民的决心。他同情百姓的遭遇,立志救百姓于水火。六岁到十一岁,志 摩从师查氏,随同其读四书五经。童年时的志摩是一个好动、好思、好玩、好说的孩子。他对读书不感兴趣,却热爱大自然,经常一个去森林探险。他热爱生活,称“生活应该是艺术的” 。他最佩服梁启超,他的文章和思想深受梁启超的影响。他一心想飞,认为“人生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

4、。 徐志摩从小就表现出他诗人的才情,是个聪颖、 活泼好动、 单纯的热血男儿。 浪漫的徐志摩思想上并未受到父亲的束缚, 离开故国后在康桥的日子正好契合他心中的理想国。(二)游学经历。在英国伦敦的留学经历对徐志摩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美国学习的“迷茫”时期,一个英国哲人“召唤”了他,就是罗素。 “夏日黄昏时穿透海上乌云的金色光芒冷静、锐利、千变万化。 ”诗人徐志摩用如此诗意的语言来评价罗素的思想。为此,他不惜放弃了在哥伦比亚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来到了英国,只为“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即伏尔泰译注)认真念一点书去” 。 志摩去英国本想追随罗素,而罗素却去了中国,志摩扑了一场空。他在伦敦时认

5、识了狄更生,并在他的介绍下进入了英国剑桥大学。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 “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 (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桥 ) 。徐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乃是因为他以为现实社会是丑陋的, 生活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是纯洁的、 美好的,为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医治当前生活的枯窘,最好的办法是: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向自然的单纯。只有接近自然, 才能回复人类童真的天性,社会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他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接受了“吸烟的文化” , 他是那么赞赏英国,那么留恋牛津和康桥。他喜与英国名士交往,广泛地涉猎了世界上各种名家名作,也接触

6、了各种思潮流派。当时,徐志摩手头阔绰、 视野开阔,同时对交际抱有强烈的兴趣, 与之交往的人众多,魏尔斯、魏雷、卡因、狄更斯、史斯奇、嘉本特、曼斯菲尔德、福斯特。从这些人那里,广泛猎取英国文学、政治、哲理、社会心理学、宗教信仰等诸方面的知识。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个时期, 孕育了徐志摩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 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 这些交际经历对徐志摩的深刻影响,莫过于丰富、凝结了他所谓的“康桥情结” 。 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他创作的意念。(三)爱情婚姻。爱情在徐志摩的人生中占有不可取

7、代的地位。 徐志摩曾讲过, “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唯一的要事” 。 没有爱情,徐志摩根本不会成为诗人,更不用说驰名中外,流芳百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使得徐志摩与富家千金张幼仪结婚, 1920 年,张幼仪跟随徐志摩一起到英国,徐志摩却想着过自己的诗化生活,他去他“甜蜜的单独”的康河上过他属于自己的“真愉快”的时光去了,甚至整宿在康河边上做他的梦。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到: “在康桥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我那时甜蜜的单独,那时甜蜜的闲暇。一晚又一晚的,只见我出神似的倚在桥阑上向西天凝望。 ”徐志摩与林徽因那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发生在康桥时期。 正当志摩与徽因热恋时, 张幼仪从中国到英国来找

8、志摩。 志摩一心想跟徽因在一起, 于是提出要与幼仪离婚, 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 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 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 ,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像情死 月夜听琴 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时期诗歌的重要内容。徐志摩在那时期的诗也深受他的爱情的影响。 在热恋中, 他的诗歌充满了喜悦和对精品资料未来的憧憬。在失恋时,他的诗却充满了悲哀与对世界的失望与厌恶。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 , 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9、。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 他一生的历史,只是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这对爱的执著也丰富了徐志摩不可磨灭的“康桥情结” 。四、结语康桥的自然之美,徐志摩失落在这里的梦幻以及他对自然、生命、 生活的热爱,使他对康桥难舍难分。在康桥那里,充满了浪漫诗人所需要的古老、宁静、恍惚的氛围,更是诗人一生的“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所以, 凝固了为诗人解不开的“康桥情结” 。 更何况离开康桥之后的生活决非如康桥的宁静, 而整日奔波竟为了生计, 更增加了诗人对康桥幻梦的不断追寻。这也许就是“康桥情结”永伴始终之由吧!康桥是徐志摩短短一生的亮点, 是他辉煌一生的转折点, 更是徐志摩成为徐志摩的奠基,正是这两年的康桥生活凝结成了徐志摩生活中那非同凡响的“康桥情结” 。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