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85]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28071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纸的发明[8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0.纸的发明[8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0.纸的发明[8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0.纸的发明[8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0.纸的发明[8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纸的发明[8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纸的发明[8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纸的发明课题纸的发明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赞扬了古人的聪明才智。教学时,我先按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纸的发明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缺点,最后展示了纸的发明对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文。(用时:5分钟)1.教师拿出课本和各种作业本,提问:这是用

2、什么做的?2.小结,揭题。这一张张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3.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回答:课本、作业本是用纸做的。2.小组讨论交流对纸的了解。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用时:15分钟)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2.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引导学生认读词语。3.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注意“携、累”的读音。2.掌握多音字“累”和“鲜”。3.认读词语。4.再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读拼音写词语。wi d j l( ) ( )bo cn u zhu( ) ( )jn yn sh hu( ) ( )三、自主探究2、3

3、自然段。(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2.再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些文字记录方式的缺点。3.与我们现在用的纸张进行比较。板书:竹片、木头笨重帛价钱太贵麻粗糙1.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出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过程。纸发明以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并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再后来,把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西汉时代,用麻造纸。2.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书、纸的缺点。2.按课文顺序列举祖先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龟甲和兽骨( )( )( )四、总结巩固。(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书和纸的发展

4、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复述。2.布置课堂作业。1.通过课件直观感受祖先记录文字的艰难和纸的发展过程,并复述这一演变过程。2.书写生字、词语。3.读拼音,写同音字组词。zhu 广( ) 欧( )bo ( )护 ( )贝教学反思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将课文读通顺,并学习生字,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了解纸不断演变的过程,再通过课件直观感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2.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品读第4自然段。(用时:20分钟)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

5、方式读第4自然段,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3.根据原文,思考交流: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1.自由读第4自然段,了解蔡伦发明纸的过程及其发明的纸的优点,小组交流讨论。材料:树皮、麻头、稻草、破布过程:剪碎(切断)、浸、捣乱、捞、晒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轻便好用2.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3.抓住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优点回答问题。4.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传承下来了?_二、了解发明意义。(用时:10分钟)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2.联系第一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1.纸的发明意义重大:传到朝鲜、日本;传到阿拉伯和

6、欧洲;影响了全世界。2.自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的伟大意义。5.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有什么重大意义?_三、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第一题。3.作业: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三大发明。1.交流纸给我们带来的便利。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一题,深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3.收集资料了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明过程。6.选取一个古代发明,说说它的发明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帮助学生理顺纸的发展过程,再了解发明的意义。教学思路清晰,最后的拓展延伸,不仅扩展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

7、生的民族自豪感。纸的发明教学片段自主探究,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教学重点)师: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伟大的发明是怎样诞生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24自然段,画出相关内容。(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发言)生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了文字后,把文字记载在龟甲和兽骨上或铸在青铜器上。生2:后来,人们把文字记载在竹片或木片上,用绳子穿起来,成为一册书,很笨重。生3:再后来,人们在蚕丝织成的帛上写字,虽然轻便,但价钱太贵不能普及。生4: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用麻造纸,但这种纸粗糙,不好写字。生5: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等为原料,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的纸。师:同学们学得认真,总结得较好,我们一起读读蔡伦造纸的过程,说说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呢?(生齐读)生1:蔡伦造纸的原料容易得到。生2:蔡伦造的纸轻便好用,而且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师: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让我们赞叹不已,更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没有纸的发明,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读书学习的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