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03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28724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0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0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0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0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0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0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易洪羽【摘 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现实状况入手,简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一个健全完善的财务运行机制。并针对其此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1)有效地营运资产(2)合理筹集资金,增加融资渠道(3)明确科学发展方向,制定财务战略(4)控制成本耗费 (5)规范收益分配 (6)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监督(7)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主要问题对策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

2、计,在全国工业企业法人中,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的近95%,小企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然而,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5.7年。我国小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属于家族式管理,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但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民营企业有60在5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死亡。牟其中、胡志标、怀汉新、吴炳新、史玉柱、王遂舟等一批批“民企英雄”们创造了历史,又被历史淘汰?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健全完善的财务运行机制。我们知道,企业管理包括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财务管理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核心,企业的

3、财务管理目标即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管管理机制的研究势在必行。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相当一部分小企业没有设置财务管理机构或财务管理人员岗位,一般企业只有会计岗位,个别单位只有兼职会计,多数是老板管理财务,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个别单位即使有财务管理机构、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人,受老板个人管理

4、风格影响,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多数财务管理人员,一般来源于长年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缺乏财务工作经验,不知道如何建立和完善财务运行机制。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一) 营运资产管理混乱,缺乏系统性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

5、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二) 资金严重不足,融资困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投资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偏低,在融资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为此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素质,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信誉不高、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加上目前不良贷款比重较高,收贷难度大,而国家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目前尚不健全,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对不良经营行为进行有效防范,为降低贷款风险

6、,金融机构不得不持谨慎的态度。其次,中小企业没有民间融资渠道,在民间投资较多的地区大多数是采取民间集资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完全靠个人信用和高利息,融资成本很高,风险相对来说要大得多。由此造成中小企业的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相对较弱,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三)产业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依据一是片面追求热门产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无视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认为什么行业都可以做,什么行业都能够做好。有些企业甚至片面认为国家调控什么就应该上什么,肯定能赚钱。二是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以及资金来源等缺乏科学的筹划与部署,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

7、量缺乏可靠的预测,仓促上马。一旦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收紧银行信贷,使得建设资金不能如期到位,企业就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几年来许多企业所投资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项目(四)成本耗费过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成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之各种耗费,这一概念表明了生产成本之产生方式。而根据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支出”,及生产型企业生产成本占支出比重大之特点,可以推出生产成本对企业之巨大影响。作为生产型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产品销售收入,而目前企业大多处在供大于求之买方市场,取得高销售收入实在不易,要取得经营利润,降低成本更为合理。我国之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

8、程度较差,生产效率较低,运作流程较混乱,所以生产成本均较高,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五)收益分配不规范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中小企业创造了大量价值。中小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价值创造的最主要因素人力资本却并没有获得企业物质上的承认 人力资本并未参与中小企业的收益分配。而只有货币资本的出资者才有资格参与收益的分配,且人力资本的出资者还没有被确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因而从来没有资格参与收益的分配。货币和生产资料是资本,人力资本也是资本。拥有货币资本的是所有者,拥有人力资本的也是所有者,都是产权的主体,都有分配权。(六)财务人员素质不够高,财务监督不到位目前,中小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财务监

9、督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查处不严,打击不力。部分企业的财务又与个别无职业道德的外部监控人员相勾结,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失控。如2001年度的“银广厦”事件、“三九集团”事件等,就是企业与个别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财务制度,违规操作,对不该进行担保的进行了担保,对该披露的信息又不披露,不该出具的报告出具了,待事发后已经给股东和债权人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与此同时,相关监督部门对这些企业的财务监控表现出明显不力。普遍存在的假账,查处也缺乏会计定性、定量的法律依据,关系复杂,实际是很难查处。(七)企业信息化建设落后,设备更新慢。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局限于传统模式下的核算体系,电脑只是办公室的时髦摆设,并

10、不会运用财务软件及建立自己的微机网络。不会将各项业务事前取得的信息进行比较,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预测,将隐患消灭。三、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主要问题的相关对策(一)有效地营运资产有效地营运资产,就是要结合自已生产经营的特点,合理安排采购业务,积极控制存货规模,及时回收应收款项,避免盲目投资,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能,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从而不断调整和改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保持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有计划地安排现金流量,防止现金收支脱节。也就是要充分利用价值形式来组织财务活动“供应”“生产”和“销售”活动,协调财务关系供应商、客户、职工和政府的关系。有效地营运资产,主要就是搞好

11、现金流量管理与投资管理。大东园老板蓝永东由于没有搞好现金流量管理,随意允许客户挂账,有的单位欠下上万元的吃喝款,最终导致大东园因资金短缺而关门。巨人集团史玉柱由于没有搞好投资管理,原本计划盖38层的巨人大厦,后来加到了70层,投资资金也从2亿元,增加到12亿元,在资金上的巨大缺口,使巨人大厦轰然倒塌。(二)合理筹集资金,增加融资渠道任何企业的诞生、存在和发展都是以筹集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资金为前提条件的。筹资的过程包括:首先根据企业投资规模和时机确定筹资数额,其次根据企业经营策略、资金成本和风险确定资本结构,然后根据筹资数额和资本结构确定资金来源,最后以合理和经济的方式、渠道取得资金。目前,资金

12、不足问题是小企业创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小企业一般不能对外发行股票和债券,因此,融资渠道单一。一方面是企业自有资金,另一方面是银行借款。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对小企业提供的贷款服务只有抵押贷款一种,对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手段单一,难以通过银行解决资金需求问题。而且,小企业因缺乏抵押物和担保、信用程度不高等原因,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因此,不惜以高利等方式吸纳资金。河北省徐水县一家最大的民营企业孙大午就是由于私自设立了20多家吸收居民存款的小银行,非法融资被查封。国外一些研究认为,资金不足是导致小企业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一旦流量不足,企业就会出现财务危机,生产经营就会面临停顿,甚至导致企业

13、清算。巨人集团就败在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竟筹不到可以扭转局面的“区区1000万元”,以至于史玉柱仰天悲鸣,“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就是。”(三) 明确科学发展方向,制定财务战略财务战略是为了使企业能在较长时期内生存和发展,围绕财务目标而实施的全局性的行动方案。多数小企业就是因为缺乏 “正确”的企业的财务战略,以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秦池的川酒勾兑、三株的虚假广告、南德的虚张声势,最终使他们走上了不归路。财务管理机构或财务经理人员要充分估计和分析本“企业内部资源条件、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目标”之间的关系,确定本企业应如何“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耗费,规范收益分配,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

14、息工作”,从而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国内外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我国的无锡小天鹅洗衣机,就是因为其核心竞争能力微处理器技术在家电产品中的通用性,不但在洗衣机行业,而且在微波炉、电饭锅、数码录音机等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效益。海尔最初也是只生产电冰箱一种产品,在管理、品牌、服务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后进入其他行业,取得了成功。本田公司的成功,是因为它拥有在发动机方面形成的核心能力;摩托罗拉公司的成功,是因为其无线通讯技术专长之上的核心竞争力,SONY公司的成功,是因为“微型

15、化” 的核心竞争力,他们成功都是建立在于其核心竞争力之上。(四)控制成本耗费成本控制就是借助科学的方法,保障必需的支出,控制不合理的支出。小企业首先应当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统,包括组织系统中的各责任中心、信息系统、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其次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最后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职工发明创造和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控制企业成本的耗费。金陵石化公司就是因为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由此形成了公司成本费用的三级管理体制,牢牢把握成本、费用这一企业的“生命线”,保持着良好的业绩。企业为了获得各项收入,必然需要支付相关成本、费用,包括材料、人工

16、等直接成本,销售及管理等各项费用以及依法缴纳的税金。企业在各项业务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成本消耗越少,企业收益越大。同时,相同产品的单位成本消耗越少,意味着其越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更容易实现销售目标。企业通过革新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实行存货决策控制,盘活各项闲置或者低效的资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必要的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度,都可以降低材料、燃料消耗,减少资产损失和资源浪费,节约成本、费用,从而增加企业收益。(五)规范收益分配规范收益分配,就是要理顺企业与国家、投资者、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之间的分配关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一些经营者却随意拖欠、扣发职工劳动报酬,采职不法手段偷税、漏税,损害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现实生活中,一些小企业对拥有杰出管理能力的经营者和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缺乏激励措施,导致企业人才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