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288853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8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山学校 陈露辉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已知斜边和直角边会作直角三角形,并了解作图的依据; 2、掌握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HL),以及熟练地利用这个 公理和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理解并掌握定理: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 的平分线上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性学习,得出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以及探索证明 角平分线的性质,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2、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 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读题、识图能力, 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归纳

2、与概括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 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二、教学重点:“HL”判定定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学难点:运用构造法证明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HL”的思路形成.三、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学习.四、教具准备:投影仪、三角板、两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五、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某此活动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两个三角形的一条对应的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1) 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2) 如果他只带一个卷尺,能完

3、成这个任务吗?工作人员测量了每个三角形没有被遮住的直角边和斜边,发现它们分别对应相等.于是,他就肯定“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你相信这个结论吗?教师边提问边用笔标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并且提示学生可以考虑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工作人员的做法其实就是一个命题:如果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能否证明这个命题.学生各自思考,采取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ASA、AAS、SAS)测量需要的量.先安排一个情境,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问题,既对已学知识起了诊断评价的作用,又为导入新课、创设思维情景奠定了基础。(二)实验推理,探究结论命题:一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对应相等

4、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如图在 ABC和 ABC中,D C= C=Rt ,AB=AB,AC=AC,证明:RtABCRt ABC.证明:延长BC至D,使CD=CB,连接AD.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证明命题的基本步骤,并且与学生一起完成前两步:画图;写已知、求证.第三步求证在已有的条件不能完成的情况下,教师采取将两张全等直角三角形纸片重合,根据图形的轴对称,沿着一条直角边翻折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启发寻找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思路.教师提问:有没有其他方法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学生观察、思考,并互相讨论、探索,寻找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学生思考利用勾股定理得出另一组直角边也相等,可以利用“SAS”证明两个直角三角

5、形全等.教师通过叠合、翻折引导学生寻找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公理的验证过程,这样既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公理的认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寻找第二种方法求证命题,让学生经历一题多解的过程,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并且可以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三)揭示课题,理解公理1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公理:斜边、直角边公理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公理”或“HL”)2 注意: (1)举反例说明定理中的“一条直角边与斜边”不能改为“任意两边”.(2)“HL”公理是仅适用于Rt的特殊方法.因此,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

6、等的方法除了可以使用“SAS”、“ASA”、“AAS”、“SSS”外,还可以使用“HL”.(3)应用HL公理时,虽只有两个条件,但必须先有两个Rt.书写格式为:在RtABC和RtABC中,Rt_Rt_(HL)教师揭示课题,让学生理解公理.联想学“AAS”定理时,为什么那一边不能是任意一边.启发提问:在使用这个公理时同学们应注意什么?学生思考 、讨论、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证明格式进行记忆.通过教师对“HL”的讲解,学生通过思考 、讨论、记忆,加深了对公理的认识和正确使用。ABCD(四)巩固练习,达成目标1如图,已知ACBBDA90,若要使ACBBDA,还需要什么条件?把它们分别写出来.2.如图,

7、B=E=Rt,AB=AE,1=2,则3=4 ,请说明理由.教师出示投影,启发学生归纳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掌握正确使用公理进行推理的方法,以及熟练书写格式.教师板演第2题.学生练习,完成后相互评价、矫正。第1、2小题,是“HL”公理的简单应用,使学生通过练习,逐步形成应用公理进行推理的基本技能。(五)发散探究,强化目标例:如图,已知P是AOB内部一点,PDOA, PEOB,D,E分别是垂足,且PD=PE,则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请说明理由.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书写格式: (根据什么?)巡视指导,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分析探索充分条件.说明证

8、明P在角平分线上,必须连接OP,(1)启发学生等价证明哪两个角相等?(2)要证明这两个角相等,用什么办法证明?(3)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没有?什么定理?板演证明过程.学生在提示下思考,发表意见,并请一个学生叙说例题的证明过程.该例题在理解了HL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应用,在对HL定理的巩固的同时引出角平分线的性质.这样既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公理的认识,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顺利进行角平分线性质的学习理解.(六)检测反馈,回授目标ABCDEF1.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为E、F点,且BE=CF.求证:AD是ABC的角平分线. 2.如图,ABBD于点B,CD

9、BD于点D,P是BD上一点,且AP=PC,APPC,则ABPPDC,请说明理由。一题多解,教师指导,评价激励.教师题型学生证明直角三角形除了HL,不要忘了还有四种证明方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独立思考,完成证明.通过一题多解的练习,让学生既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同时又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培养学生创新、发散的思维,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这个练习的安排指出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总共有五种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七)归纳总结,深化目标1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四项依据:“SAS”、“ASA”、“AAS”、“SSS”“HL”其中,“HL”公理只适用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2使用“HL”公理

10、时,必须先得出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证明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 3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师指导,激励评价.鼓励学生先归纳总结.这样小结,既系统归纳出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应用的思路和要注意的问题,又把本节知识纳入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有序储存和输出.六、 板书计划:一、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1 测量的方法:.依据:SAS、ASA、AAS、SSS。2 问题:有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二、 实验推理,探究结论:证明:(过程)三、揭示课题,理解公理:HL定理书写格式:四、 巩固练习,达成目标: 证明:五、发散探究,强化目标:例:证明:六、 检测反馈,回授目标: 1、 2、七、归纳总结,深化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