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加强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29112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加强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试析加强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试析加强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试析加强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试析加强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析加强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加强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析加强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论文关键词:法人治理结构激励约束国有大中型企业论文摘要:本文认为经营者和职员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应在制衡机制下给充足的激励: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全部者.应采取对应的方法,约束其“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最终实现激动和约束下的制衡。法人治理结构是当代企业制度中一组规范股东、董事、经理班子权、责的制度安排。其主要原理是“委托代理”制度,其运行的机制是在“激励和约束”的环境下达成制衡。详细地讲,是股东(委托方)经过一定的机构设置和程序化的运作,对代理方既激励又约束,在达成制衡的效果下实现自己利润的最大化:目前.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处于建

2、立和形成含有特色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历史进程中,因为体制观念、历史等原因的影响,激励和约束的发展并未真正实现制衡,出现了部分不合实际的做法刁本文试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步骤入手,分析其失误,寻求处理方法。一、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在全部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当代企业制企业中,经营者是企业的战略决议的制订者和关键管理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职员是企业战略决议的直接实施者。所以她们的行为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她们追求的是个人价值和收入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职员,她们最终关心的是自己的付出能否得到对应的回报,能否在个人收益上和社会同时、她们的行为取决于本身的效用函数,而企业的分配制度是该效

3、用函数中的一个极其主要的变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的决议安排和职员的生产主动性发挥。假如经营者的薪王结构和职员的收人结构仍是由传统的工资和年度奖金组成,那么经营者和职员,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源泉,其主动性发明性会受到阻碍,从而无法实现全部者收益的最大化。(一)经营者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伴随中国企业的改制,对经营者激励的方法也在进行改革。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经贸委会同相关部起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当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础规范试行中要求:卜建立健全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严格考评的基础上,对经营管理者可试行年薪制,持有股权,股票期权等分配方法。”经营者年薪制是把劳动

4、者的劳动酬劳以年为计算单位,根据事先由全部者确定的劳动酬劳计算措施和效益考评指标.经过严格考评,最终实现经营者劳动酬劳和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的制度。经营者为了确保全部者的利益,就不能轻易地满足劳动者的要求,就能够预防工资侵蚀;而经营者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又不能不考虑劳动者的利益,考虑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问题。所以,经营者就必需做出正确的决议,科学合理地确定工资成本,并尽可能地降低多种成本。这么经过年薪制,把经营者的利益和全部者的利益紧密地联络在一起。现在,在这一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1、企业经营者的范围界定模糊。有些人认为,企业经营者只是企业法人代表;也有些人认为应包含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人;还有

5、些人认为,在存在职员持股会的情况下,工会主席作为持股的法人代表,也应视为企业的经营者刁较现实的看法是:在通常的国有企业中,只有厂长或经理才是经营者,考评指标确实定者是董事会;对符合条件的副总经理等实施年薪制不是经营者年薪制、,其年薪水平、考评指标确实定者是总经理而不是董事会。2、企业家市场不成熟。实施年薪制的一个必须条件是建立企业家市场,年薪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了经营者的市场价格,经过市场机制选拔真正的企业经营者。日前,因为中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企业家市场,加上传统的人事制度改革不力,政企不分,造成政府和经营者的混同,公务员和企业家的混同3、年薪总体水平低,激励力度不够。中国大中型企业实施的企业经

6、营者年薪制,往往考虑到年薪过高,会使企业职员无法接收。因此没有同通常职员的收入拉开差距;这种观念不但是对经营者主要价值的否定,也是对年薪制激励功效的扭曲;4、年薪发放标准的考评措施需深入完善。年薪发放的标准是一定时期企业的经济效益、职员收人涨浮幅度、企业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等的综合,但因为内部人控制所出现的参数虚假,造成考评评价失实、无法真实反应业绩和薪金的百分比关系。为此,年薪制的实施要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和聘用制度及企业家市场的建立结合起来,清楚界定经营者的范围,同时还要加强中介机构对企业的年度财务审计工作,力避内部信.息的失真。经营者股权激励是对经营者激励的另一个主要手段经营者股权激励大

7、致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者持股,另一类是经营者股票期权。经营者持股,是指企业经过优惠方法吸引经营者购置(或拥有)本企业一部分股份,使经营者成为企业的股东和企业(或其它股东)结成利益共同体。经营者股票期权是指企业给经营者的一个权利。持有这种权利的经营者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置一定数量的本企业股票(权价),经营者在未行权时没有收益;_行权时,假如股价上升,经营者将取得市场价和行权价的差价收益;假如股票价下跌,则股票期权失去价值,经营者放弃行权。这么,经营者只有在股价提升的前提下,才能和股东同时获益,达成双赢的目标。现在,实施的股权激励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1,股票市场不成熟,影响了上市

8、企业股权激励作用的发挥。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关键表现在;股市的股票价格能够较客观和较灵敏地反应企业的实际价值。而现在.中国的股市股价改变猛烈,过分投机,违规交易较多,股权激励难以奏效。对经营法人抬理结构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者的有效制衡,经营者就有可能利用股东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出现自私自利的行为。现在,很多国有企业采取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又加上政企不分,造成董事和监事监督不力,形成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了股权的激励功效。3、境内上市企业的股票期权还未真正实施。在中国,因为国家还未出台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股票期权的法规,只是少数境外上市企业实施这一制度,所以,应立即出台

9、相关的法律,使这一激励方法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启。在年薪制实施过程中大胆引人股权。股票期权等形式,合理确定股权激励的力度.预防过分激励和激励的不足.造成股东利益受损和国有资产流失,同时要表现责任和利益付出和回报相结合的标准,预防把股权激励搞成平均主义或福利计划,预防部分人“搭便车”。(二)职员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长久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职员仅靠体力和脑力的付出取得工资、奖金等传统的单一性收入,造成国有企业突出的“产权结构单一“问题,造成“主人”没有产权的奇怪现象,这极大影响了职员生产主动性和发明性的发挥。为此,在职员自愿基础上实施职员持股制度,使职员经过持股组织以股东身份向企业注人资本金,成为

10、企业总股东中的一个出资者。这么就在企业和职员之间结成一个产权纽带关系,使企业的产权结构出现了国家股法人股,其它社会公众股和职员持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持股的职员从财产上切实感到自己是企业的全部者,实现了劳动和资金的双重收人,真正实现了企业主人翁的地位,从而愈加主动地面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制订和实施,愈加重视经营业绩的实现,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不过,现在中国大中型企业中实施的职员持股没有走上规范化的道路,而且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的问题很多。1职员持股的平均化和强制性。部分企业采取平均和摊派的手段要求企业全部的职员出资人股;甚至部分效益较差的企业,用强制的方法,经过职员持股,把企业在前期形成的不良债务以

11、股权的形式卖给本企业的职员,假如职员不服从安排购置职员股就意味着自动下岗这些显然违反了投资自愿的标准。2、职员持股的福利化和短期行为化。职员持股的一个根本标准是白愿的标准,其目标是经过企业股权结构的改进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但现在部分国有企业实施的职员持股带有福利化的倾向,企业将一部分股份无偿地送给职员待有。因为我们没有限制职员持股不得交易的法律和制度,部分上市企业中持股的内部职员,短期内大量抛售,所以极难达成加强企业内部职员凝聚力,调动其生产主动性的目标。3职员持股的形式化:有些国有企业为了应付上级的检验,不论条件具不具有,一哄而上,盲目推行职员持股制度,职员投资人股了,但企业制度上没有任何创

12、新,企业还是原来的企业.职员还是原来的职员,企业添汤不换药,不但没有效益的增加,反而增添了职员的生活负担,挫伤了职员出资人生产的主动性:为此,政府必需首先制订或完善全国统一的有关职员持股制度的法律规范,阻止那些强制职员持股和视持股为福利的做法,对上市和非上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职员持股进行严格要求。激励银行以低息贷款的方法给自愿持股者在资金上的支持。二、约束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约束者(监督者)和被约束对象共同组成约束机制的主要内容。假如对约束对象约而不束、放任自由;假如约束者约束无力、约束不力,全部将无法达成约束机制的功效。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的进程中,应加强对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进行实际分

13、析,理性加以约束;对于约束过程的关键监督者董事会和监事会经过多种方法的实施,加大监督力度,实现监督效果。(一)加强对国有股的约束现在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一是因为认识上的原因:有些人认为国有经济成份降低就等于减弱国有经济,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因为资本市场不健全,改制中难以找到有实力的投资者;三是国家法律文件要求,部分特殊的行业能够由国家垄断经营J这些全部最终造成国有股“一股独占,“一股独大”。据业内人士分析,到2021年底,境内上市企业己达1007家,发行总股数为2846亿股,其家股和法人股1927股,约占67.896。这种情况的出现必将会产生以下问题:1,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精神相悖

14、离。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经过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在委托代理的机制下,发挥每位股东的主动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国有股一股独大,首先排斥了其它多元投资者,其次出现权利挤压小股东的现象.不利于建卒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2,国有资产主体虚设,极难实现政企分开。据一项对中国上市企业的抽徉调查显示:注明为国有股持股主体的有,集团企业、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企业、财政局等.因为原有体制部分问题依然存在,造成实际上国有股权虚设情况,不论由谁代表国有股,全部无法负担其应有责任,成了纯粹的“翻牌企业.;这些国有股的持股主体组员多来自政府官员,她们和下层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仍有领

15、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董事长总经理的任免、经营决议等仍不能是经济行为,而过多地表现为行政干预。国有股权的比重越大,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就越强,政企就越难分开。3在经营决议形成过程中难以实现群策群力:因为国有股一股独大”,在进行企业战略决议的制订时,造成大股东一股控制的局面。挤压小股东的表决权,排挤了她们不一样的提议和意见,从而极难形成政策协力,影响企业合理的战略决议的制订。4、可能损害小股民的利益。国家股一股独大的现实状况,造成高度集中型股权结构,国家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它股东的股权极小;造成大股东行使权力主动性极高,而其董事长或总经理往往是控股企业的直接代表,因此她们利益高度一致;而小股民因

16、为份额过小而忽略其权力的行使,必须时,通常采取“用脚投票”的机制:这么大股东的权力因无法约束,造成内部控制下的损害小股民利益的行为。为了很好地处理上述问题。提议采取以下做法:1、对特殊领域如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自然垄断领域、提供主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领域、高科技产业中的主要骨干企业,可参考国际经验,实施“金股制”,即占有股份不是绝对大,以尽可能少的国有资本控制一样多的其它资本,但拥有最终的一票否诀权,来满足特殊时期国家利益的特殊需要。2、其它领域可采取减持股权来处理上述间题,详细方案以下:第一、国有股配售。国有股配售是将上市企业的部分国有股股权定时出售给特定投资人,使国有股逐步实现上市流通。国家采取这种方法既可立即套现资金,又能够使国有资产增值。第二、股票回购。股票回购是指上市企业购回国家股东持有的本企业股票,然后注销。第三、缩股流通。缩股流通是指上市企业将现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